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旅是文学的重要题材。和平时代的军旅文学常常表现和平时代的军人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表现出令人惋叹的悲剧性。战争与和平的相对性,使得和平时期的忧患意识和战争预备显得尤为重要,也使得一些身怀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职业军人总是处于了无战事与随时戒备的矛盾状态中。和平的政治环境往往将这种状态简单化,使得和平时代身怀理想的军人深感挫折,甚至上演一出出人性或社会的悲剧。《第39天》就是这么一首和平时代却不失壮怀激烈的军旅故事中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2.
《百合花》与《三角梅》均以女性视角对一个小战士进行了追忆,然而两篇作品在具体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却呈现出鲜明有趣的对比。《三角梅》采用了第三人称“她”的叙事视角,以叙述本文层面的叙述声音和叙事眼光的分离以及故事层面聚焦者荔生和她的聚焦对象战士贺振木之间的追寻与拒绝的关系,体现出个体叙事对国家叙事的内在对抗;《百合花》则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通过叙述本文层面的叙述者与聚焦者的合二为一和故事层面的聚焦者“我”对于聚焦对象“小通讯员”的控制,从而将个体叙事控制在国家叙事的话语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1989年,华岳出版社出版了赵清阁的散文随笔集《浮生若梦》,内收一篇文尾落款写于1981年12月的《(落叶)小析》:  相似文献   

4.
5.
文章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阐释美国作家费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题内涵。文章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寓言故事,盖茨比的梦想是“美国梦”的代表和化身,盖茨比的死亡是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严重对立和冲突的结果,它象征着“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6.
7.
当美国外变人员安吉拉·摩根接到自己的新任务时这并不是她想要的那份在伦敦的清闲羞使。相反她被送到阿富汗北部同一群英国军队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们确定翻译人员始他们的信息是否真实。为了促使她接受任务当局答应她只要她在阿富汗工作一年就委派给她伦敦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达洛维太太》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实现了作家的“精神主义”和“诗化小说”的创作理论.它以一种诗化的语言抒写了人物的内在心境,使作者的生命悲观意识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不动声色地表现出来,一种对于生命的悲哀思索在自然优雅的状态中得以抒发,让读者在看似低落的心境中体验到心灵世界的神奇韵味.  相似文献   

9.
凌焕新教授致力于微型小说的研究20余年,1983年发表《微型小说探胜》一文即奏响他研究的序曲,此文被多家报刊转发,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节选收录为必修课文。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上)》2014,(13):160-160
美国作家唐娜·塔特以厚达近800页的长篇新作《金翅雀》斩获今年的第98届普利策奖小说类。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已获得该长篇小说中文简体版版权,并开始翻译,中译本计划于明年年初推出。唐娜·塔特出生于1963年,1992年出版首部作品《校园秘史》。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上)》2010,(23):158-15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日前透露,作家张辛欣自传体小说《我》已由该社出版。该书是张辛欣淡出国内文坛多年后,倾十年之力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以个人成长为线索,写出了一代人的青春激情、成长历史。《我》一书展现了作者“集中国大历史线索与个人传奇于一身”的个人经历:她成长在军干大院;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新闻语言,把类似新闻的语言直接当作小说语言放入文本中,该小说因此被称为"新闻串烧"。这种新兴的语言写作技巧虽然能产生真实的艺术效果,但是同时弱化了小说自身的文体性,论文在以《第七天》的"新闻语言"为个案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当代小说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思考,探讨未来小说语言与新闻语言相互靠近、相互融合到最后达成统一这种趋势是否有发生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的先锋性有别于以往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体现在小说叙事的多重性上。苏童小说《罂粟之家》是该类小说的典型作品。表现为:以平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故事的发展;站在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却又置身于故事之外,以种种客观的人和物将故事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14.
爱尔兰著名小说家约翰·班维尔的小说<大海>自2005年获得曼布克奖以来,好评如潮.在国外广受评论界和读者的推崇.<大海>是一部关于记忆和死亡的小说.本文就小说中的主题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学会201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于年初在上海揭晓,20多位来自全国的教授、学者通过评议,选出了长、中、短篇30部小说列为年度最优秀的作品,它们题材领域广泛,在思想艺术上有各自的特色,作者队伍有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也有后起之秀。女性作家占有较大比例,她们的作品突破了女性主义的创作屏障而展示了更广阔的生活场景。每年的佳作都还要经历时间的再考验,而在当下成为历史之前,排行榜的评议,无疑是经典化过程中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西方作品中就存在一种东方主义的倾向,男性都是软弱、怯懦的形象,而女性都是美丽的受害者形象,而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颠覆了这种刻板的印象,写出了高贵、充满雌性的女性形象扶桑和勇敢、刚毅的男性形象大勇,解构了东方主义的霸权,力图将真实的东方展现在西方世界面前,重现被文本历史排斥在外的那个团体的真实面貌,为被主流历史消音了的集体找回了声音。  相似文献   

17.
梅国云小说《第39天》以“转业”为议题,通过塑造牛大志这一形象,反映了转型时代的军队与社会生活场景。在作者的叙事中,以个体与社会的冲突为主线,不断地将人物抛掷于生命的悖论情境。于是,以精神分析承载社会批判,梅国云的小说创作成为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个新的注脚。《第39天》超越了“转业”这个议题,进而超越了军旅小说的框架。梅国云的写作再次证实了小说与历史之间的隐秘联系,也是将小说“再政治化”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8.
缺失了战争背景的衬托,军人形象的再造成为创作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小说《最青春》把视角聚焦到一群80后、90后军人身上,生活琐事的无聊、官兵之间的智力角逐、网络战的想象构成了当下军人生存和理想的状态。消费文化语境中军人传统价值的断裂与个体欲望的膨胀是作品思考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20.
深化五四“人的文学”的研究,弘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人文精神,这一研究课题受到当前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新近出版的文学研究著作《五四小说与人的文学》(黄健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对这一重大学术研究课题作出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是近年来五四文学研究中的一大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