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海青 《网球天地》2010,(11):56-57
她是北京网球队最早的一批队员;她带过的队员,在国内、国际赛场揽金夺银;正当她全力备战亚运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剥夺了她继续从事专业教练的资格;出院之后,她托着病体,转战业余训练的战场,寻找着中国网球的希望之星。她,就是著名网球教练潘凤金。  相似文献   

2.
赵利 《网球天地》2013,(4):100-102
赵迪曾是中国网球的希望之星,被多位国际知名教头誉为“天赋最出色的选手”,她刚刚崭露头角之时,本刊曾多次报道。然而最近几年,赵迪世界排名下滑,逐渐淡出了球迷的视野,究其原因,缺乏经费,无力参加高水平比赛是她和家人最大的困扰。因赵迪一家与《网球天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面对困境,赵迪的父亲,同时也是她的启蒙教练赵利找到本刊,写下了赵迪的故事,也对球迷们最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关爱网球的企业和个人的关注,不要就此埋没了一颗网球之星。  相似文献   

3.
她是网球场上的英雄,她也是网球场上的旗帜。她开辟了一个网球新时代——她热爱网球威廉姆斯这个姓氏早巳经载入了世界网球的史册,塞雷娜不仅是网球公开赛以来世界排名最高的黑人女选手,她强化了女子网坛男性化的打法,她一度统治了世界女子网坛.她成为所有女选手需要超越的目标。她拥有强大的实力,她具备高超的球技,在球场上她威风八面,虽然在刚刚结束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小威没能再夺桂冠,但在即将开赛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她毫无疑问的仍然是夺标的最大热门。  相似文献   

4.
彭帅作为我国进入国际女子职业网坛的最年轻选手,年龄虽只有16岁,但球龄却已有8年。她这次赴美国训练和比赛,标志着我国网球运动又向培养职业网球选手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她的成行引起了国内关注网球运动的人们的极大兴趣。趁彭帅回国参加比赛之机,笔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陈志强 《网球天地》2014,(10):124-125
对于福州网球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叶周玲女士而言,网球业已成为她Aged花美眷,在并不算漫长的似水流年中,网球带给她无可取代的美好而迷人的体验。而她本人,也无愧于是海峡西岸盛开着的一朵网球金花,点亮了福建网球圈的特色盛宴。  相似文献   

6.
孟晰  刘利 《网球天地》2008,(1):142-143
刘利的本职工作是网球教练,大家也多是通过网球比赛解说认识她的。她爱网球,但网球仅仅是她健康生活的一部分。都因那次纯属巧合的代班上课,她不仅细致地教授了我们球技,还传递了一种城市人应有的健康理念。她是个如此不可多得的健康女性,不自觉地被她吸引,想要知道她更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李娜是中国网球乃至中国体育的一个 异数。她曾退出过国家队,后来应领导之邀 再度出山。对于网球和国家队,李娜曾经说 过这样的话:"我打球是因为我喜欢,假如 有一天我失去兴趣,那我就不会再挥舞球 拍。网球不是生活的全部。"她甚至表示, "进国家队如果影响到我的学业,我宁愿不 进。"进退之间,本色不改。  相似文献   

8.
艾文特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为了不引起 旁人注意,她甚至整个学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但这位害羞寂寞的女孩到了网球场上,则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她稳健和准确的底线拍击让人过目难忘。 父亲吉米是艾文特的教练,另外他还教其他的孩子打球,但只有艾文特表现最为突出,她的网球天赋是兄弟姐妹们无法与之相比的。艾文特18岁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到1989年退役时,她的世界排名从未低于第四位。17年的网球生涯中,艾文特每年至少夺得一个大满贯奖杯。在红土场上六年没有人能击败她。艾文特参加过57场大满贯赛事,其中有53场进入半决…  相似文献   

9.
美国从1976年的两片网球场地发展到现在十五万片,参加网球运动的人数从几个到现在三千万以上。美国从1976年的两片网球场地发展到现在十五万片,参加网球运动的人数从几个到现在三千万以上。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网坛,无愧于“网球之国”之称。要说她是怎样走过来的,还得从二百年以前说起。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11,(12):28-29
虽然她在美网之后只有一场胜利回馈球迷,虽然她总是被各种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缠住无法脱身,但有什么事实能比中国的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更重要?对于中国网球有什么年份能比2011更重要?李娜是中国网球放出的天宫一号,她从此被悬挂天边.她引来的仰视可以建设雕像,建设庆功会,建设网球,可以建设体育.可以建设中国的道德水准和文化水准.她成功地展示了个性的力量,虽然个性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东西,个性是中国体育最喜欢埋没的东西,但每个人2011之夏的回忆都如此悠长,我们一起被李娜的炫目性格晃晕。  相似文献   

