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韵矶 《今传媒》2013,(4):36-38
近年来一些滥用新闻自由的事件告诉我们,适当的新闻管制是需要的。对于新闻自由的管制,只要找准了对其管制的标准和限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新闻自由才能真正实现,新闻管制也才能够卓见成效。本文先分析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这篇文章,并论述新闻自由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一些社会现实例子,简要论述本人对于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的观点——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西方新闻法的产生及内容的探索和分析,指出我国应当借鉴西方的新闻立法中先进的思想、原则和内容,坚持党的领导下的新闻自由是中国新闻法立法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证.这不仅是维护现成的新闻法律关系和秩序,同时也是促进新的新闻法律秩序的建立和中国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
去年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杂志在其封面刊登了香港某当红女星当年被人强拍的裸照,一时使大众的目光汇聚到了娱乐圈,舆论大哗,艺人抗议,人们纷纷指责传媒的职业操守及道德低落,最终,这一事件以该杂志停刊、相关主编离职而告一段落。然而,结合近段时间媒体对娱乐圈中种种事件的报道:影星陈宝莲坠楼身亡,歌手高枫患绝症去世、香港乐坛教父罗文病发身亡,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作为唯物史观这一科学世界观的创立者,马克思在分析新闻自由概念时,其思想有鲜明的特点,其中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他把出版自由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仅停留在对这一观念的内在的一般认识上,而是在它之外寻找物质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媒体越界出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也让我们开始思索新闻自由的边界问题。本文对新闻自由的制约因素、媒体频繁越界出轨的原因以及新闻自由规制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31日,香港《东周刊》杂志在其封面刊登了香港某当红女星当年被人强拍的裸照,一时使大众的目光汇聚到了娱乐圈。社会大哗,艺人抗议,人们纷纷指责传媒的事业操守及道德底线。最终,这一事件以该杂志停刊、相关主编离职而告一段落①。然而,结合近段时间两岸媒体对娱乐圈中种种事件的报道:影  相似文献   

7.
美国媒体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传媒常常自认为是独立于行政、司法和立法体系之外的第四权力,是美国社会中不受政府制约,也不必像总统、国会那样经过大选产生的无冕之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关系”,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的“看门狗”。  相似文献   

8.
9.
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是人类自由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西方社会标榜自诩民主的重要关键词,一直以来欧美为主的西方世界利用该名目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炮轰和批判从来没有中断,中东为首的伊斯兰阵营就是其中的一位.不久前发生的"11·13巴黎暴恐案"令世界深恶痛绝,这场大屠杀背后的导火索——"沙尔利周刊袭击事件"也无声无息的迎来了它的一周年哀悼日.在资本主义世界自身自由问题愈演愈烈的现状下,种族冲突、宗教歧视、社会意识侵略等一系列问题在霸权主义战略的推进下不断激烈.血的教训让人们痛定思痛,又一次审思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0.
美国《纽约时报》分别于3月13日和16日发表了《布什当政: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和《现在播出假新闻》两篇文章。文章披露,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以及在众多领域内“制作新闻”,从而达到为自己的政策包装、开道的目的。一系列内幕显示,美国政府在制作新闻方面投入之巨、渗透之广以及它的影响之深,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1.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2,(36):90-91
辜晓进是以《走进美国大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闻名的,那时他是新闻传播业界的一员,后来他还有不少著作出版,但这本书是奠基之作。现在他转到新闻传播学界,再出新著《当代中外新闻传媒》,值得祝贺。这部书稿与传统的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  相似文献   

12.
陈丽君 《今传媒》2011,(11):33-34
《大美晚报》是美商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中文外报,在"孤岛"时期凭借着其外报的身份,拒绝日伪的新闻检查,并发表声明坚持新闻自由。在近代中国报业史上,新闻自由的概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随着西学东渐之潮流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外报所坚守的新闻自由传统,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界人士,尤其是在"孤岛"时期,面对着民国政府、日本当局、日伪分子层层的新闻检查,进行了艰辛的博弈。在这期间《大美晚报》利用其特殊的身份以及租界的特殊地位,更是坚守新闻自由的理想,即使报馆被袭,报人被暗杀,仍然坚持出版发行报纸,在铺满鲜血的道路上,谱写了一篇为新闻自由而奋斗的华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新闻世界报》的窃听丑闻,突破了新闻伦理和法律的界限,对新闻自由、民主制度、新闻独立精神和监督机制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这些教训值得全世界的传媒业者引以为戒。这一案例的典型意义在于它再次凸显了市场新闻业的致命缺陷,也使我们重新思考新闻传媒的边界以及新闻业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4.
沈毅玲 《新闻界》2012,(7):14-19
台湾报禁解严之后,台湾新闻媒体数量激增,大大超过了市场负荷,台湾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高关注度,在制造噱头、挖掘细节上不遗余力,自觉或不自觉成了"社会乱源"。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台湾大选"前夜,台湾三个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力图呈现不同电视新闻媒体的表现,并分析其"乱"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沈正赋 《当代传播》2011,(5):8-10,13
从古典新闻自由过渡到现代新闻自由,再发展到当代新闻自由,西方新闻自由在理论上虽然不断得到修正、调整和完善,从绝对走向相对,但现实中的新闻自由权却被媒体及其记者肆意滥用,政府和媒体之间存在着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博弈,人权和公信力成为政府和媒体追求利益过程中最大的牺牲品,完全依靠新闻业的自律而缺乏社会他律的媒体监管机制,最...  相似文献   

16.
孟天润 《大观周刊》2012,(16):53-53
历史上一些被公认为符合民主规范的国家,比如美国,它本身也经历过一段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而艰辛奋斗的漫漫长路。由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撰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一书,就精彩地记述了美国人民为争取媒体的言论自由权而不懈努力的详实细节,其中,那些来自体制内的,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为代表的民主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宽阔的胸襟、睿智的思维及其种种妙言警句尤其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7.
孙健 《声屏世界》2011,(10):14-15
2011年7月.有着168年历史的老牌星期天报纸《世界新闻报》再次陷入窃听丑闻。这一次该报被曝为了获取新闻线索对被绑架女孩的手机进行窃听而影响了警方的侦破工作。这一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激起了公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世界新闻报》的关张,7月10日出版的《世界新闻报》是这份报纸所发行的最后一期。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媒体越界出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索新闻自由的边界问题,新闻自由的边界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对媒体的越界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新闻报》因雇员非法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曝光而被关停,这份拥有750万名读者、自我标榜为“记录并创造历史”的老牌报纸,为肆意突破媒体操守的红线付出了“永远消失”的代价.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时可能不顾他人的隐私权,传播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事实.因此,本文就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边界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英国保护隐私有其独特的历程。长期以来,以《世界新闻报》为代表的小报,利用隐私法制的缺失,在新闻自由和公共利益的名义下,肆意侵犯公众人物乃至普通人隐私,终于引起公愤。英国法制对隐私保护趋向强化,英国的新闻行业自律也面临质疑而需改革,本文对发展前景提出了三种可能。  相似文献   

20.
晏青 《现代视听》2011,(9):34-36
默多克"窃听门"事件动摇了西方媒体的新闻根基,是西方媒体对新闻价值的错误认识的一次集中爆发,更说明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一种祸害。我国应该要引以为戒,从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正确认识新闻自由、发挥法律与道德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等路径出发,避免此事在我国的发生,以更好的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