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3):4-5
8亿元人民币,能买多少剧?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一剧两星"新政。对观众来说,"一剧两星"肯定比"一剧四星"要好,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剧。如果把"随便播部电视剧,收视率都能破1"的湖南卫视放在考虑范围外,2013年靠买剧稳坐第二把交椅的是江苏卫视,他们的买剧预算是12亿元。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4,(3):6-7
"一剧两星"落地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  相似文献   

3.
马晓宁 《视听界》2010,(6):73-76
电视剧购买每集突破120万元 2010年无疑是电视剧"大剧"年,《仙剑奇侠传3》(江苏卫视)、《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卫视)的首轮独播占据上半年市网收视的前两名,史诗大剧新《三国》的卫视首播拿下上半年的第三、四名,《钻石豪门》、《手机》、《猎鹰1949》等精彩剧目迭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高潮。  相似文献   

4.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是影视剧行业、文化行业发生深刻变革的一年。从4月份公布的"一剧两星"新政、稍后对养生类节目的整顿,直至"限外令"对海外剧管理政策的收紧,都对电视剧行业产业链产生深刻影响。2015年,这些政策究竟收效如何,仍需拭目以待。"一剧两星":提高成本挤压粗制滥造"雷剧"2014年4月15日,广电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议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其中,最核心的两项  相似文献   

6.
杨平平 《新闻世界》2014,(5):222-223
近年来抗日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而抗日剧的娱乐化倾向严重,抗日剧一时"泛滥成灾"。抗日剧的泛滥主要表现在其数目之多和其情节之雷人。过多的行政干预、电视剧从业人员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部分观众的需求是抗日剧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沉默的螺旋——荧屏翻拍剧的传播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可谓电视剧的翻拍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10年3月份至今,在全国各大影视基地正在拍摄的翻拍剧超过一百部,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几千集的翻拍剧充斥荧屏。为什么影视市场的翻拍风愈发浓烈?翻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操纵翻拍现象的出现?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以传播学"沉默的螺旋"为理论基础,试图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珂 《新闻爱好者》2011,(8):153-153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1998年,大型经典古装剧《水浒传》在央视黄金档一经播出,便赢得了收视开门红。从此,像电影市场的"贺岁片"一样,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各大电视台纷纷精挑细选、重磅推出一批优秀的电视剧,引来荧屏热战,“开年大剧”成为促进优秀电视剧产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中,一部电视剧生产出来以后,主要有两条路径到达受众那里,一是传统的观剧路径,二是新媒体的观剧路径.由于观剧路径的不同,导致受众观剧的阅读方式与传播生态的巨大差异,同时,对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新的命题.本文先分析电视剧受众的观剧路径及其传播学特点,再分析新媒体语境中电视剧的文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周茹 《声屏世界》2011,(9):44-45
近年来,随着"山寨风"蔓延到各行各业,山寨电视剧迅速蹿红荧屏。湖南卫视拍摄的电视剧《丑女无敌》被誉为史上第一部"山寨剧",而与经典韩剧《蓝色生死恋》剧情大同小异的湖南卫视2011开年大戏《一不小心爱上你》,自开播以来以1.33%的收视率夺取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11.
“剧战”2011     
单文婷 《视听界》2011,(1):18-18
电视剧作为收视的重头戏,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期,电视剧市场硝烟四起:多部电视剧每集投资逼近百万元,荧屏迎来“大剧时代”;电视剧市场“涨”声一片,各家电视台大幅提高购剧预算和推出自制剧;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开年大戏抢占荧屏;湖南卫视推出“芒果周播剧场”,国内荧屏首次迎来“周播剧”;  相似文献   

12.
任陇婵 《视听界》2015,(2):16-17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剧两星"政策出台以来,经半年多发酵,政策的张力已释放殆尽,但实际效果的"谜底"随着2015年元旦钟声敲响才逐渐揭开,有些情况还是超出了业界的预想,政策的重心并未落在"剧"上,却几乎压在了"星"上。这里的"剧"特指首轮剧,是产品也是产  相似文献   

