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几类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仍然囿于综合大学模式 ,缺乏师范个性 ,难以满足 2 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为新世纪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高素质教育的语文师资 ,就必须坚持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在对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基础上 ,开发作为中学语文学科主体之一的“文章类”课程、开发将语文学科基础性学术成果转化为语文教育应用性成果的“中介类”课程、开发体现师范教育专业化方向的“教育教学类”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5):150-155
当前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缺乏综合性的本土文化类课程,国学课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国学课程可以延续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在政策和学理方面均有依据。国学课程体系的开设应包括原典类、通说类、拓展类三类,必修10门课,选修5门,共30学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诵读原典,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方法,创建多元有效的国学交流平台,教学评价应动态化、多元化。另外,还应该理性看待国学,以切实可行为第一要务,绝不"作秀"等。  相似文献   

3.
高师中教法课程由于其研究原范围太泛,理论体系过于虚化抽象,反映的教育观念模糊不清,因而对当今正在大力推进的语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指导性,很有必要对其重新定位、定性、定序。  相似文献   

4.
政教专业的社会学课程可以根据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进行设置,在专科阶段,主要开设“社会学概论”,“人口,资源,环境”两门课程,其中,“社会学概论”应该设置为必修课,“人口,资源,环境”可以作为进修课。在本科阶段,“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两门课程应当设置为必修课,“社会心理学”,“人口,资源,环境”,“恋爱,婚姻,家庭”三门课可以考虑作为选择课。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生课程班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模式当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采取的是依托大学的办学模式,因为大学是新知识和新技术传播和创造之地,是国家民族的精神“窗口”,一流的大学既应该是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之地,同时也应该是养育人文精神的风水宝地,因此大学可以也有能力承担这一重要任务,而高师教育系办研究生课程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1.学术优势。高等师范大学一般都有坚实的学术底蕴,研究成果往往代表了一国或当地的最高标准,而且大学有一批知名的学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学术的化身,大学还有浓厚的学…  相似文献   

6.
公共基础课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基础课重要内容的人文课程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高师音教改革要高扬人文精神,必须对现行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增加人文课程门类,加大比例,是改变当前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人文基础薄弱,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毅 《文教资料》2009,(27):173-17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两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从高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入手,研究在高等师范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环境化学》不属高师化学专业的主干课,但对各专业主干课有良好的平衡沟通作用,有利于学生将实验室化学放大为自然界的化学过程,故课程内容应有一定知识深度,注重实践性及与中学化学教材相匹配。本分析了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高师化学专业的环境化学课程的关系,也给出了一些能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环境化学练习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现行高等师范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和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此提高高师小教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加快高师小教专业五年制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高师教育学课程历史悠久,是师范院校的标识性课程,在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构师范精神等方面作用显著.教育学课程资源的贫乏成为影响教育学教学效果的瓶颈,实践中,要帮助教育学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开发和利用教育学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育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语言学类课程自身是个结构体,又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语言、话语、语用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具有系统性、闭合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建设的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课程的建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文学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对文学课程专业学习之理想境界的理念建构。其基本内涵应包括:让文学课程在内容上回到文学、文化经典原典本身;强调和突出课程实施中对经典原典的接受和欣赏,让文学研究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3.
高师教育学课程历史悠久,是师范院校的标识性课程,在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构师范精神等方面作用显著。教育学课程资源的贫乏成为影响教育学教学效果的瓶颈,实践中,要帮助教育学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开发和利用教育学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育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师教育学课程历史悠久,是师范院校的标识性课程,在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构师范精神等方面作用显著。教育学课程资源的贫乏成为影响教育学教学效果的瓶颈,实践中,要帮助教育学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开发和利用教育学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育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增加了一大批的新建本科院校,又由于这批本科院校多是从过去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而来,原来的专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一变而为综合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科应用型、师范型的特征转化为综合型(带有强烈的师范印记)、应用型的特征。由于升本时只是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图书数量、固定资产规模等,因而升本伊始,在专业建设上和课程设置上多是模仿老本科院校的做法。比如,湖南科技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便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典型,湖南科技学院原名“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本时定名为“零陵学院”,2004年改名为“湖南科技学院”,学校地处湖南永州市,经济上为欠发达地区,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性新办本科院校。其中中文专业办学历史最为悠久,因为文革后本地区中学亟需大量师资,因而其最初的科学定位就是培养初中语文教师。恢复高考直至2002年升本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至少为本地中学培养了70%以上的语文课师资,  相似文献   

16.
从高师音乐专业《歌曲作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论述了该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如何突出师范性教育,全面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素质这个迫切性的问题,教学改革的实践对该课题的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科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理科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分科学习基础上,对分科知识的综合与提升,是一种功能型的综合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在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等多方面的综合。课程设计应做到:反映自然界的统一图景,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供最具有持续价值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小学、中学体育课程要求出发探讨了高等师范体育卫生教育专业的必要性并提出创办新型的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不仅可以 补过去体育教师卫生知识的缺乏和不足,而且能克服长期以来轻理论,重术科的现象,从而培养出既能胜任体育教学,又能胜任中,小学开设的健康教育以及生理卫生等课程的复合型体育卫生教师,通过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等师范创办体育卫生教育专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善、教育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倾向于"学术性"以及受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深层次影响。高师院校设置教育类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应有利于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进程。通过设置条件性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基础教育理论素养,增强教育研究意识;通过设置实践性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成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构想与实践研究作一总结。课题组对课程改革 的目标、课程改革的途径与步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