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质化研究的方法,观察和访谈两位教师,了解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大致状况。本文的特点不在于提出普启遍性的结论.而在于通过质性研究为读者提供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行动研究是幼儿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研究自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改善教育活动质量的一种教育研究形式,这种研究形式使幼儿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状态下进行教育工作。这对幼儿教师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促进其专业发展;唤起幼儿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幼儿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将会成为我国幼教改革“胶着期”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质性研究具有很强的伦理特质,而教育的实践特征使得教育质性研究面临更多的伦理问题。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判断教育质性研究中的价值和伦理问题,是把伦理学理论运用于质性研究实践,从而形成运用研究伦理学的过程。教育质性研究实践的伦理学关照,对于提高质性研究规范、摆脱实践的伦理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太古乡进行实地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人(包括农村学生、家长及教育者)对农村教育的需求与期待,自下而上地反映农村教育中的真实问题,可以为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其次,本文旨在唤起研究者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农村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研究幼儿教师对国家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代表的先进的教育观念的内化,是目前非常紧迫且有价值的课题。影响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内化的心理内部因素包括个性倾向性系统、认知系统、情感意志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与此相应地可以获得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内化的动力机制、认知机制、信念机制和发展极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对143名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制度化水平的考察,发现幼儿园教育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实现了高度制度化,幼儿教师普遍、高度认同尊重儿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和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观念,普遍高度不认可教师主导、知识传授、分科教学和提供个性化的照料和服务的观念。但是,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仍存在内部不一致性,教师强烈渴望提升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对此,文章提出建立并完善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建议,以期提升幼儿园教育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质性研究的质量问题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但我国的相关领域却少有人问津。信度是指研究的质量问题,即通过对某一或某些研究对象反复研究之后能得到相同的研究结果;而效度是探究如何评价及如何识别有效研究,它与研究者对效度的态度和对研究范式的选择有关,是开展有效研究的重要因素,代表着质性研究的质量。阐释主义可提供概念化的工具,以此来探求人类内心世界的潜在意义,包括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可见,阐释主义探讨和研究的是与实证主义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亲历"中成长--一位幼儿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叙事研究的方式,试图以一位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为线索,剖析出她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在理论上阐述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规律提供可以参考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质性研究的质量问题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但我国的相关领域却少有人问津。信度是指研究的质量问题,即通过对某一或某些研究对象反复研究之后能得到相同的研究结果;而效度是探究如何评价及如何识别有效研究,它与研究者对效度的态度和对研究范式的选择有关,是开展有效研究的重要因素,代表着质性研究的质量。阐释主义可提供概念化的工具,以此来探求人类内心世界的潜在意义,包括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可见,阐释主义探讨和研究的是与实证主义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罗春燕  唐艳灿 《文教资料》2009,(15):159-161
为更好地选拔与培养优秀高校教师,本研究以优秀高校教师、正在进修的高校教师、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四类人为被试,采用质性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结果表明,优秀高校教师的核心素质由专业精神、学识素养、科研水平、教学技能、人格魅力、品德高尚、关爱学生共7个因素构成,不同身份的被试对优秀高校教师的核心素质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幼儿是天使,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幼儿为社会带来了快乐,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忙和乱”。  相似文献   

12.
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优秀幼儿教师在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世故性、自律性等人格因素上 ,平均得分均高于一般幼儿教师。在人格特征上具有关爱他人 ;耐心细致 ;敬业爱业 ;认真执著 ;善于学习 ,不断进取 ;热情、乐群 ;悦纳他人 ,善于与人合作 ;待人真诚 ,信赖他人 ;务实、肯干等共同特征。这就为广大幼儿教师在人格的自我完善上提供参照目标 ,也为 2 1世纪幼师生的人格培养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质性研究路径选择议题,着重讨论了其合理性、必要性、制度保障等内容.文章重点讨论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不充分性问题,具体表现为:比较单位的整体性和局部性之间的矛盾,对象国之间教育优势和劣势的比较认知差距,比较单位的历史性和当代性之间非一致性,比较单位的文明性和现实性之间的落差,比较单位实践论和认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比较单位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比较单位之间的时间错位性,比较教育学者的研究身份在本土性和他国性的研究对象选择上的分隔性,比较教育理论建构的中国力量不足.进而论证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质性研究路径选择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质性研究路径选择的制度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燕 《教育导刊》2005,(11):14-17
一、幼儿教师要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幼教界也在积极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入教改.教改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教改的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问题."教师是教改的关键,教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是教改的主力军,面临实践中多样复杂的问题及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必须进行积极的研究探索,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阎光才 《教育研究》2006,27(2):47-5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领域中颇为激烈的量化与质性研究范式之争,其表是方法论之争,其里却有着浓厚的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冲突色彩。正是因为这种激进立场的介入,人们过于夸大了两者间的范式差异,而漠视了其中存在的相容性。教育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主观建构与客观型构的统一,量化与质性方法并不存在必然对立,而是具有相容性和相互补充解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再次掀起了质性研究的高潮。质性研究因"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无论是在材料收集还是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涉及如何去做,更与我是如何做的直接相关,因此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国别本土性。叙事研究和客观阐释学便是源起于德国的两种本土研究方法,其一方面深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的阐释学方法论。正是这一特质,加之不断系统深化的制度化建设,为质性研究在德国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沃土,从而为当前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沈永辉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8):54-60,77
2015-2017年,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的质性取向突出.根据研究者资料收集与分析方式的不同,质性研究范式的教育政策研究具体使用了个案研究、民族志、话语分析、扎根理论与解释主义以及后质性研究方法.从这些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实践"中的教育政策,即存在于文本之外、活动于主体之间、无法脱离现实实践世界的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9.
质的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它符合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初中办学规模的缩小,既是应对学生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也是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方向。小班教学的本质,是要让教师开放自己的教学空间,让自己有机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是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为师生提供多元的评价,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底色;能够开拓更多的学习空间,让课堂与生活连为一体。当然,教师对小班教育理念的深化,是对小班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