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好的音乐旋律能渗入人的心灵,能引发人超境界的想象与创造,能呼唤出压抑在心灵深处的情感与善良,能激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者如是表述,没有身临其境的人很难理解;但是,我们的一种“音乐教育与德育全程实验课题的融合”所带来的良好效益,却真切地证实了这一点。首先要谈的是:音乐旋律与人的情感交融能创造人际和谐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和拯救人的作用。中小学校普遍开设音乐课程,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教育形式,试图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虽然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深刻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但是音乐中蕴含的独特艺术功效带给人的感受却是普遍性的,它能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激发潜能。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审美教育之外,最重要的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对未成年犯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用音乐的情感去感化他们,触动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起走向社会、走向新生的信心和勇气。针对未成年犯的心理、生理特点,对未成年犯的音乐教育,表现为心理矫治功能、人格塑造功能、心灵净化功能、情绪调节功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勇 《考试周刊》2014,(95):186-186
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五育并举、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音乐教育在这方面功不可没,主要体现为对小学生心理、创造力和精神境界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体现人类内心情感的艺术,它具有丰富、直观、细腻、生动等特点。音乐教育能够滋润受教者的内心,陶冶其情操,与其进行心灵的交流,而在有感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教育更能触动心灵。总的来说音乐教育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成长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琛武 《成才之路》2010,(17):63-63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代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人际关系也相对不和谐,加上身体发育所带来的心理困惑,尤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不堪重负,在心理上造成一些伤害。本文以中学生的心理现状为依据,分析了音乐教育的心理特征,从音乐教育的情感愉悦,心理满足及情绪调节几方面阐述了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内涵,简要介绍了音乐教育的心灵感化功能,接着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心灵感化功能的弱化现状,并从高校教育、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音乐教育实现心灵感应功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由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的,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情况,探索其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找到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人们可以从音乐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从而提高精神境界.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尽可能地把音乐教育作为重要手段来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其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品味及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它能引导人们向往光明和塑造美好心灵,有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思维力、启迪想像力、培养创造力,是青少年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助长剂。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具备了塑造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健康身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孙蕾 《华章》2013,(18)
音乐教育应该培养、提高全民思想品德,各方面素质,包括音乐素质、艺术趣味。高尚的音乐陶冶高尚的情操,庸俗的音乐培养的就是庸俗的感情。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让我们沉浸在音乐的浪潮中,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它能提高我们的情商智慧,为我们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其不仅能使人学到音乐知识,还能让人在思想品德、审美水平、情感意志、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明显提高。本文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展开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有些部门和学校对音乐课的意义及作用认识不足;音乐教育思想落后;音乐课时没有保障;教学设备不充足等等。因此,必须在原有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寻求一种适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以往教育中枯燥、单调的课堂,创建造一个快乐向上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5.
重点对音乐教育在心灵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启发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娟 《教育现代化》2006,(5):111-111
众所周知。世界上众多的杰出人物都具备较高的音乐造诣.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爱迪生、契柯夫、泰戈尔、爱因斯坦……其中科学家爱因斯坦把自己童年的音乐教育视为一生事业成就的基础。他说:“如果我童年时。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我将在事业上都一事无成。”而文学家雨果则有这样的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为什么众多伟人把音乐教育视为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呢?因为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激发青少年为祖国强盛而学习的情趣和激起他们浓厚的民族荣辱感。音乐教育凭其音响活动,直接诉诸受教育者的心灵,同时用其大众化、普遍化的艺术价值,使身心正值发展的青少年对祖国的明天充满希望。音乐教育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来创造音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活动影响受教育者心灵的一种大众的普遍的文化艺术活动。而优化心理素质恰是在外部刺激和同化的作用下,扩大心理认知,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关系到学生的素养,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内外兼修,从自身的情绪上,与学生的沟通上,以及在自身形象的提高上,彰显出内在而成熟的心理素养,体现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境界,展示教师心灵修养的一个美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实践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学生的心理调节更是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梳理出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调节的作用和途径,希望能够在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的调节功能开展实践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林玉珍 《考试周刊》2010,(31):225-226
音乐是直击心灵的艺术,但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传统、经典的音乐却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情绪情感等深处解析其根源,并提出通过音乐教师的个人魅力、音乐教材的选择、音乐课堂内部教学、课外渗透等方面来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