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欣 《少年读者》2008,(5):12-12
一位小学老师来邀请我,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一场演讲。 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希望培养孩子的美好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相似文献   

2.
天堂的位置     
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我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首先在教室里的黑板中间画了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右边写着“天堂”,左边写着“地狱”。  相似文献   

3.
钟情冬季     
儿子常好奇地问我:“妈妈,你喜欢哪个季节?”我问他:“你呢?”儿子充满向往地说:“当然是冬天,一下雪,就能堆雪人儿了。”我笑了,在儿子小小的心灵里,冬天是堆雪人儿的季节,是诱人的。而对于我,冬天在这一年之中是何等的重要,儿子却全然不知。冬天,对于已快...  相似文献   

4.
质疑之一 “沉香的妈妈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天上,却向往人间关好的生活呢?” 生:老师,我觉得很奇怪,沉香的妈妈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天上,却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5.
记得,大约在10年前的一天.我一个25年没见过面的同学通过电话找到了我。聊了一阵之后,她问“你现在长成什么样儿了?”我说:“又黑又瘦,像个西藏翻身农奴似的。”第二天在教研室学说了一遍,当讲到这句话时,一个教员上下打量了我两眼说:“啊?还翻身了?唉,你也就一埃塞俄比亚难民而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许正因为我丑,所以对美丽十分向往。在自传里我曾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6.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本文列举的教例在成功地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有很强的示范性。“咱们来争论一番。”———《少年闰土》课堂片断师:如果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向往课文中“我”的生活?咱们来争论一番。向往闰土生活的为正方,向往课文中“我”的生活的为反方。正方:我向往闰土的生活。那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多有趣。反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能受到教育,是个野孩子,太无聊了。这样能行吗?哪像“我”,尽…  相似文献   

7.
要问我:为什么要学摄影这一专业?一时我不能说明。因为:幼小的我就向往有一支“神笔”长大后选择了“摄影”这一专业记忆中的我喜欢绘画,更喜欢游山玩水,每当观看到有山有水有林有物时,就想把它画下来,可这谈何容易,一幅自己认为的“理想画”最起码需要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女儿今年高考后,如愿以偿地上了她向往已久的大连理丁大学。送她报到的那天,我故作如释重负态,说:“这下可把个大包袱抖掉了。”女儿用背包撞了我一下,说:“搞没搞错?我走了,谁陪你打羽毛球?谁为你这鸭嗓子伴奏?”“谁陪谁呀?”……我们如同龄人般的对话惹得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我们。可谁会想到,就在四年前,女儿在家对我和她妈几乎是无话可说,两代人之间如隔着深沟一般。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不端正,必须在家长、老师的监督下完成作业。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从而回到了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上:学习是为了什么?暂且不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建设祖国而读书”这类话题谈论,先说说我给刚读一年级的儿子的一句话:“学习是你的责任”。开学报名那天,我领着儿子去他向往已久的新学校,见新老师,并当着他的面办完了入学手续。回家的路上,我问儿子:“你看见妈妈为你交的钱吗?多不多?”“多,有一叠呢。”“是呀,但这是妈妈必须做的,因为供你…  相似文献   

10.
斜月西沉,江畔枫影摇曳。咦,江边的泊船上好像站着一个人,难道唐代也有像我这样的“夜游神”,夜如此深了,还不入睡?我好奇地跑到近前,借着依稀的月光一瞧,原来是落魄士子张继。 “能让我搭你的船吗?”我轻声地问。张继偏过头,奇怪地看着我,半天才说:“敢问姑娘如此装束,从何方来啊?”也难怪,我这身运动衫、牛仔裤的行头能不把他吓一跳吗?于是我连忙自我介绍:“我来自你之后一千二百多年的新中国,我一直非常向往古代苏州枫桥镇的美景,于是跨越了千年的时空,特来此一游,不介意我搭你的船看夜景吧?”张继听罢,方才定下…  相似文献   

11.
《雪儿》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中讲述了“我”为受伤的信鸽“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教学这样一篇课文,我紧紧围绕两个话题让学生探究:雪儿是只怎样的鸽子?“我”和雪儿有着怎样的感情?我在课前向学生出示了这两个问题,请他们自由读文思考,然后再到课堂上小组讨论,最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课堂上,我与学生就文本内容展开的对话,让我一遍遍地回味,我向往这样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脑海中充斥着对浮华、名利的向往的时候,却往往迈不出通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其实,只要将心静下来,心无杂念,你就能迈过那一步,跨进属于自己的成功大门。在我很小的时候,长辈们就告诉我:“心无杂念才能成功!”我很奇怪,心无杂念怎么就能成功呢?它又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制胜法宝,为什么就会成功呢?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鱼疗     
早就听说鄢陵的花都温泉了,特别是那里的鱼疗,更是令人向往,可就是没去过。放寒假的第二天,爸爸说:“穆天,今天我们去花都温泉吧,你不是一直都想去吗?”“真的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当然了,你看,老爸已经准备好东西了,现在就可以出发。”我望着爸爸,幸福地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因式分解乐园是数学王国的重要乐园之一,环境优美,聪聪早就向往这个乐园丁.一天,聪聪拜别父老乡亲,只身一人前往国式分解乐园,不见日就来到了乐园门前.守门的老人见有人来,便大声问道:“来者何人,到此做甚?如实道来.”聪聪拱手答道:“我嘛,是一名初二学生,想进入因式分解乐园长长见识.”老人道:“团式分解乐园是数学王国的重要乐园之一,也是深入数学王国的必经之道,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可是进不去的.欲想进园,必须答出我提的几个问题.你愿意回答吗?”聪聪高兴地说:“愿意,请提吧.”老人道:“因式分解的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你从哪里来     
《中学生天地》2011,(10):12-19
坐在桌子前端的一位同学盯得我特别锐利。她用英文问我:“你从哪里来?”我说:“中国。”她说:“中国什么地方?”我说:“台北”她说:“台北什么地方?”我说:“南京东路四段。”  相似文献   

16.
北大抒怀     
向往北大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还在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时候,便有了一种叫“向往”的感情,向往北京,向往天安门,向往一所叫“北京大学”的大  相似文献   

17.
爸爸妈妈突然决定让我一个人去参加第二届“希望杯”文学童星夏令营活动,这使我感到很意外———从小到大,我还从未有过离开父母单独生活的经历呢,一下子要让我在没有家人照顾的情况下生活好几天,真有些不可思议。但转念一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正是我所向往的吗?天上掉下了甜馅饼,怎能不去咬一口?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并给自己鼓气:不就是学做一回“小大人”吗?8月12日清晨,我们去素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称的苏州游玩。从住处到我们要乘坐的大巴之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加上还要整队,把背着两个包的我累得“腰酸背痛…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常会说,梦想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向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身为重点小学校长的张根兵老师的梦想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除了当好一名校长以外,更希望当好一名科学教师,带领孩子们在邀游科学的海洋中共享无穷的乐趣。在“圆梦”的过程中,张根兵忘我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丢了’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一切,都希望获得幸福。罗莎·卢森堡说:“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幸福已经到来。究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培根曾经说:“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20.
有个故事:在加纳的一所学校,一天上课时,老师拿出一张白纸,上面有一个黑点。老师问全班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黑点”。老师启发道:“你们如果把眼光聚集在黑点上,黑点就会越来越大。”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上面有一个白点。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齐声答道:“白点”。老师总结道:“在生活中,我们要把眼光放在‘白点’上,向往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