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入CI战略塑造不同类型大学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CI战略,有利于塑造大学形象.大学形象可以根据CI战略中的核心理论即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系统设计层面进行塑造.不同类型大学导入CI进行形象塑造应从各自的特性出发,研究型大学应从历史性和文化性出发来塑造大学形象,教学型大学应从特色性出发来塑造大学形象,实用型大学应从行业特征和职业性出发来塑造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扎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构建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保障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转化为提升社会主义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动力,才能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职能的扩张,大学形象的塑造进入高等教育管理的范围之内。本文从大学形象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必要性,指出了在塑造良好大学形象问题上的价值冲突,探索了我国在塑造大学形象方面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形象塑造应该具备自由开放、自律责任、自尊独立、自省批判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然而,考量国内大学形象的实然状态,不难发现大学治理的行政化、大学职能的功利化、大学地位的世俗化、大学批判的暗淡化等问题。因此,国内大学形象建设必须更加重视内在形象要素的塑造,构建以学术为本的治理模式,回归大学的本体主义价值导向,重塑大学的批判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形象塑造应该具备自由开放、自律责任、自尊独立、自省批判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然而,考量国内大学形象的实然状态,不难发现大学治理的行政化、大学职能的功利化、大学地位的世俗化、大学批判的暗淡化等问题。因此,国内大学形象建设必须更加重视内在形象要素的塑造,构建以学术为本的治理模式,回归大学的本体主义价值导向,重塑大学的批判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戏剧作为一种"国家仪式",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树立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当代戏剧通过戏剧创作、组织和参与各种戏剧展演活动以及对传统剧目进行意识形态化的改编,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强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职能的扩张,大学形象的塑造进入高等教育管理的范围之内。本文从大学形象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必要性,指出了在塑造良好大学形象问题上的价值冲突,探索了我国在塑造大学形象方面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大学形象及其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形象是内、外在形象的结合,是主客观形象的统一。新时期的大学形象应在教学与科研两大中心外,突出为社区服务寻求社区支助的第三中心。良好的大学形象应该是有高知名度高赞誉度的大学。要塑造良好的有特色的大学形象,就应设计大学自己的识别标志,并区别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或以宣传为主、或以交际为主、或以自我完善为主的塑造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呈现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成就、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推动思想文化转型重构等方面开展新闻宣传实践,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阐释方式,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的崭新形象,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实践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崛起,进而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与现代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战略的高度审视儒家思想,指出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不等于孔孟学说,孔孟学说不等于封建意识形态。强调发掘孔孟思想精华重在民族精神的建构、人格形象的塑造和社会风气的净化。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战略的高度审视儒家思想,指出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不等于孔孟学说,孔孟学说不等于封建意识形态。强调发掘孔孟思想精华重在民族精神的建构、人格形象的塑造和社会风气的净化。  相似文献   

12.
大学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作为一个以传承文化、塑造人格为己任,具有高度自我意识和行为自觉性,全面开放的专门的人才培养组织,其功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化导向性、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的激发观念,解读规范、整合社会,引领发展,创造社会生产力,批判、反思、激发社会活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形象的塑造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良好大学形象的基本特点,其次,要正确处理建立良好大学形象的各种关系,同时,还要把握塑造良好大学形象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心事件之一。这种形象塑造的方式是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58年之后的文学形象的塑造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意识形态。规范要求农民英雄人物必须“放在矛盾的主导地位”,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是“叱咤风云”的形象。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存在着严重的“神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伤痕文学”中的新人的形象特征,阐述了新人这一意识形态话语强大的过滤和治愈功能。对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呼唤也是“控诉”疗伤机制的内在组成部分。文本中的新人塑造意味着建立新的美学等级,从而为“四化”建设者的身份确认加冕。新人咄咄逼人的现代主体的自我扩张姿态与革命意识形态有着某种共谋性。正是这种迎合新的现代化建设的现代改革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取代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成为80年代初期主流意识形态开出的治疗新人“伤痕”的良药。  相似文献   

16.
大学在注重内涵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学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良好的大学形象有助于增强大学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外部竞争力.大学精神、大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是构成大学形象的关键要素,培养高质量人才、加强科研创新、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能有效推动大学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在文艺方面尤其是影视剧领城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领袖人物形象,可以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从塑造完满的人物艺术形象方面来考量,由于领袖人物特殊身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在人物性格复杂性,情感丰富性、形象鲜明性等要求上,与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比照政治意识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关系,通过对一些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据时代对艺术审美标准的要求,按照艺术规律对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进行塑造,突破现存的局限,无疑会产生深远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项双重任务,即要实现"社会主义形象"与"现代国家形象"的二位一体。60年来,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构建经历了数次解构和重建的艰难历程: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统一的集体形象转向特征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由意识形态第一的革命国家形象转向高效务实合作共赢的现代国家形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中国崛起"的话语体系中,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构建的未来取向是实现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民族特性与普世价值的双重耦合。  相似文献   

19.
形象塑造是当代社会个体推介自我、获取社会认可、确立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民族地方高校的形象塑造是建立在以办学理念为基础、以大学功能发挥和独具个性大学精神以及办学特色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和有意识的长期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20.
高校官网是大学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网站中外宣材料的阅读者主要是外国人,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影响大学对外形象的塑造。国内多数大学在网站外宣材料的翻译中尊重外国人阅读习惯、注重宣传大学自身文化特色,很好地促进了大学良好形象的塑造。研究后发现,国内大学外宣材料的翻译需要加强细节打磨,从而传达严谨、踏实的大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