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小玲 《职教论坛》2002,(16):48-48
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实达到提问的目的,我在教学中运用“三问”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问教学法力求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并力求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书育人的最佳结合的教学规律。“三问”教学法其基本内容就是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讨论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三种问答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  相似文献   

2.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要做到三点: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相信学生有提问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别怕影响考试成绩;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别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帮助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教师要从三方面入手:提出预习建议,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分享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适时、恰当、得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要做到三点: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相信学生有提问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别怕影响考试成绩;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别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帮助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教师要从三方面入手:提出预习建议,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分享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适时、恰当、得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能否让学生在"问"中提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教师要从有"问"、敢"问"、善"问"三方面进行设计,使课堂提问更科学。  相似文献   

5.
袁蓉雁 《考试周刊》2011,(26):190-191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羞于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结合新课标教学理论,摸索学"问"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问"的功夫,让学生有疑可问,争着提问,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激发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正热烈地开展。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研究高中英语问学式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在这里,"问学式课堂"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向,围绕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进行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创新精神,呵护高中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和激励求知欲。笔者探讨了新课程下对"问学"课堂的几点理解。在"问学式课堂"中,我们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再围绕着教师的讲授来开展课题教学,而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问,问中学。让提问促进学生学习,以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7.
现象上课时,我经常鼓励学生提问,结果只有几个学生举手来提问。听了一些课,我也发现没有多少学生敢“提问”,多是老师在问学生。是学生没有疑问?是都会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学生问的能力缺失”这样的情况呢?成因我们知道,学生在小的时候都会有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被课堂提问牵绊着,每每苦恼于不知该问什么、该怎么问。 稍不留神,问题就会跑偏,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导致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中疲于奔命;甚至,为提问而提问,在学生的思维尚未进人佳境之际,就迫不及待提出一系列带有探究性质的“难题”,将学生置于不知所措的境地;至于提问不得要领、空洞呆板、单凋直露,更是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9.
戴烊烨 《考试周刊》2014,(45):144-144
没有疑问,就不会思考,就没有收获。本文从创建良好环境,摆正师生角色,让学生敢问;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加强提问技巧训练,让学生会问;建立课外三级"问题口袋",让学生再问等方面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和"再问"的"问"的意识,让生物学习因"问"多些精彩。  相似文献   

10.
"问学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通过"问",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学",砥砺学生的能力,"问"与"学"相长,"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积极践行。在"问学课堂"中,学生永远站在"课中央","问学"的学习方式是合乎学生天性、顺应学生天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因此教师要让课堂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提问为主。实现课堂的这种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善问、会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从生物课堂教学目标入手,灵活使用多种提问技巧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才能灵活初中学生的思维,促进初中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展示个人学习能力。本文以"巧问"点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为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可如今从信息技术课堂到其他课堂,普遍存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不会质疑,不会提出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文章认真分析了学生产生不了问题的原因,并从教师示问、导问、评问,学生学问、试问、精问两方面尝试构建新型的“学问式”信息技术课堂,希望通过探索一个新型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发问进而促进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所提出问题的深刻见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追问、抛问、转问等形式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讲学稿中学生对“预习·自学”勤思考、善提问这个环节的做法,总不尽如人意。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学生如何“问”的方法:1.从文章的内容“问”;2.从文章的位置“问”;3.从不同的文体特点“问”;4.从不同的角度“问”;5.从不同的方式“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教师以讲代教、喧宾夺主的传统教法依旧盛行,因此改变课堂旧教法、归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迫在眉睫。"巧问"促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巧妙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深入阅读,积极思考与讨论,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曾伟鸿 《考试周刊》2012,(22):60-60
数学教学离不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后者是所谓激“问”.而激“问”又常常要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数学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问",是"ATDTA"创意课堂模式实施的前提和起点。《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教学,遵循"ATDTA"创意课堂教学模式,让"问"先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疑问;根据疑问设计提问,解决知识重难点;给学生示范,引导设计问题,检验所学。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有效诱导?他认为一重提问,二重指点。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压抑课堂气氛;提问得法,则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指点表现在答学生问的“导”,即释疑解惑的过程。对学生所问,无论是否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元军 《学周刊C版》2014,(11):131-131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