13.
王宇明  何静 《青年记者》2016,(36):76-77
2015年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实施“一剧两星”播出政策,“同一部电视剧联播的上星频道至多两家,且每晚播出数量不超过两集”的规定,使得电视剧的创作、发行尤其是各地方卫视晚间黄金档编排发生根本性变革.①同时,2012年颁布的“限娱令”政策效应犹在,原本21:20 ~ 22:00时间段的卫视第三集电视剧播放时段,只能由非娱乐类型的节目来填充.于是,“920节目带”出现.  相似文献   

14.
引进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志华 《今传媒》2011,(4):80-81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口菜饼子》的诞生,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再到今天经济市场中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兴盛,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初级探索、学习到繁荣兴盛的过程。引进剧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的初级阶段80年代引入中国的,引进剧的引入,引进了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培育了中国观众、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引进剧的引入,起到了真正的电视剧百花齐放,为中国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相似文献   

15.
《东南传播》2010,(6):I0001-I0001
福建电视台“我爱我剧”2009年度评选活动于2010年5月20日在福州揭晓,20部最具收视贡献电视剧、10部最受观众喜爱电视剧以及年度表演魅力奖、人气新星奖、实力飞跃奖新鲜出炉,部分剧迷、热心观众和获奖明星汇聚东南卫视演播厅举行了盛大的热剧达人欢乐派对,共享了欢乐之夜。  相似文献   

16.
前两日,某报刊文严厉批评最近热播的《甄嬛传》等宫斗剧。声称宫斗剧肢解历史、胡编乱造、色情血腥等“几宗罪”,进而称此类电视剧为迎合低俗市场而留下一堆糟蹋历史、无益于人心、无益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垃圾。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3,(5):77-77
8月20日,由浙江影视集团牵头江苏幸福蓝海、贵州经纬星、四川星空等具有广电背景的影视国企,携手20家强势地面频道组建的“G20制播俱乐部”在京成立。该平台旨在打遣全新的电视剧制播信息交流、项目议定和投资销售的平台。该平台成立后,由这些影视公司参与制作的定制电视剧避免了只能在各大上星卫视优先播出的情况,G20中的20家地面频道将有优先采购权,这就意味着一些定制剧将不再只出现在各大卫视上。G20还将专门搭建沟通平台,及时获得国内各大国营影视制作公司的新剧信息、剧本信息,帮助地面频道及时决策,参与好剧的制作投资,增大对好剧的独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6集的《甄嬛传》曾让观众大呼好长,在2013年,这个数字已算平常。《隋唐英雄传》120集《、天天有喜》91集《、爱情自有天意》84集……据统计,2013年荧屏上共出现了20多部长剧,"30集以下电视剧难找,不超过60集都不好意思称长剧"。要么内容拖沓冗长,要么被刻意剪辑,比如将40集的电视剧剪成60多集,前回顾,后预告,就拉长时间。(《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3日)众所周知,演员都是按集签约,剧集拉长,制作方的拍摄成本就会增加。那么,电视剧制作方为何还甘愿冒着被观众"拍砖"或抛弃的危险,炮制一部又一部超长电视剧?一些业  相似文献   

19.
刘旭东 《视听界》2010,(5):60-68
跟踪2008-2009年中国长篇电视剧,有这样几个印象: 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比较正常。首先是产业政策比较正常。这两年政府管理部门未曾出台诸如黄金时间不得播出涉案剧或者其他限制性的政策。这是电视剧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是产业规模比较平稳。虽然电视剧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但每年12000集的生产总量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的非商业性网播剧行为与商业目的的自觉性网播剧行为,严格来说,都属于电视剧在互联网领域的盗版传播。热播荧屏剧及境外剧成为盗版网播剧的重点对象。盗版网播剧培养了最早一批网播剧受众,分流了荧屏剧的受众,客观上对荧屏剧形成了营销与推广,拓展了电视剧新的传播平台。正版的自觉性网播剧分为三种情形:免费性自觉上传电视剧,向分享型视频网站出售网络播映权,向HULU模式的视频网站出售播映权;独播作为某些视频网企传播网播剧的策略;某些网企开始对境外网播剧实现正版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