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发挥着其特有的监督功能。但网络舆论监督仍存在着网络普及率低、网民结构失衡、网络信息存在“虚假性”和“商业性”、部分领导干部排斥网络舆论监督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具体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网络成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分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阐明当前形式下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及问题,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应有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中国公民方便快捷地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肉络进行政治参与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推动了政府信息透明化、政务电子化,缩小了“数字鸿沟”,提高了网络民主的广度和深度。但网络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网民进行政治参与带来自由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分析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浅析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舆论表达的重要渠道。正确对待互联网上公众通过个人博客、BBS和论坛等载体表达出来的态度、情感和观点倾向,对于政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网络舆情现状进行理论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舆情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始终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尤其是对正迈向现代化的我国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如何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主张,需要创新群众监督政府的方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这种方式就是网络舆论监督。依据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从加强体制内监督力量的结合等方面来优化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互联网在舆论监督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过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舆论监督失范下的网络暴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受到网络传播的挑战,从揭露腐败现象到影响公共决策等方面,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本文从传播活动的五个环节出发,通过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进行对比,指出了网络舆论监督优势所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的大力发展推动网络平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环境,网络问责则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应运而生,开辟了行政问责新的领域,对推动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化产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的网络问责在快速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同时还缺乏制度化与规范化,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问责的质量,降低了网络问责的公信力。我们应合理引导运用网络舆论环境,通过政府、网络媒体、网民三方的努力,完善网络问责机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发挥有效法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监督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监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舆论监督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独特优势,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符合道德、法律等标准。使网络舆论监督真正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从“躲猫猫”到“楼脆脆”、从“欺实马”(70码)到“钓鱼执法”,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在有效推进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监督方式多元化,监督领域倾向于时政问题、民生热点,监督权益愈加受到重视、保护等新特点。但网络舆论监督在为我国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存在的网络炒作、网络暴力、情绪化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进程。我们应当全面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快捷性和广泛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匿名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应从法律、制度、道德、教育、群众五个方面完善网络舆论监督,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成因、传播与导控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要举,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网络舆情与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导控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释.认为网络舆情研究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以构建“和谐世界”为基本价值理念,既要运用会计算的原理分析和管理互联网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的舆情信息,又要从技术角度维护复杂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要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混沌理论和自组织原理来解读复杂巨系统网络舆情导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是现实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反应事关政府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文章根据2009年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的数据,归纳并分析排名高低的原因,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形成网络民意与政府工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已经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然而,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全面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舆情,合理有效开展监控,积极应对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舆情"的力量呈现逐步强化之势,"网络舆情"对社会、政治、生活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舆情"如果处置不当,往往容易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正确应对网络與情,科学化解舆论危机已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了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也成为高校教师和社会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现状,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兰兰  林奇凯  胡铭 《考试周刊》2010,(27):135-135
本文结合2008年以来网民集中关注的突发事件,对网络舆情折射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不久前经由网络舆论监督而被各大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的深圳"妞妞事件"入手,通过众多网络个案的分析,总结出转型时期网络舆论监督中所遭遇的三种壁垒--硬性壁垒、软性壁垒和技术壁垒,提出冲破网络"舆论监督壁垒"之观点.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大学教育》2024,(1):8-1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情感表达方式。高校师生作为网络媒介使用的重要群体,关注和引导其在网络舆情中的情感诉求与表达,在高校管理和思政教育中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解释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内涵,重点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理及舆情主体(高校师生)在网络中的聚合方式,厘清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过程节点和传播特征。分析表明,高校舆情发展受空间因素和舆情主体情感因素影响,舆情主体通过链式、圈式聚集情感联系,在此过程中情感倾向易出现“群体极化”效应,而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在舆情传播中发挥的效力更大。因此,高校舆情监管应加强舆情主体主流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健康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从“天价香烟”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成为一种全新的舆论监督工具,促使社会舆论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2008年"湖南耒阳高考舞弊案"、"天价香烟"事件等堪称网络舆论监督的典范,这些事件在处理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影响,而且涉及了法律法规方面的变革.网络舆论监督产生的效应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迪,认真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并逐步予以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