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23,(9):127-129
<正>在百年新诗发展的进程中,诗人如繁星散布,诗作更是浩如烟海。本书试图在诗海中探寻明珠,在众多诗人中选择了艾青、穆旦、卞之琳、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洛夫、郑愁予、昌耀、北岛、舒婷、海子等人的100首佳作加以点评,期于从对诗歌作品的感悟中,体现人性对美的追求和对时代脉动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一、新诗传播的使命担当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新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生机盎然的势头受到了阻遏,跌入了低谷.如果说《新青年》时代新诗的阻力来自于旧体诗的拥护者,那么此时新诗的萎靡则缘自双重打击:1925年鲁迅谈及旧文化的卷土重来,“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路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①1927年10月之际,不仅尚在苟延残喘的北洋政府教育部下令国交课本“不准再用白话文体,以昭划一而重国学”,②就连刚取得政权的国民党所统治的南方教育界也忙活着“取缔白话”、“祭孔”诸事项.  相似文献   

3.
<正>卞之琳,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12月8日生于江苏省海门的汤门镇,2000年12月2日逝世,是中国文坛上的著名诗人(与何其芳、李广田等并称为"汉园三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为中华教育文化之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作为著名的大诗人徐志摩先生的门生,卞之琳先生也曾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同时也涌动着新诗革命的潮流。潮流激荡中,不少诗人逐渐形成了从创作实践人手探索汉诗现代化与新诗中国化以振兴诗歌的共识。一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中国气派的诗潮正在兴起,一批体现新诗中国风的诗人、诗作开始引人注目。上海盲诗人李忠利就是其中崭露头角的一位。  相似文献   

5.
刘树超 《大观周刊》2011,(33):26-26
中国新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期问新诗经历了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成长与发展变化过程。从起源上来看,新诗的文化因素可谓中西兼而有之,既包含了鲜明的外来文化色彩,又在深层次上带有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说,正是这两方面的文化元素的注入,使得新诗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卞之琳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出身中落之家的卞之琳以其勤奋刻苦在求学与学术研究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突破自我,在文学翻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从﹃骄阳似火空中流﹄说开去王钟伦诗人流沙河在《华西都市报》著文《“流火”说星空》,指出一些“诗人作家”,将《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当成“骄阳似‘火’在空中‘流’”加以引用,不知“火”是“一颗恒星之古名也”,“流火”指此星逐夜西落,如水就下,暗示...  相似文献   

8.
一、“谋杀”诗人刚刚在散文集里读到一篇回顾美满婚姻的妙文,是台湾名诗人痖弦先生和夫人桥桥合写的。痖弦早年写出气象万千的长诗《深渊》,和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短诗,在台湾新诗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中年以后,痖弦先生搁下了诗笔,成为诗坛一大憾事。其因由,在本文中,他引了巴尔札克的名言:“幸福杀害一切诗人。”并以“被害者”自命。就是说,作为诗人,他是被幸福的婚姻“谋杀”了。虽然他受宠若惊地声言:“没有任何的辞章能与生活甚至生命的本身相抗衡;有时候,‘过’一首诗比‘写’一首诗更美丽!”这般自慰自解,诚然圆通。另一个现成的例子,是“童话诗人”顾城,他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曾经很享了阵子“齐人之福”,却困在三角里头出不来,终于精神崩溃,拿斧头杀掉妻子,然后上吊。只是,如果诗人和幸福,永远不能并存,此说若成定理,于诗人于诗,都糟透了。诗人  相似文献   

9.
即便目前“80后”占据着文坛主流地位,可似乎也不能太“大意”,因为大概从2007年开始,“90后”便登场了,打着“‘90后’将把‘80后’给灭下去”的旗号,来势汹汹。《诗选刊》在2007年“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中推出6位“90后”诗人专辑,2008年4月又推出17位“90后”诗人作品,  相似文献   

10.
汪振军 《现代传播》2004,(5):110-111
对于目前中国电视业所出现的问题 ,发表意见的人由于文化修养、个人经历、现实语境等诸种原因 ,自然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现代传播》在刊出胡智锋、刘春的《会诊中国电视》 (2 0 0 4年第 1期 )之后 ,又刊出了侯卫东的《少谈些主义 ,多‘会诊’问题》 (2 0 0 4年第 3期 ) ,接着前两篇文章引出的话题 ,笔者不妨侧重侯文 ,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侯卫东在其《少谈些主义 ,多‘会诊’问题》一文中明确表达了对于电视研究的看法 ,按照他的观点 ,我们目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当下现实问题的研究 ,而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的研究上。而我认…  相似文献   

