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我乐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乐写“对话式评语”,把自己的感受写到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小新同学在作文中真切诉说自己写不好作文的焦虑和苦恼,“希望老师帮忙”。文章强烈地震撼着我。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奋笔疾书:“小新同学,老师认为你的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2.
孩子学琴每学一曲多需反复练习.其弓法、指法等相关技巧也会反复训练几遍,过关后.方可另学下曲.我借用琴师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常对一个作文题目,或一则材料作文,学生一次没写好,我便规定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重写,宜到学生作文嚼来够味了.才另让学生练下一篇作文,宁精勿滥.如此训练,和以往写完一篇,又另写其他一篇的做法相较,在相同时间里,还是重复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快得多。实践证明.重复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为什么重复作文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首先,重复作文全面调动了学生修改文章的自觉性.学生只有对自己作文进行必要的重新雕塑,才能较快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文章写好后是要修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贾岛就说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讲:“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据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马克思写《资本论》也多次修改.到印第二版时他又改一遍.大师们如此,何况学生的作文.现在提倡学生快速作文,要在45分钟内完成,要求一气呵成.到老师把批改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大多数学生只看分数.对老师批改过的作文是很少有人进行揣磨的.即便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老师比较重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而对作文备课则重视不够。甚至有少数同志为了凑足作文篇数,往往是上了课堂,信手拈个陈题丢给学生去做。致使学生索肠刮肚也写不出什么文章;教师绞尽脑汁,为之“焊接”、润色,仍然是碎不成篇。结果是学生做得苦,视写作为畏途;教师改得苦,味批改为嚼蜡。我们应该强调作文备课,改变作文教学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采用了“一题多作”的训练方式,进行写作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一题多作”呢? 一、讲清目的。告诉学生,经验证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作文,只写一次是写不好的,只有反复习作,反复修改,才能写出好作文来。二、要读写结合,有章可循。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反复领会课本介绍的各种体裁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并在按体裁组成的单元阅读课上进行印证,然后再把学到的写作知识、方法在“反复习作”中去实践。三、写作要求,明确、单一。要求明确,学生习作目的便明确;要求单一,学生则易于写作,消除畏难情绪。四、具体作法。“一题多作”分为“一题多次习作”和“一题多次分步习作”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为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这样给学生布置作业“:把某页某题做了。“”回家听写某某词语。”“写一篇日记。”“写一篇与某某有关的作文。”当教师检查作业时,又批评学生这样没做好,那样没达到要求,进而又抱怨起来:“哎,现在这些孩子……”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四句话:“给。”“给你。”“我会给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孩子学说话,始于模仿;学生学习作文,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学话,起始阶段适当进行模仿也是必要的。一句话该怎样写?怎样连句成段,构段成篇?怎样写清楚一件事?怎样阐明一个观点?初学作文的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往往手足无措。在这样的情况下,模仿一篇范文,有时比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十遍‘怎样写’效果还要好。”  相似文献   

8.
面前摆着学生的两篇作文——《我的一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两篇作文均出自高中毕业班学生之手。他们四点多钟起身。深夜十一点才休息,睡眠仅有五个小时。去掉用饭时间、课间休息和午休,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十五小时。他们整天在“题海”中游泳,在“测验”中苦度,被弄得“晕头转向”。他们把自己比作“笼中的鸟”,羡慕在天空中“自由  相似文献   

9.
一个平常的夜晚,将近十点钟了,刚想睡觉,电话铃响了起来。“张老师,我……我的作文是……是写的。”一个细细柔柔的声音传入耳内。这么晚了,哪位学生打电话给我,似乎还带着一副哭腔,难道有什么重要事情吗?“请问你是谁?”“我是盛梦娇。张老师,作文我是写的。”原来是班里沉默内向而乖巧的她,她又把刚才的话郑重其事地重复了一遍。“哪篇作文你是写的?”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老师,期中试卷中的那篇作文我是写的。”哦,想起来了,白天刚进行了期中检测,当批改到盛梦娇的练习卷时,看到她的作文竟然一片空白。气愤之余又有些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10.
小学高段习作中不少学生写不好结尾,归纳其纰点大致有:一是套话,缺乏习作的个性,雷同现象多;二是缺乏与前文的贴切吻合,反使习作结构松散;三是罗索重复,冲淡了主题;四是不写结尾,因写不好,索性连必要的结尾也免了,使习作美中不足,如此等等。追其原因是作文缺少多角度的训练,注意了“开头”的指导却忽视了结尾的训练。作文教学应从学生习作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地搞一些“补写结尾”的必要的片断训练。  相似文献   

