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的天命观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原始宗教的天,来源于殷化带有迷信色彩的天命观,但孔子从主体性角度进行了改造,强调畏天命,更强调知天命。二是作为道德源泉和依据的天,与周初统治解释正权来源的民意论的天命观有关,但孔子对之作了由政治而伦理的转换,孔子而后,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从不同方向对天命思想作了发展,孟子的天是充满道德道德理性的道德情感的天,他把仁义礼智道德观念看成是天的属性,同时又看成是人的自然属性,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天命并不是某种种神秘的形式,而是内在于自然中的必然趋势,人一旦掌握了它,便可以用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董仲舒对孔子天命观从神学目的论的角度作了发展,在孔,孟,荀的基础上,系统的对儒家伦理政治学说进行了本体论的建构,从封建的道德关系中抽象出天,将自然的天神秘化和伦理化,主观地构架起由天到人的桥梁,赋予封建伦理纲常以神圣性和至上性,使儒家理想具备的制度安排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天命观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继承了殷周时期的天命观点,对其进行大胆的怀疑与发展,在丢掉了天的人格神外貌的同时,又保留着天的权威性。以"知天命"而"畏天命"为基础,主张"知天命而尽人事",在天人关系的框架下把天和人融会贯通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马晨雪 《文教资料》2013,(16):82-83
在孔子看来,命是外在的不为人力所改变的客观存在,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行义向善,做到"知命",并在"知命"的基础上"立命"。同时,人又不能一味地屈服于命运,完全等待命运的安排,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握命运。  相似文献   

4.
天命观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过去普遍认为孔子的天命观是宿命的、唯心的。通过对孔子所讲的“天”、“命”、“天命”的考证研究 ,可以看出孔子天命观带有一定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倾向 ,而“知天命”和“畏天命”是孔子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二者是辩证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天命观"是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哲学范畴之一,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建构的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渗透着敬天、知命、畏天命的"天命观"思想。孔子的"天命观"是相信天命但更注重人事,充满着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务实精神。其中,对"天"的态度,是敬;而语及"命"时,多和人事结合起来,强调如何在"天"意的指导下,更好地处理人事,因此更注重的是在"天意"之下的现实的生活。其对"天命"的叙述,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成分,实开董仲舒"天人合一"理论之先河。孔子敬天,因而重祭祀;知命,因而重现实生活;畏天命,才"敬鬼神而远之"。可以说孔子以天命观为基础,建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孔子的天命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文化解释权下移的年代,孔子的天命观虽主要得力于周文化,但它对夏、商文化以及老子学说均有新吸取,从而显示出多层面的文化追求特征。孔子天命观的构成可分为“天”和“命”两个层面,其“天”主要有两个意象,一是指自然规律;一是讲“天”的意志性。与“天”对应,孔子讲“命”也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表示生命和寿命,与自然之“天”相对应,一是表示命运,其内涵与有意志的天联系在一起。进而言之,孔子的天命观虽受宗教神学的制约,但包含着非天命的文化因子。与天命观联系在一起的是,孔子给人的定位。在天与人的对应关系中,孔子认为人事比敬天更为重要,进而希望在“天”和“人”之间寻找出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即这种天人关系既不否定天的意志性,又能肯定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强调人事到倡导仁学,孔子以宗教神学为支撑点的天命观受到了一定的动摇。  相似文献   

7.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天命观的集中体现,它是对前人“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表达了孔子对客观规律的不可抗拒性的认同,也表达了对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以及人类认识的有限性的观点。孔子是自强不息的宿命论者,这是孔子天命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9,(5):50-54
孔子将专属于上层贵族尤其是只面对最高统治者的传统天命观拉近到士和平民阶层,客观上提高了"士"和"民"之社会地位。同时,在信仰天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天命,提出了"知天命"的观点,强调在天命面前要有所作为。当然,孔子的主观努力,还是要与天命观相符合,并不是要完全摆脱天命观。  相似文献   

