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作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生活写真、写个性化的章。作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章,写出的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个性化的基本内涵。笔曾对此做过有益的探索,也获得了许多惊喜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3.
一、营造氛围。保护创新意识(一)精心创设情景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应精心设计和“导演”课堂活动,努力使教学活动设计得更有创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如《介绍一种水果》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口语训练之一。对教学进行设计后,我和学生一道走进课堂。二年级的小朋友带瓜果走进课堂,那高兴劲、好奇心流露在每个人的脸上,同学之间比一比。  相似文献   

4.
想象作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形式。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呢?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有幸随县教研室的几位同志到某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其间听了近10节作文课。发现不少作文课仍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子”。对学生束缚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个性化作文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放开束缚学生写作的绳索,放飞学生自由思想、自由想像的心灵,给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  相似文献   

7.
窦红平 《学语文》2005,(4):55-55
随着世风的变化.学生也“世故”起来。他们不再把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的基本原则,而更多的是考虑如何适应评卷者的“口味”,甚至在揣摩表达对象之后决定是否动用何种情感。因此,最近几年来,虚假作文层出不穷.假话、空话、套话大量出现在中考、高考的答卷中.在平时的习作中更是随处可见。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从小学到初中,可能都在写“我不小心打碎了同学的一个玩具,而同学被他父母批评,当我买一个新的去赔给他时.他的家已经搬走了。”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     
有这么一节作文活动课,课上,老师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安排下进行作文交流。10分钟过去了,每个小组选出了自己组里比较好的作文在全班交流。第一个小组选出来的是一个小男孩的作文《我的妈妈》。这篇习作语句流畅,写的情节还很感人,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都被感动了。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同学  相似文献   

9.
10.
11.
作文贵在创新。一篇好文章正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才显得分外有价值。如果一篇作文,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也远不如说出或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新课标》如火如荼的热潮中,有心翻看了一代教育巨匠叶圣陶先生有关作文教育思想的书籍,从中发现了叶老关于小学作文教育的许多观点,充满人文关怀,对今天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重温叶老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新课标》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语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特的精神,引导学生善于表现真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14.
15.
多年来,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上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学生也写出了一些好的作文。但是,作文模式化,“假、大、空”,语言大人腔的现象还是挺严重的?为什么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  相似文献   

16.
17.
周红 《四川教育》2005,(6):47-47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静变成游戏;斯宾塞在他的快乐教育中也指出,没有任何教育方法比顺应孩子的兴趣更有效果、更有益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导学生的写作情感是作教学的乎要任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富有情趣的教学模式,巧把金针度与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这一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也是广大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期就这一问题编发了一组文章,分别从“鼓励阅读批判,张扬读者个性”、“发展学生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近期本刊还将就“语文课程的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生活经历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按理说、每位儿童并不缺少生活,而且每位儿童的生活经历不会完全一样,本来就具有个性化特证。可为什么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会如此雷同呢?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秀红 《湖北教育》2000,(12):31-31
有这样一个例子。老师教学生看图写话。第一题,画面上是一个男孩正在给小树苗浇水,学生写的是“哥哥在种树”,结果被判为错,标准答案是“哥哥在浇水”。第二题,画面上有大片成熟的麦子和两个正在捉蝴蝶的小孩,学生写的是“庄稼丰收了”,结果又是错,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