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修正放缩量的"精确度",调控"失控"放缩量的大与小,直接影响能否达到欲证目标.如何修正放缩量大小的"精确度"呢?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需求,调整数与数之间"间距"的大小,使放缩的量更精细化,更目标化.只有这样,才能把放大过头的"毫厘"砍去,缩小过头的  相似文献   

2.
王强芳 《高中生》2009,(2):38-39
一、修正放缩量的“精确度”,调控“失控” 放缩量的大与小,直接影响能否达到欲证目标。如何修正放缩量大小的“精确度”呢?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需求,调整数与数之间“间距”的大小,使放缩的量更精细化,更目标化。  相似文献   

3.
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把不等式中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缩小",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将所证明的不等式中某些项的值适当"放大"或"缩小",使不等式中有关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放缩法,是指如下的做法:要证 ab,将a缩小至c,通过证明c≥b间接证明原不等式成立,这叫“缩小法”。有时单方面放大或缩小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则需要两方面同时放大、缩小。因此,这种证法统称放缩法。  相似文献   

6.
所谓放缩法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对照证题目标进行合情合理的放大和缩小的过程,在使用放缩法证题时要注意放和缩的“度”,否则就不能同向传递了,此法既可以单独用来证明不等式,也可以是其他方法证题时的一个重要步骤.下面举例谈谈运用放缩法证题的常见题型.一、“添舍”放缩  相似文献   

7.
数列不等式是近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常以压轴题形式出现.放缩法破解数列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对照证题目标进行合情合理的放大或缩小的过程.在数学解题中涉及2个数或式的大小比较、不等式证明时,为了达到求证(解)目的,常对给出的式子进行适当变形(放大或缩小),放缩得当,过程简洁且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商不变性质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性质,主要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发大小方格纸各一张,大纸12格,小纸4格.指导学生按以下顺序边折边算,初步理解"扩大"缩小"的含义.1.大纸方格数除以小纸方格数,商是多少?(12÷4=3)2.大小纸同时对折,大纸上的方格数除以小纸上的方格数,商是多少?(6÷2=3)3.大小纸再同时对折,大纸上的方格数除以小纸上的方格数,商是多少?(3÷1=3)4.大小纸上的方格数分别乘以2再相除,商是多少?(24÷8=3)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以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矿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1.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相似文献   

12.
放缩法是将不等式的一端按原来的方向放大或缩小的一种变形技巧.它是通过估计研究对象与其最终目标的"差值",适当调整、逐步逼近的一种逼近型方法.放缩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方法,但它贯穿于证明不等式的各种方法之中,在证明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放缩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时机,适当地放大或缩小,使规律性的东西、问题实质充分显露出来,为证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欲证不等式AB,若A,B不易直接比较,常可以:(1)把A缩小,使AA1A2…Ak直至容易看出AkB为止.(2)把B放大,使BB1B2…Bk直至容易看出BkA为止.上述方法叫做放缩法.  相似文献   

14.
修辞中有夸张手法,即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对人对事物"言过其实",从形象、特征、程度、数量、作用等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中的夸大或缩小往往源于对生活观察、实践后的放大.对生活的放大也就有了生活的常态和非常态.常态是我们生活中的平民式教育,而非常态是我们生活中英雄式教育. 孔子的思想继承者——"亚圣"孟子,极力推崇"舍生取义".听亚圣心声,道德方面要具备"仁义礼智",大义比生命更重要,他告诫人们不要做见利忘义、苟且偷生之人,要保持"本心".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对平民式一次英雄的呼唤,在放大中回归.  相似文献   

15.
魏鉴文 《学语文文丛》2004,(11):102-103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入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爱挫放  相似文献   

16.
所谓放缩法,就是利用不等式的的传递性,对要证目标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下面,我们以近两年的广东高考题为例,分析放缩策略.  相似文献   

17.
所谓放缩法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对照证题目标进行合情合理的放大和缩小的过程,此法既可以单独用来证明不等式,也可以是其他方法证题时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探讨放缩法在解题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上冲满了各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尤如狂风之于漏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事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的人因受挫而一蹶不振;更有很多意志薄弱的人因受挫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又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相似文献   

19.
登高望远     
登高是为了望远.有诗为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写出了诗人想进一步穷目力之所及,放眼远眺,欣赏更加雄伟壮美的景致的强烈愿望."欲穷"、"更上",反映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诗仙李白无论是"奋其智勇"、"欲渡黄河",还是"神游八极"、"放鹿青崖",都囿于其自身性情的定势,不自觉而必然性地周旋于积极用世与消极出世的悲剧性思想怪圈而难以超脱.从李白创作时期相近的两首诗篇<行路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即可找寻到清晰的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