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干扰或障碍,遭到损失或失败。挫折相伴人生而存在,人生难免有挫折。能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是一个人搏击人生、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因此,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激发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既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相任务。教学中,我们应怎样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74):151-152
新一代的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挫折,对于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对"挫折教育"的理念有正确了解,结合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教育的共同课题,21世纪的世界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我国要在21世纪上半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没有全国人民特别是肩负跨世纪建设重任的青少年的坚忍不拨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是不行的,而这种精神和毅力正是从挫折和磨难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渗透“挫折教育”,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教会他们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由于挫折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其承受挫折能力差.针时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挫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7.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存存的理论问题,探讨了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耐挫折能力,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承担培养学生挫折教育指导的责任,利用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交往性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当前挫折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痛苦教育"和"速成教育"等,致使挫折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要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出发,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合理地进行挫折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9.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诗歌清新明快、情真意浓、易于背诵深得学生的喜欢,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挫折;启发学生放眼未来、慎重选择;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有害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和祖国的家国之情,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耐挫折品质的教育和培养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学生个人就业、创业、立业的客观需要。鉴于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耐挫折的教育和培养可采用如下方法:培养正确的挫折观;强化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系列挫折教育;利用各种挫折提高耐挫折能力;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通过近现代史的渗透;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艰苦磨练;发挥心理补偿功能;利用榜样的力量;运用高目标、小步子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重视培养学生的抗挫素质霍邱县潘集中学江土坚近年来,青少年学生因经受不住挫扩而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它使教育界警醒: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挫折教育既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所谓挫折教育,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教育青少...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挫折教育:适时渗透,培养学生认识挫折的能力;组织活动,锻炼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心理疏导,提高学生走出挫折的能力;传授方法,培养学生处理挫折的能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挫折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及成因,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因此,历史学科应发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是培养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抗挫能力的教育 ,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 ,这给小学生学习数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要学好数学 ,学生就必须坚持不懈 ,刻苦努力 ,不断与困难作斗争。因此 ,数学教学也同样可成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良好手段。一、运用数学史料 ,提高对挫折的认识经常结合有关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向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发展史及数学家的奋斗史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数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它的产生、发展道路是极不平坦的 ,在这一进…  相似文献   

15.
何杏军 《文教资料》2011,(23):117-119
挫折教育是一种磨难教育。中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中学音乐课在青少年智力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增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挫折教育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强调了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科学、有效开展挫折教育的教育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正确认识,弄清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磨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磨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既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提高耐挫折的自我评价基础,又要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以提高主动迎击挫折的勇气。其次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磨砺教育,让学生多方面经受磨砺,历练人生。再次要多方拓展磨砺渠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磨砺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20.
王鹏 《海外英语》2014,(21):30-31
在文秘英语教学组织中运用挫折教育,培养文秘英语专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未来职业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挫折教育也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就文秘英语教学组织中挫折教育应用及对策展开论述,并提出在文秘英语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