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对南宋书院大师的研究,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书院的重点内容之一。全面系统的对南宋书院大师学术精神的研究至今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南宋书院大师的学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南宋书院大师的研究,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书院的重点内容之一。全面系统的对南宋书院大师学术精神的研究至今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南宋书院大师的学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的教学,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现、人生现、价值观,因此其教学的实际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而“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应着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自匪 《教书育人》2002,(16):35-36
有人说,大学就是大师,这话很有道理。由是,谈论大师的话题便越来越多起来,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的大学在大师方面的匮乏,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大师的渴望和敬慕。由大师问题进而引出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那就是大师课的问题,因为大师首先是师,而师的价值和意义则首先体现在课的上面,因此大师与大师课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认为,以上这些讨论都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首先,既然大师是大学的重要内涵和表征,是大学的“形象大使”,所以关于大师的认识,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大学的…  相似文献   

5.
学术大师是天赋与汗水的共生体。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思想乃学术大师的共性,也是他们最根本的精神与文化特质。学术大师的降世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体是平衡的,但也有不平衡现象。学术大师代表民族的高雅文化与文化水准,学术明星则体现文化的普及深度与广度。若世无学术大师,则社会之文化必低俗;世无学术明星,则社会文化生活沉寂。世人期待学术明星不只为自己准确定位,而且期待他们各自提升品位,希望他们在人品上与学术大师并肩辉煌。  相似文献   

6.
随着"80后"毕业生走出大学校园,服务社会,从事教育工作的"8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80后"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重担。  相似文献   

7.
学术之良心     
什么是学术良心?学术良心首先就是从事学术研究者能够讲真话不讲假话,摒弃庸俗之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术问题。学术良心还表现在不会牺牲“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仰视权威, 而是宠辱不惊,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学者以传布知识、钻研学术为志业,自应担当维护“学术良心”的角色。学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学术良心即他的社会良心,也是他全部人格价值的基点。如果不敢追求真知、坚持真理,甚至曲学阿世,不惜指鹿为马,他就丧失了起码的学术精神,既对不起庄重的学术,又怎谈得上无愧无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相似文献   

8.
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替代的。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呢?主要包括:①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③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关键;④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受到各种各样人物的影响。一个学术大师的成长更是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师友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泰斗一级的学术大师的身上也是适用的。季羡林先生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的长篇回忆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坚定的信念、渊博的知识、课内外的亲和力和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构成“两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要素。“两课”教师可以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体特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论“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坚定的信念、渊博的知识、课内外的亲和力和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构成“两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要素。“两课”教师可以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形成具有个体特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塑造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两课”教师应树立修身、民主、学习意识,全方位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创造出“两课”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大师难以产生的制约因素颇多,而传统文化、学术环境、相关制度的负面影响堪称"罪魁祸首"."枪打出头鸟"、"学而优则仕"、"师道尊严"、"关系文化"等传统文化观念;学术自由环境缺乏、百家争鸣氛围不够、科研经费不足等学术环境;高考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严重地束缚着人的发展,影响了学者的研究兴趣、限制了学者的研究视域、妨碍了学者研究务件的改善、制约了人的创造力的有效发挥、挫伤了学者的研究积极性,最终导致我国大师难以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大师式微的深层原因。文章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阻滞大师诞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重群体,轻个体;重视经验和权威,缺乏批判反思的科学精神;重伦理关系,轻公平竞争。最后提出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吸收自由民主、公平竞争等新的文化元素,并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促进大师级人物的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5.
学术无禁区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我这近一生的最好年月。这是我这一代人的幸运,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在此之前,几乎很难看出有什么指望。“文革”何止国家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一言堂”,文化专制,学术发展、社  相似文献   

16.
怀着对“人格魅力”的思考,我翻了翻词典。“人格”义项有三。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②个人的道德品质。⑨人的能作为的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魅力”+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难怪有人说,“魅力”是财富,“魅力”是效益,“魅力”是地位。是的,对个人而言,“魅力”是一种资本;对团体而言,“魅力”是一种资源。“魅力”理应成为一种资源要素而存在和被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从“大师精神”看大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从大师精神引导出大学精神——大学应该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殿堂,而不是打制工具的作坊;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做一个完善的人、全面的人、高尚的人,其次才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是大学教育关注的重心和中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20日下午,我校在育才校区图书馆举行了第五届“创新杯”作品展评活动。本届“创新杯”的评委及展评作品的作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校团委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分团委书记也到活动现场组织工作。 我校本届“创新杯”作品展评除了文理科论文、发明制作品、社会调查报告外,还增添了创业计划的内容。展评会上,评委们认真审阅了参展的作品,在对它们给予中肯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评委  相似文献   

19.
学术创新:高校学报的生存价值--高校学报生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有些高校学报逐渐由“学术性刊物”演变成了“学校内部刊物”,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被淡化,有的甚至还凶这合了学术界中不健康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和虚夸之风;高校学报界对学报整体质量问题重出版形式而少谈学术内容和方法论的规范,致使学报的学术质量提高缓慢,甚至出现不断下滑的现象,因此,应从学报的办刊思想、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果断改革,敞开门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只有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进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办出特色,办出精品。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既是学术权利的主体,也具有成为学术权力主体的可能.具体而言,大学生具有科研参与的权利,因而具有自由科研的权力;具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因而具有影响课程决策的权力;具有学术建议的权利,因而具有影响学术管理的权力;具有接受教学的权利,因而具有影响教学实施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