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构建贫困大学生和谐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 《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07-110
贫困大学生现已成为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自身状况和学校对其的管理现实都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关注,这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个必然诉求。20世纪80年代管理论丛中新兴的和谐管理理论通过确定“和谐主题”,运用“和则”与“谐则”的耦合与互动,力求实现动态的和谐性改进。这为贫困大学生和谐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视角和支撑。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现象。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原因的分析,旨在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创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内的特殊人群,经济窘迫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大多数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惑,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探讨、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贫困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及未来.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由于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现阶段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不够理想,提升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尤其是提高他们适应大学环境的能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以及他们将来投身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贫困大学生来说,拥有一个健康心态对于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是尤为重要的。现代社会既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素质、身体素质,也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从容对待人生的良好心态。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迈进的过程中,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在急速增长,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在增多,约占大学生总数的10%-15%,社会、经济、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使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测量360名大学生。结果: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结论:经济状况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中的特殊人群,承受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自卑、封闭、偏执、抑郁等心理问题。高等院校不仅要建立奖、助、勤、贷、减、免、补一体化的物质解困体系,还要通过排解宣泄、转移疏导、提高升华等方式,构建贫困生的心理解困体系,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和谐人格是个体组织好内部心理因素并且协调好外在关系的最佳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也是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追求。然而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冲突正从人格的“单面化”倾向、“知行分离”、心理健康隐患以及忽视外在关系的和谐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高校德育要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必须在德育实践中倡导审美化德育、树立大学生“我与你”的世界观、借鉴儒家“中和”教育理念,发挥其人格教育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具体表现,提出了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和谐社会是实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根本前提和现实基础,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中探求实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苗苏莉 《文教资料》2009,(15):200-201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而言,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他们在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并因学业的受损而影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格发展,已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庞大的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并就他们因家庭贫困所产生的 一些心理障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积极地探索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构建贫困生的和谐人际关系为切入点,主要从工作系统、工作重点、工作环境、工作阶段四个方面,探索了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大学生,目前在我国高校人数日趋扩大,成为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个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并加强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对于提高贫困生自理、自立、自助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促进高校和谐校园、体现和谐社会关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烈;功利主义取向比较明显;理想主义色彩比较严重;人际交往技巧比较缺乏。因此,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一是自我准确定位,二是积极换位思考,三是加强交往技巧培训。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过程中,仍然存在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社会配套政策严重滞后、高校内资助系统自身管理体制欠缺等问题.贫困大学生支持系统的完善,必须坚持政府主渠道,高校应更多地担负起精神支持、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团体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改革的过程中,贫困大学生的扶助问题更应该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经济上的贫困是贫困大学生典型的特征之一,但是除了经济方面的贫弱,由于高校校园的大环境的影响和学生个性差异,使得贫困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直接影响到了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文也将从做好贫困大学生扶助工作的现状和重要意义出发,从进一步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努力解决贫困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两个方面对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贫困大学生扶助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进入高教大众化阶段后,我国贫困大学生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特殊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X”型融资模式、“T”型资助结构模式、“H”型资助目标模式等基础上构建系统、科学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有助于对大学生实施有效资助,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在利用学校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使得现实中的贫困大学生受教育过程公平问题有所凸显。对此,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本人都应有所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最大限度达到包括过程公平在内的整体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