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文学史上有时可以看到,肯定被人们所否定的,或者否定被人们所肯定的,这对于那些浅薄狂妄的人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对于那些学养有素的人,则是对他们的胆识与眼力的一个严峻的考验。比如,在盛唐诗坛上,围绕着如何对待六朝以至初唐文学问题,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那些才薄力弱的后进之士,就曾一概否定六朝以至初唐文学,轻易抹杀包括庾信、四杰在内的所有六朝至初唐的著名作家的创作成就,甚至还对李白、杜甫进行诽谤和中伤。杜甫就这样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场争论。然而,历  相似文献   

2.
钱谦益《草堂诗笺》云:“作诗以论文,而题曰《戏为六绝句》,盖寓言以自况也。”这里说明了本诗所重在一“戏”字。又说明“戏”的缘故是“寓言以自况”。杨伦的《杜诗镜铨》又有进一步的说明:“庾信、四杰,特借作影子,非谓诗道以此为至也”。发明题中“戏”字,深入文人用心。 钱氏接着又引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锐:“然则当公之世,群儿之谤伤者,或不少矣。故借庾  相似文献   

3.
《戏为六绝句》为杜甫一生诗学造诣和论诗宗旨所在,几可涵盖杜甫全部诗歌理论,欲探究杜甫诗歌理论主张,舍此费能!兹就《戏为六绝句》之主张,参证其他诗篇,综述杜甫主要诗歌观念如次:一、提倡风雅,重视比兴《戏为六绝句》第六首归结为"别裁伪体亲风雅",杜甫虽不否定齐梁,但最终仍在提倡《风》、《雅》。缘《国风》与《小雅》,为中国诗歌之始祖,《国风》好色而不淫,  相似文献   

4.
5.
杜甫并不是完全肯定“四杰”,他在认同其中一些人富有才情同时,也指出了他们严重的不足,即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脱节。在这一点上,“今人”所犯的错误正与“四杰”相同;诗中的“龙文”、“虎脊”应该分别指老成雄健和辞采华美两种文章风格;在这组诗中,杜甫将“四杰”做为反例,谆谆教导“今人”应虚心学习,多方借鉴。  相似文献   

6.
上元二年写作于草堂时期的《戏为六绝句》是杜甫最重要的论诗著作,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提出了“亲风雅”、“当时体”等观点,“亲风雅”、“当时体”等主张对杜甫草堂时期诗歌思想的多样化和艺术形式的升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杜甫的草堂诗体现出了“诗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 庾信老年的诗文,凌云健笔、意境开阔,更加成熟。有人竟对他的作品评头品足, 只怪他们对前贤品格的认识极其模糊。他对这帮后生还有什么畏惧? (二) 须知“四杰”诗风仍染初唐风尚, 对六朝的华靡余习还没有彻底扫荡。有人仍然讥笑他们为文“轻薄”,殊不知讥笑者早已被人遗忘。而“四杰”的诗文仍如长江大河奔流荡漾。  相似文献   

8.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相似文献   

9.
10.
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绝句》是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内容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虽只用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一幅春天的画,一幅有声有色的画,一幅动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绝句》是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内容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虽只用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一幅春天的画,一幅有声有色的画,一幅动静结合的画。字里行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执教本课,以美为线索。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一千多年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郭绍虞先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一书,比观众说,分类排比,详加按语,集其大成,诸家引用,多以此为准。马茂元先生作《论戏为六绝句》及《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述了《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说它“是一篇杜甫的论诗之纲”。就《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加以推敲,自认为诸说皆有不当之处,略表已见,就正于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诗论》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杜甫诗歌的创作成就的专著。试从侧重杜甫诗歌内容的研究,独特地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的研究,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了解杜甫的诗歌,了解傅庚生先生学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语文五册35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从他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他这段生活比  相似文献   

15.
马东瑶 《小学语文》2014,(1):119-120
上面是两张杜甫画像。左边这张广为流传。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最敬服杜甫,曾作《老杜浣花溪图引》,其中两句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可谓写出了杜甫一生忧国爱民之情,而这幅画,正是杜甫心忧天下的传神体现。  相似文献   

16.
杜甫《绝句四首》是官军平叛后,杜甫返回成都草堂创作的即景组诗。这些诗充分表露了诗人当时的情绪心境,其诗语更是妙悟创造的呈现,体现了这组人工制品与自然环境、个人心绪的和谐。解析诗歌结合研究诗人的创作意图,可以纠正偏颇的读解,开放并细腻地找到诗歌的审美意指,回归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17.
18.
语象是不脱离语词或词组的具词性形象,意象则是艺术家、接受者的心象,以及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一种。在语言艺术中,语象通常是意象建构的基础色块和基本的造型单元,但存在着意象的建构不依赖语象的情况。诗词研究中,"物象"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不过,这个语词很少在被准象运用,大多是意象和语象这两个术语的误用或滥用。本文以杜甫《绝句》为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杜甫的《绝句》诗中有画,画外有音,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得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20.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杜甫的<绝句>诗中有画,画外有音,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得如痴如醉. "老师,我有个问题!"一声清脆的童音蓦地响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什么杜甫诗中不用‘蓝天'.而用‘青天'?"一个学生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眼神中充满了挑战.其他同学也一下子抬起头,看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