9.
论孔子之后儒家天命观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顺承上古天命观的发展演变并对其作出了明确的人本主义方向的选择。孔子之后的儒家天命观在此基础上将其推向极至,从而彻底改变了上古天命观最原初的性质。此后,中国人对天命的思考也逐渐由无形的超越领域转向有形的现实领域,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从外在的人事到内在的人心,思维领域和视界不断下移与缩小。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孔子有关“天”、“天命”、“命”、“鬼神”的言论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其实,孔子对“天”、“天命”、“命”、“鬼神”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虽说过“生而知之”,但论及少而又少,而对“学而知之”却谈论颇多。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孔子天命观包括"天"命"鬼神"等概念,这些概念孔子是如何理解的?对孔子的人生信仰有何种作用?我们该如何继承?对我们的现代人生又有何种启示?这就是本文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庄儒虽为二家,但其思想多有融通。儒家的天命观中,“天”有自然之义,也有不可知的必然性之义;“命”则包含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庄子的自然之“天”既来源于老子,又吸收了儒家;而具有必然性意义之“天”与包含必然性与偶然性双重含义的“命”,则直接来自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3.
传统儒学在其演变过程中一直延续着丰富的天命观思想。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作为宋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天命观思想为传统儒学思想作出了历史性的总结和创造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为:他重新梳理了天命观的本体基础,理清了天、理、气与命的互相关系;在此基础上,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理之命"与"气之命"的不同分类与它们不同的作用,从而使儒家天命观的本体思想更精细,内容体系更系统,解释力量更强大。对朱熹天命观思想的探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朱熹思想的超越力、生命力与创新力。  相似文献   

14.
孔子之前的时代天命观盛行,他认识到天命观与弘道之间的相通之处,沿着"天命——天道——人道"的思想脉络与"畏天命——修德命、安禄命——成君子"的行为脉络,致力于弘道事业。孔子从时人的认识水平出发,以天命为精神支柱与依据,宣传儒家仁义礼智信之"道",从而将思想文化重心由"天命观"转向"弘道"。这个思想重心的转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他将文化视角由神转向人,由不可知的世界转向人类社会,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邹新  赵建功 《大学时代》2006,(3):32-33,14
“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赋予“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源头,孔子顺应时代变化,对以往的“天命”思想作了新的阐释。把人们从那种鬼神弥漫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世界。孔子对“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从而表现了从春秋文化启蒙运动中滋生的一种原始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家承继了西周"以德配天命"的思想,从更为广泛更为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尽人事而知天命、顺应天命的理性天命观。以这种天命观为基础,孔子和孟子还分别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学说。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理想人格的探究,为当今中国本土化的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儒家后学把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点,理解为孔子对神话持排斥态度的宣言。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论语》及有关文献,发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并且通过对孔子鬼神思想的渊源及矛盾心态等方面研究,认为孔子的鬼神观念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矛盾思想。孔子无法用科学实践证明鬼神的存在与否,便把它们转移到“复礼”政治目标上,为其政治理想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孔子恪守天命论,断言人的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和德才贤良等都是上天的安排,皆属命中注定;上天对人命运的安排不言而生物、随机而莫测,天的这种存在状态和命定方式使人对天难知难言,只能通过祭、祷来待命,这使畏天成为天人关系的主基调。孔子强调随机的天命论,突显了命运的一次成型、不可更改,否定了人的后天作为,但有一定的心理平衡和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秀成的思想有两大要素:愚忠及天命观意识。在他复杂的思想中 ,“天命不可违”成为一大信条。他把个人以至国家的兴衰荣辱 ,战场上的胜败得失 ,行事方略的顺逆与否 ,统统归属于“天命”、“劫数”。天命观意识是李秀成思想体系的一大毒瘤 ,极大制约了他的思想与行动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8,(4):28-31
《论语·侍坐章》对于研究孔子思想意义重大,历代学者对此争论不断。其中,"曾点之志"作为本章的核心,往往在诠释和解读中被作简单化处理,以至该章甚至被怀疑为道家学者伪托。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后世解读中的"志在舞雩"说更接近曾点的原意,孔子对曾点的肯定在于曾点挖掘出了礼的深刻内涵,体认到了"天命"所在,并与孔子"君子儒"的人格产生了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