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材料(孔子论水),从中选立意角度,或者由此升发、联想到关于“水”的其他话题,写5O0--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孔子冷水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必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水么,君子是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的。它遍布天下,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忘,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略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  相似文献   

2.
[写作题目及要求] 《孔子论水》:子贡向老师孔子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相似文献   

3.
“兴观群怨”是孔子论《诗》的名言 ,“群”是其中的核心 ,群者 ,君也。君子是孔子培养人才的标准 ,君子之道也是那个社会防范未然最根本性的措施。而作为君子也就有了一生也做不完的事情 ,通过完善自我并最终完善社会。孔子的弟子继承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4.
【原文再现】孔子论水①子贡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③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④,句倨皆循其理⑤,似义;浅者流行,深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为历代许多数教育家所推崇。孟子称赞孔子的经验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朱熹也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相似文献   

6.
1.贵族,当官的人。《孟子·腾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野人:统治阶级污蔑劳动人民的称呼)《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君子”即贵族统治阶级。2.君主。《孟子三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施“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道德高尚的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鳢”;“正人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其中的“君子”都是指品德高尚的人。4.有才德的男子。《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美丽的姑娘,…  相似文献   

7.
<正> 《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多依《诗序》,《诗序》说:“《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现代学者朱东润稍有修正,认为本篇重点是在“责问和讽刺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伤‘ 君子不得进仕’之意并不显著。”(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它说法大同小异而皆不离“刺贪”主旨。近细玩诗味,得出的却是与上述恰恰相反的结论:这是劳动者对君子的一首颂歌。 全诗共三章,章九句。三章之间字词略有差别,但含义却是一致,弄懂第一章诗义,二、三两章其义自解。  相似文献   

8.
最近,市好课比赛在我校举行。我先后聆听了八位教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旁边的一些同行连续听了两三节课后便唉声叹气地感慨:"听同样的内容真没劲!"而我却恰恰相反,特别期待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不同诠释,我默默地欣赏着、比较着,越发深刻地品味到课堂的真意味。《孔子游春》一文中孔子论水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  相似文献   

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一则点评:庄子这句话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是淡然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甘甜如蜜;君子间的交往虽然平淡,却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如亲人般伸手援助;而小人之间的交往虽然甘甜,但会在你需要帮助时,与你绝交。“君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科学和培养思想、道德、情操的一门基础学科。历代统治阶级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教育作用.《学记》开宗明义就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统治阶级是把学习文化科学提高到“化民成俗”和“琢玉成器”这个高度来认识的.  相似文献   

11.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开创的儒家“以水比德”的传统,在《孟子·离娄下》和《孟子·尽心上》两篇中,运用“原泉混混”和“盈科后进”两个相互连贯的水意象对其君子人格修养思想进行了阐发。“原泉混混”强调通过对自身固有德性的洞察和体认,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主体自觉意识;“盈科后进”强调通过学问之道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理性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孟子认为,君子应当“立于本”并“志于道”,内德充盈而又不断为学进德,从而养成完善的君子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13.
李庆美 《四川教育》2004,(11):26-26
在一节语文课改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孔子游春》(苏教版)一文。当讲到“孔子论水”这一段落时,出现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场面:师:“大家再细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体会,说说自己从孔子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生:“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感受到了深刻的道理。”生  相似文献   

14.
书海逍遥游     
我以为,读书的第一要义便在于养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读书为苦,我不敢苟同。读书有如寻幽揽胜,有如登高探险,哪来的苦呢?程颐说过“学者需要玩味”、“非乐不足以语君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比责任心有力得多的东西。”以学为任务,为责任,学得很被动,因而觉得很苦,这是较低境界的。需要的是学出兴趣来,其乐融融,其趣盎然,才能够流连忘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从平常的水中悟出了深奥的道理,并把自己的感悟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去感悟做人的道理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以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课文围绕赏春、论水、言志来写。这三个部分粗看有些松散,其实是和谐统一于"论水"这一核心内容上。孔子论水是借水来启迪他的弟子,同时也在表白自己的心———做真君子。文章层次清楚,妙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描绘泗水春景;借水明理、循循善诱;情景交融、内蕴丰厚,清新而华  相似文献   

16.
三变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相似文献   

17.
在一节语文课改观摩课上,一位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十册的一篇课文《孔子游春》,当讲到“孔子论水”这一段落时。  相似文献   

18.
孟子对君子之教形象地比喻为“有如时雨化之者”(《孟子·尽心上》).赵歧对此作了很恰切的注解:“教之渐渍而 (?)洽也。”说得更通俗一点,那就是浸润、渗透、点化、感染……的意思,亦即“润物细无声”的“润”,“春风风人”的“风”,“夏雨雨人”的“雨”,“春风化雨”的“化”.  相似文献   

19.
“小人”?它在《论语》中的含义不是被国学家们探究得挺清楚了吗?国学家们总是告诉我们:它是一个与“君子”相对应的、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的确,孔子常常将“君子”与“小人”对应着讲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女为君子儒,  相似文献   

20.
《诗经·周南·汝坟》的时代、地域、作者、诗义,古今注家聚讼不休,至今无定论。但在论证“周南”诗的时代、地域时,都少不了引此诗作内证,证明周南属于长江流域的诗。我们认为《汝坟》产生于东周初年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是歌颂周平王的诗。先看原诗: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怒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邇。“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遵彼汝坟,伐其条肄”。这四句是说:沿着汝河的支流,砍伐树枝;沿着汝河的支流,砍伐荆棘。古今注家对“条枚”“条肄”的考释很多,不必详述。释之为“树枝”“荊棘”,基本符合诗意,不影响对全诗的理解。就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