11.
化学老师,带学生参加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他自己也得一个题一个题地做;数学老师,带数学尖子生,他也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正是由于老师的这些努力,一个个学生如醐醍灌顶,逐步脱颖而出. 而语文老师教作文呢?是不是通常只是大书一题,顶多做几番思路讲解,然后学生去写,最后老师指点江山:此文观察不够仔细,彼文语言不够生动……然后念二三篇此次作文的优秀篇章.一次作文训练,就算大功告成.而通常学生听完老师的评点,自觉灰不溜秋;听完他人的佳作,又感热血沸腾——下回我也这样写!可是到了下回,又是yesterday once more.  相似文献   

12.
吴章建 《四川教育》2006,(12):44-45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将按惯例举行一次“爱国主义作文评选”,每个班推荐一至两名学生的优秀作文。接到通知后,我安排了七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每人写一篇,再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至两篇上交学校。这样省事高效,惯性的思维让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第二天中午,检查完自习纪律,我刚走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写人作文”训练,从观察人的外貌到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足有十篇之多。现就如何上好这类作文指导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前后比较,抓题眼定中心。教材所安排的“写人作文”训练中,许多文题内容相近,如第七册基础训练2“我喜欢的一个人”,第九册基础训练6“我敬佩的一个人”,第十册基础训练7“夸爸爸(妈妈)”,第十册基础训练6“我爱的一个人”等。这些文题学生写起来容易套作,以旧充新,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前后比较,抓住文题的题眼“喜欢”、“敬佩”、“夸”、“爱…  相似文献   

14.
期中考试作文是以“秋日的漫想”为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作文。多数学生写得不错,但问题也很突出——“漫谈”成风,不够集中。甚至有一篇被评为不及格。  相似文献   

15.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这样给学生布置作业“:把某页某题做了。”“回家听写某某词语。”“写一篇日记。”“写一篇与某某有关的作文。”当教师检查作业时,又批评学生这样没做好,那样没达到要求,进而又抱怨起来:“哎,现在这些孩子……”  相似文献   

17.
尹熙 《文教资料》2005,(35):95-96
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如何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写作文是一道难题,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往往是师生最头疼的问题。面对作文,教师往往不知如何教学生写好。挨到作文课,没办法,随便选一个话题让学生写,写完以后挑几篇所谓的“佳作”宣读一遍,这样就算完成了一篇作文任务。学生呢?更是头痛,一到作文课就两眼发直,四肢无力,头脑发热,嘴里直呼“作文难,作文难,作文好比上刀山。”这是大部分学生作文时的症状。据笔者细心观察和仔细研究,发现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害怕写作,把写作视为畏途;二是抒发的不是真情实感,而是故作无病呻吟。这就…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人们迷信“跟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崇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在小学生的作文本上,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被抄了又抄,写了又写。有的甚至还要错一罚十。久而久之,学生被单调、乏味、重复的抄抄写写搞得头晕脑胀,兴趣索然。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导致了学生对  相似文献   

19.
作 文 题 目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1.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2.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在写作话题作文时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即无限度地放大话题的外延。高考作文从写材料作文过渡到写话题作文。教师受“淡化审题”的指导思想影响,放松了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而学生想当然地也以为,话题,话题,只要搭边就行了。反正又不存在偏离题的危险。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模糊认识。在多次批改学生的话题作文中,笔者也多次发现存在这类貌似切题其实偏离题的所谓“滑边”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