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海英 《新作文》2004,(9):29-29
写文章关键是画龙点睛,揭示“文眼”,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起来,才能使主题突出,写文章怎样才能画龙点睛,揭示“文眼”呢?  相似文献   

2.
文章的高度,取决于作者思想的深度。要把你思想的深度揭示出来,画龙点睛是常用的写作技巧。从表达方式说,“画龙”就是描述,“点睛”就是议论或抒情,二者相互为用。点睛可以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判断,可以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或在意境上加以升华。俄国伟大作家屠格涅夫在青年时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的孤独和艰辛。他来到悬崖  相似文献   

3.
说“文眼”     
中国人对于眼睛的“美学意义”是足够了解的.“巧笑清兮,美目盼兮”,极写美人之妩媚——《诗经》作如是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真假善恶,尽在双眸之中——已是今人的一句口头禅.眼神,似乎是人的内在秘密的破译,是生命之光的流露.  相似文献   

4.
“说文”训练是笔者在近几年作文教学中的一项探索。即教师在学生正式起草作文之前,先组织学生从选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文体知识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必要的构想,并口头加以说明,以减少写作过程中的懒惰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动手“写作”之前尽可能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5.
文眼是揭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散文教学中,以“文眼”为突破口,并将此作为理解文中主旨的钥匙,不失为散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眼”     
画龙要点睛,文章要有文眼。这就是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的"凡佳章中必有独得之句"。  相似文献   

7.
互文这种句式与多种修辞有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它属于句式选择范畴里的整句,将这种句式错落地使用在文章之中,就能使行文富于变化,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言的鲜明性和文章的感染力。 我们在理解分析互文时就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许多资料对此句的注释分析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体有:句中的“物”指身外物,环境遭遇,或指与“我”相对  相似文献   

8.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古代诗人在锤炼诗歌语言时留下很多美谈,有人为“吟安一个字”而“捻断数茎须”,有人因“两句三年得”而“一吟泪双流”,务使为诗语言精炼传神。  相似文献   

9.
文眼的“眼”,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势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无滋无味,哪来教学效果?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把握住文眼,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文章的点睛之笔,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文章的  相似文献   

10.
文眼的“眼” ,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 ,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 ,势必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 ,“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 ,无滋无味 ,哪来教学效果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 ,把握住文眼 ,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 ,文章的点睛之笔 ,不同文体的文章 ,其文章的精要处、设置的位置不尽相同。一、小说、戏剧的文眼小说、戏剧的文眼一般设置在情节发展的高潮处。例如 :1.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文眼设置在主人公玛蒂尔德舞会上的“陶醉”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陶醉在人…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文眼”袁士迎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词语。“眼”是比喻说法,人有眼睛最能表情、达意、传神,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所以,文眼就是一篇文章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中,要确切地理解语句的意义,除了根据文本本身提供的信息“以文解文”,有时还要根据事之常理,“以理解文”。这虽是一种参照的思路,但也有其重要的价值,下面举例来说。例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其优劣对考场作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谋划文章结构,决不能虎头蛇尾,而应成竹在胸,精心打造响亮而有余味的"豹尾"。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这是最实用的技法之一,一般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然后在结尾处照应开篇,强化全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是宋代有名的才子。一次,四人结伴郊游,路过一座寺庙,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诗中“林花著雨燕支”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模糊难辨。于是,四人建议把缺字补上。  相似文献   

15.
说“诗眼”     
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  相似文献   

16.
说“诗眼”     
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诗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一指篇中之眼。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最为灵妙,最让鉴赏者赏心悦目、拊髀称奇之处,因而也往往是诗人用力最勤之处。  相似文献   

17.
画龙点睛,就是画龙时先画龙的全身,最后在眼眶内点上眼珠子。运用在写作上是指,在紧要之处着上关键的一笔,或用一句精彩的话点明要旨,使之更为精辟传神,生动有力,从而使文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设置好的“文眼”,不仅能统领全文,还能引领读者的理解思路,使文章脉络清晰。设置好“文眼”,还能造成悬念,引领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应试作文要有意识设置、突出“文眼”来突出文章中心,以便阅卷老师能尽快明了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谈到散文写作,人们常用“散文贵有眼”这样的话以概括散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文眼”一词,查《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辞典》以及《佩文韵府》等书,均未见收此条目。人们的通说,是以晋人陆机语“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解。  相似文献   

20.
一在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有“文眼”之说,其实文眼的说法是在其他艺术理论的影响下提出来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时菲常注重点睛,他曾说过:“传种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唐代话本《历代名画记》也记载着这样的传说:梁武帝曾令僧人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绘四条龙而不点睛说:点之则飞去矣。别人以为这是出口妄语,坚持要让他给龙点睛,结果点睛之后。一会儿,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这两个例子都是讲绘画,要求通过描绘眼珠来传达出人或物的神态。有了这点睛之笔,人物便可以神灵活现,龙也可以活脱脱飞腾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