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日子里,我以爱为准绳,用生日书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1天美丽行动"让学生们养成积极地生活、学习的习惯,"成长日记"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学生在成长的春天里,幸福地拔节。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写话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需要。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养成习惯;开展活动来丰富生活;关注学生生活体验感受;动手操作,感受生活;观看图画,重视积累,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能写。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分组实验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化学,在体验中感受化学,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化学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的美,体会成功的愉悦。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化学,在体验中感受化学,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对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陈娟 《现代教学》2010,(7):71-71
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励,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思维习惯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爱思维和会思维。所谓“爱思维”是指学生能主动、积极、独立地思维。“会思维”是指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掌握的思维方法,正确、灵活地思维。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山区的学生从小就开始住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卫生、学习、生活、品德几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好习惯是一种坚忍的品性,小学教育就是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前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要写好作文,要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本次作文的学习重点就是使学生养成思考生活的意识,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2.以我笔写我心,感情真挈,阐明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教学难点: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对用心感受生活的认识,养成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2.用心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各种习惯的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兴趣都在发生变化,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探究、学习,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问题。良好的习惯在于养成,习惯决定性格和命运。我从语文课堂出发,谈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一、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一直以来,很多人给语文的定义就是:死记硬背,不用  相似文献   

9.
作家蒋丽萍说:“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写自己的感受。从这一点出发就是要让学生平时就养成一种习惯,要有丰富的感知力,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不能想象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这段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真谛,就在于到生活中去发现,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体验感受。表现为作者对客观事物情感的反应。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有了这种情感,就有了“发现”。可见,作文教学的指导,离不开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的生活体验,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情境作文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确立。对主管孩子生活的老帅来说。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n尽管平时我们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但总有个别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则逃,逃不脱则敷衍了事。怎样让幼儿体验到漱口的重要性呢’!一次早餐后,我找了两个白盘子放在桌上,其中一个盘子以面装满了水。孩子们看见我的举动,部投来疑惑的目光,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我说:“一会儿吃完饭.飞飞这个组的小朋友到这儿来漱口。”饭后,那组小朋友接好漱口水走进了教室。我让他们把漱口水l吐在空盘子里…  相似文献   

1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时间、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言学习中体现真实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贝荣远 《广西教育》2008,(11):16-16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让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通过个体的感受和实践,达到不需要外力和内部意志控制,就能自觉地表现出良好言行习惯的一种教育。其特点是教育时间持久,训练要求严格,情感体验深刻,良好品德内化,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3.
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学习语文、写好作文、让孩子心灵深刻的必然途径。怎样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感受:营造书香氛围;推荐好书,提高阅读品味;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注重阅读展示;家校联手促进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就是希望见到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教师巧用积极心理暗示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以便创建卓越课堂。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的影响,还会让学生进行转化,让学生自己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让"我"来帮助我,总是充满阳光,快乐地进行学习生活,能够为促进学生成才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5.
通览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我认为与以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增强了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性发展,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品德,让中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当代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文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提倡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实习后我发现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站在成人的立场和思维角度来备课,由于年龄、知识、经验、阅历的差异,有时很难符合学生的胃口,难以在语文课堂中和学生碰撞出火花。为了凸显学生的地位,我尝试在教学中设置这样一个环节——课堂设悬置疑,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开始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不再过分迷信老师和书本,逐渐出现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同时也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次次的高潮,使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以致用学     
我是"小书迷",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读书不仅让我感受快乐,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外婆突然流鼻血了,爸妈又不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园坚持“决乐中养成”这一理念开展养成教育,由“知、情、意、行”的行为训练人手,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养成教育的滋养,从坚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挫折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之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在《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一文中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实施课外阅读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促使学生养成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常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语文学习,对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也大有好处,可谓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合作和体验,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要创设情境,创造合适的合作学习的机会,既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让学生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也让学生从中感受"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