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文是古诗文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互文,即“互文见义”,又叫“参互”、“互见”、“互言”或“互体”。它是指形式上利用整齐的对称美,互相呼应,  相似文献   

2.
互文这种句式与多种修辞有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它属于句式选择范畴里的整句,将这种句式错落地使用在文章之中,就能使行文富于变化,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言的鲜明性和文章的感染力。 我们在理解分析互文时就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许多资料对此句的注释分析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体有:句中的“物”指身外物,环境遭遇,或指与“我”相对  相似文献   

3.
互文例说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本文试举例来说明互文的分类及其录用。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  相似文献   

5.
“互文”作为修辞学术语,始见于唐代贾公彦的《仪礼注疏》。他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日:‘互文’”。这是我国典籍中最常见到的互文的定义。审贾氏之言,“互文”之谓至唐时已被广大学林中人所公允了。作为古汉语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礼记·礼运》中“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经传释词》就说“用亦由也,互文耳。”并把“互文”归为训诂学的“互训”。实质是避行文而在同一语境中换用成同义词,即所谓“同义互训”,例子最明显的莫过“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以入”中的“弹”和“竭”。为什么要抽换词面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得好,不  相似文献   

6.
在有些文章中常看到将字故意写错或人物将字读错的现象。例如:“他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小孩骄傲地说:‘开仙(山)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由于是一个小孩,有些话说不清楚,故把“山”读成了“仙”。像上面引文把“山”读成了  相似文献   

7.
说互文     
互文修辞在中学语文,特别是文言文中运用很广,但没有文字作专门的介绍,以致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将它或者与互体修辞相混淆,或者与属于训诂学范畴的互训相混淆。连《中学生语法修辞手册》(知识出版社出版,第516、517页)也同时犯了这两种错误。这里,笔者就手头资料查得的结果,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8)
为了使话语更好地表述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古人运用语言时也很讲究修辞。中学语文教材只字未提文言文修辞方法,这也许是因为同现代汉语修辞重合较多,但古诗文中有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方法有必要讲一讲。  相似文献   

9.
摹色,就是通过文学语言摹写人、事、景、物的外部色彩,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叙述事理更准确,生活画面更逼真,描绘物像更生动,文章中心更突出。陈望道先生把这种“摹写视觉的”艺术归入“摹状”修辞格。下面笔者以《风》为例,浅探“摹色”修辞格的一些艺术特色。 1.比拟摹色比拟摹色,指在情感饱满、物我  相似文献   

10.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物各举一边以省文”(唐·贾公彦语)、“参互以见义”(清·俞樾语),即在形式上是分开叙述,在内容上要合起来理解,再通俗一点,便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替、补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互文与互体两种辞格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两种辞格的主要不同哪些?怎样判别两种辞格?本文主要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实例认真分析了两种辞格的异同与判别,对中学语文修辞教学有一定的参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说文”训练是笔者在近几年作文教学中的一项探索。即教师在学生正式起草作文之前,先组织学生从选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文体知识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必要的构想,并口头加以说明,以减少写作过程中的懒惰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动手“写作”之前尽可能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4.
最近电视上常播出这样一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不少师生认为这是一个病句。这种类型的句子之所以被认定为病句,是因为在不少学生看来。其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即“不收礼”与“只收脑白金”自相矛盾,而句意在逻辑上矛盾的句子自然是病句。笔者认为“脑白金”广告语写得很好,并没有错误。说它是病句是因为对“舛互”这种修辞方法不了解。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利用字面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物在句中按由深到浅、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多到少等顺序排列,便构成递降。其类型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孙传松 《语文知识》2002,(10):29-29
互文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于成语多数源于古书成句、历史典故、古代寓言,与古汉语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互文现象在常用成语中比比皆是。 唐朝贾公彦说,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举”是提出、出现的意思。“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就是本来应该上下文都“两边”并举的事物,上文却只出现“一边”,而省去下文所提出的“一边”;  相似文献   

17.
“舛互”辞格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舛互”是传统中修辞格之一。这种辞格的前后两个部分,语表看似矛盾,语里则合乎逻辑,不仅反映了修辞和逻辑的区别,也体现了修辞和逻辑的必然联系。如果“舛互”辞格前后两个部分果真自相矛盾,那么这种修辞格就失去了逻辑基础,成为一个典型的病句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是近年常见于各类研究文献的一个新词。但其泛化使用却不无问题。其实,这个概念从名称到内涵都还有待认真讨论。本文将要说明:"互文性"是"语篇间性"(文本间性),与互文根本无关。互文问题和语篇间性(文本间性)问题分属两套学问;但是二者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说文冲的三对互训词进行了辩释。“玩”与“弄”的区别在于玩具有随意性、短时间性和观赏性,常作名词;弄具有技艺性、长时间性和被观赏性,作动词。“芰”与“”的区别是芰本指菱叶而本指果实。“杀”与“戮”的区别是戮本指古代的一种刑罚,剥夺受戮者的生命并对之进行残辱,对象必须是人,但生死均可,施动者须人,施受异体;杀可以是刑杀,也可以是一般的杀,对象可人可物,但须生者,施受一般异体,也可同体。  相似文献   

20.
互文作为辞格的依据在于它具有固定的结构形态和独异的修辞功能,这功能便是不但能使表述增色,且能使语义增值。互文格有短语式、句子式和句群式。互文格不但存在于古诗文中,现代诗文中也不少见。互文的组合特点是意合性,也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人们长期把它排斥在辞格范畴之外。除以上内容外,本文还举了语文工具书和教学用书中因对互文格辨识不清而导致注释欠妥的例子,说明理解互文格的构造规律和修辞功能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