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电子治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通过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其方便、快捷优点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鼓励人们参政议政,让政府工作透明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亮点之一,作为现代治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电子治理不是信息通用技术在公共事务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一种与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力的组织与利用方式相关联的社会社会---政治组织及其活动方式,是信息社会先进的社会治理形态,涉及到公众如何影响政府,立法机关,以及公共管理过程的一系列活动。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宏观介绍了电子治理基本内涵与现状分析。第二部分阐述了电子治理对民主的推动作用。第三部分从电子治理运作的弊端出发,提出建议以改善现状,着重以立法的角度更好的依法治理,推动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及其优势;从公众、社会角度和政府层面两方面分析了网络政治中公民参与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应对、改善和解决公民参与网络弊端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论语中讲述的知识分子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入手,引经据典,阐明知识分子在时代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指出知识分子不仅应该增强自我修养,而且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走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前沿。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政治参与在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参与模式。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各种矛盾,要求政府不断调适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渠道,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农民政治参与是农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关系到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基层政治利益实现问题。通过对山东省沂水县下胡同峪村农民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农民参与热情虽然较高,但满意度却相对较低。这与农村的经济水平、参与机制、人口流动、历史传统等因素不无关系,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从政治文化角度看,离不开民主政治文化的培植、农民现代政治的人格提升、农民对政治制度运作规范的信心。民主政治文化的培植,需要在整合农村内部传统政治文化和农村外部现代政治文化基础上,发挥农民主体自身推进政治文化民主化转型的创造性;农民现代政治人格塑造需要农民在多通道的政治沟通中学会在表达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发展政治自我,在多元化的政治社会化中批量接受现代政治信息,在多样化的政治参与中形成对自身政治角色的理性认识;民主政治安排规范化是为了增强农民对村庄民主政治运作的信任,从而实际参与这一政治运作,形成民主的亲身体验,并于这种体验中逐步形成民主、理性和独立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作为一个民主政治实践的历史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依靠自我完善和外在作用推动而发生和发展的。村民自治的发展既保证了对各种资源的运用和治理机制共同治理及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又充分体现了对村民自治创造力源泉的尊重。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建立对国家的认同,实现国家治理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开展前瞻活动的国家己超过53个,其中参与者一直是前瞻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参与者会影响到整个前瞻活动的产出结果及其质量.尝试运用文献探讨法对世界各国的前瞻活动报告进行研究,探讨各国前瞻活动参与者的产生及组成.  相似文献   

9.
刘伟霞 《科教文汇》2009,(22):216-217
建国初期,我党从我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新形势出发,并依据我国富农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制定了新时期的富农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不仅使建国初期党对富农的土地及兼营的工商业的处理有了明确的规定,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而且有力地保证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为我国建国初期国家政权的稳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把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因划分为利益动因、信念动因、服从动因和强制动因四个层次;把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外部环境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然后结合建国以来我国政治参与发展的实践,对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基于这种空间所诞生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提升和拓展了政府善治的范围与层次,推动了公民治理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了对政府施政过程的监督.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崛起,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需要提升网络主体自主表达与自我规避的政治参与意识,需要实施公开、透明、包容、高效的互联网管控方法,需要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2.
俞秋阳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9):88-89,98
针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以及公民在我国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系统结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有利于高校长远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认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发扬人本理念和团结精神,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论如何全面推进政治教学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动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认真组织课堂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邹婷婷 《大众科技》2006,(2):67-67,69
基于UMTS标准,文章从网络基础设施、软件界面、顾客的获取、数据传送、移动商务的内容及门户、客户关系管理及计费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移动价值链中的参与者及其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不足;参与更加自由,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需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的大学生网络政治认知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上的政治言论及信息,提高网络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自控能力;搭建政治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加快网络立法,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7.
浅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乞丐问题的根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乞丐问题历来是中国的社会现象,直至今日,它虽然变换了形式,但仍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社会现象。本文试图探明它的由来,揭示它的习性,从而,梳理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国初期根治乞丐现象以及各种类似的庸俗文化现象的措施,这对当前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可以划分为官方途径与大众途径。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上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途径。“担心意见被屏蔽或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性别、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等客观因素和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及网络政治参与意愿等主观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曹晓燕 《科教文汇》2013,(14):180-181
《政治生活》(必修)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贯串全书的一根主线。①因此,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精神是《政治生活》(必修)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案例,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以及这一政治制度对公民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非平等性的根源所在——数字鸿沟。论述了推进网络政治参与平等化、消弭数字鸿沟应坚持的原则,即政府主导原则、竞争原则和普遍服务原则。提出了消弭数字鸿沟的基本路径:应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消弭数字鸿沟奠定经济基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消弭数字鸿沟创设基础保障;推动教育公平化发展,为消弭数字鸿沟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