11.
金路  陈功 《网球》2012,(8):66-69
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五夺温布顿锦标赛冠军,时间跨度之大不禁让人唏嘘,如果塞琳娜·威廉姆斯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网球上,或是没有罹患肺部血管阻塞症,她很有可能获得更多成就,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金路 《网球》2013,(7):68-68
一直以来,《网球》杂志都非常关注业余网球圈。早在2004年4月,《网球》杂志就有一篇采访吴茵和苏启仲的文章,这二位可是当年叱咤业余网坛的风云人物,吴茵更以清纯靓丽的刚毕业大学生身份让广大读者为之眼前一亮。可是,当年吴茵根本没把上杂志当成什么大事。按她的话讲,那时年纪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网球历史簿中也许根本没有记录过这位老人的战绩,但其中确实留下过她辉煌的足迹,她为中国网球运动拼搏过,为中国网球赢得过荣誉。让我们寻着老人对自己网球生涯的回忆,来透视一下我国网球的过去,回味那段黑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网球的2011法网之行,可谓圆满至极。李娜终于圆了中国数代网球人的大满贯单打之梦,在国内引爆了一股网球热。其他中国选手表现同样各具亮点,郑洁展现出也许能把她带离低迷的顽强气质:再次败给命运的彭帅,同样收获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小将张帅,也正在逐渐适应WTA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五年九月,在台湾一年一度的网球排名赛上,台湾地区排名第一的女子网球高手何秋美败在一名年仅十二岁的女孩手里,消息传出,全台湾的网球迷为之哗然.时至今日,这位当年震惊台湾网坛的少年选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但在台湾乃至亚洲的同龄选手中所向无敌、屡战屡胜,而且频频打败台湾的成年网球好手,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成为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女网高手.她,就是王思婷.王思婷能够迅速在台湾乃至亚洲网坛崛起,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一开始或许有点偶然,但回顾她走过的路,却发现她的成长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小时候,王思婷的身体很衰弱,她的父亲王文直一直想借运动增强她的体质,所以,自己到网球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女子网球史上,不仅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之最”,而且许多伟绩、胜利和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存了下来,并也成为网坛之最。现撷取几例以飨读者。最早推广网球的女子1874年,一位名叫玛丽·阿瓦特布丽奇的美国女青年到百慕大群岛游玩,对英国人玩的网球游戏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她买了些球具带回纽约斯特顿岛上的家里,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热衷于这一项运动。后来女子网球运动传到了美国各地,接着又传及加拿大等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7.
1998年5月中旬,俄罗斯女子网球希望之星安娜·库尔妮科娃一举打败了排名世界第一的瑞士小将玛蒂娜·欣吉斯;传媒在热烈赞扬这个冉冉升起新星的同时,也十分肯定地指出,她将来最大的发展障碍不一定是欣吉斯,而很可能是她自身的漂亮与魅力。不少知名国际网球专家也指出:她的实力完全有可能使她升登网坛顶级,但这只是就赛场而说的,对她来说最大的潜伏危险很可能就是在球场之外。因为她实在太动人了。因而反过来也到处存在着诱惑,好多人在球赛开始前想挤得近  相似文献   

18.
"太太团"一直是足球赛场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不久前欧洲杯法国"太太团"的坐席中,新添了一个靓丽的身影,虽然她的男友纳斯里只是作为替补出场,却丝毫不能掩盖她的光芒,因为在法国,她的名气比男友大得多。她就是法国著名的网坛美女戈勒文。1988年出生的甜美娇俏的美少女戈勒文是俄罗斯后裔,在她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戈勒文全家移民法国。从7岁开始,戈勒文便离开法国,前往美国著名的尼克·波力泰尼网球学校学习网球。在这所全球闻名的网球学校中,诞生了无数的网球超级明星。戈勒文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她具有一切网球明星所应该具有的天赋—这不仅仅体现在她的网球技术上,还体现在她特立独行的性格中。  相似文献   

19.
月度之选     
《网球》2006,(10)
最忧心忡忡:纳芙拉蒂诺娃"女金刚"对当下日趋单一的网球打法表示担忧。她认为应该限制职业选手的装备,特别是球拍头部的大小和球线。她说:"目前,单一的网球打法主要是因为当局者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引起的。拿高尔夫为例,如果不对球杆杆头做出限制规定的话,球手们将会都很容易打到400码,那高尔夫也会渐渐失去其魅力。网球也是这样,球员们球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比赛场上越来越少见到发球上网的打法。"  相似文献   

20.
网历     
10.27客串记者虽然伤病的困扰让俄罗斯姑娘麦什金娜远离赛场,但她场外的生活同样精彩。目前,她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客串记者,报道的项目涉及足球、花样滑冰、网球等。即便如此,麦什金娜还是表示,网球依然是她的最爱,在接受 WTA 官网访问时,她也表达了重回职业网球赛场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