11.
熊伟 《出版视野》2005,(2):35-35
吕进先生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重庆出版社2004年6月版)是一部诗学立场客观,材料充实,兼顾各种风格、流派,体系庞大的新诗史力作。该书为我们勾勒了重庆新诗的发展轮廓,为巴渝大地诗坛的历史嬗变作了诠释,为巴渝诗坛的诗星们立了传记。本书从重庆新诗发展的纵轴落墨,结合诗人、诗作、诗论,史海勾沉,匠心独运,不仅为读者找寻重庆新诗发展轨迹提供了依据,而且对重庆新诗的振兴,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原来是尊孔的。“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对此,郭沫若却有不同看法。他在给宗白华的信中说:“孔子这位大天才要说他是政治家,他也有他的‘大同’底主义;要说他是哲学家,他也有他的‘泛神论’底思想;要说他是教育家,他也有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底动态的教育原则;要说他是科学家,他本是个博物学者,数理的通人;要说他是艺术家,他本是精通音乐的;要说他是文学家,便单就他文学上的功绩而言,孔子的存在,便是难推倒的:他删《诗》、《书》,笔削《春秋》,使我国古代文化有系统的存在,我看他这种事业,非是有绝伦的精力,审美的情操,艺术批评的妙腕,那是不能企冀得到的……要说孔子是个‘宗教家’、‘大教主’,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的‘罪魁’、‘盗丘’,那是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  相似文献   

13.
陈谨  王毅 《大观周刊》2006,(25):6-7
从1974年到现在,杨煜明在昆一中任英语教师的过程,几乎是中国文革后的中学外语教学发展史。他亲历了这个从排斥到重视的急速发展的时段,也只有他能如此由衷地感叹目前甚好的前景,“英语课终于从‘要你学’变成了‘你要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为数不多的新诗研究者中,李怡是后起之秀,他先以论文逐渐引人注目,零散地表露出对新诗的敏锐感受与真挚喜爱;这次,他以专著的形式集中展示其对新诗的深刻理解和新颖发现。他以《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为题,关注于人们不大关注的方面,对研究者有意无意疏略和遗漏的部分展开探讨,在学术的生荒之地举锄掘进,知难而行,完成了一次精彩的阐释。 本书为论题设立了一个宏大而合理的框架,即认为中国现代新诗是在中西方诗歌传统和新诗人艺术创造精神三者合力作用中生成并不断发展的,新文学的进程向外采撷与向内发掘同时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成长后,广告于今天已经被认作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精神文明程度的‘风向标’,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的‘度量计’。……而且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在北京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上的这段表述表明了广告在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频 《编辑之友》1993,(3):37-40
在中国期刊发展史上,茅盾曾倾心投入期刊评论工作,可以说是现代期刊评论的先驱。早在五四时期,茅盾就倡言期刊评论:“倘使一二‘有心者’肯破费工夫,博览每月出版的大大小小面目不一的文艺性定期刊,写这么一篇‘每月定期刊鸟瞰’之类的文章,给这个千奇百怪的‘文坛’画出一幅‘卡通’来,算是社会生活反映之反映,则对于读者未始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李小江等著的《女性?主义》一书尽管纵横捭阖,说古论今,诸多女性具体而微的生活体验与有关历史、人性及男女关系的抽象论述交织得有时令人眼花缭乱,但归根到底它所探讨的是一个女性主义“本土化”的问题。 在“女性”和“主义”之间设置问号作为书名,是因为在作者看来,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用法实在有些令人困惑。女性主义一词源出自英文feminism。何谓feminism?“译成中文,早先我们说它是‘女权主义’,然后是‘女性主义’──我注意到,但凡说到西方,总说它是女权主义;但只要涉及到这片土地,feminism便成…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案头上放着一部在乳白色封面上印有两只经过变形处理的银灰色海燕的辞书,这就是我经常翻阅的《中国新诗大辞典》。这部中国新诗工具书,不仅适合象我这样的文艺评论编辑阅读、翻检,而且对于那些专门从事诗歌美学、诗歌史研究和教学的人,对于诗人及广大的诗歌爱好者,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相似文献   

19.
即便目前"80后"占据着文坛主流地位,可似乎也不能太"大意",因为大概从2007年开始,"90后"便登场了,打着"‘90后’将把‘80后’给灭下去"的旗号,来势汹汹.《诗选刊》在2007年"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中推出6位"90后"诗人专辑,2008年4月又推出17位"90后"诗人作品,2011年第4期整期推出"2011·中国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专号",2012年第8期整期推出"2012·中国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专号";《中国校园文学》2010年第1期以"90后作家作品专号"的形式推出了20位"90后"作家的新作;《山东文学》2011年第6期,以"90后写作"为主题,发表了4篇相关评论.  相似文献   

20.
张光芒认为,新世纪文学如今正经历着继“文革”结束,90年代初之后的“第三次”转型:“价值取向从受理性压抑时所追求的‘我需’,变成了没有理性约束的‘我要’,即从‘需求’到‘欲望’:网络的普及和传媒的发展使得文学叙事话语从渐变到质变,表现出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转型的端倪:世纪之交的伦理生活出现了泛审美化倾向,并延伸到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