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红兵  周丹 《课外阅读》2006,(11):46-47
我做过小学教师,也做过中学教师,但是,我不是作为一个有中学教学经验的人来这里演讲的。我现在是大学里的学教授,我来这里演讲,是因为我在大学里,接触很多大学生,在我看来,他们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思想和感情上,根子在哪里呢?在中学、在小学。我想来看看中学里的朋友,和中学里的朋友说几句知心话。  相似文献   

2.
法人的基本权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宪法学认为基本权利的主体只有作为个体的自然人,不包括法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资本对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渗透,作为经济主体的法人权利开始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关注,法人可以成为基本权利主体的主张已被大多数学者赞同。然而法人基本权利产生的原因、法人基本权利与公民基本权利的界限、法人基本权利的内容等理论问题都缺乏学界应有的关注,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讨论并非一件无意义之事。  相似文献   

3.
毛志成教授按教师在德、才上的层次差别,把他们依序分为五等: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因教误人者。列为第一等的“大教师”是“德行上乘”、“智能足备”的教师。毛教授说:“德行上乘是指在教人的事上有善意,有爱心:智能足备是指在教学的事上有见识,有智慧。无论这样的教师有没有大头衔,有没有大称号,但在实际上他是教育家,哪怕他仅仅是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或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4.
人的基本权利观念自提出以来便遭到形形色色的反对,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观念缺乏充足的哲学论证。传统的论证模式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基础,而自然权利理论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特征受到功利主义、历史主义、实用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当代的论证模式巧妙地运用了人性论和建构主义。格里芬式的论证模式主要从人权的概念出发,探讨这一概念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意义,以此规定人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与范围;罗尔斯式的论证模式是以公共理性和重叠共识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模式,基本权利的对象不是通过对概念本身的分析所能规定的,而是一种建构程序的结果,这种程序下的各方运用公共理性达成关于基本权利对象和范围的重叠共识。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较为合理的方式指向了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晓小 《科学启蒙》2009,(3):26-27
“实在是太精彩了!”奇奇兴奋地说,“不知道地底下是不是真的这么漂亮呢,好想去看看啊!”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五华县连发三起凶徒开车强掳女中学生的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网上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司法机关严惩凶手。这便是民意之所在。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广为传唱,其中"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词。在家的孩子,因为父母关爱有加,确实享有  相似文献   

7.
人权保护是一项国际性的伟大事业,我国历来重视对人权的保护。我国宪法对人权的保护虽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在司法实战中还存在对这些基本权利保护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想象的人     
尼克诺尔·帕拉 《良师》2011,(3):F0002-F0002
想象的人 住在想象的河边 想象的屋子里 周围是想象的树  相似文献   

9.
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权力须以权利为出发点与归宿.不论是权力对权利的积极保护,还是权力对权利的消极限制,皆以人权保障为首要价值.政府基于对社会连带关系、公共利益、实质人权保障的合理考量,获得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正当性,然此种限制亦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合法性要求,惟其如此,方能实现民主法治与人权保障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11.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社会想象的两个重要维度。意识形态是政治、哲学、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当今学术界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乌托邦则是西方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尤其在西方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乌托邦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形成了一条少有间断的传统。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关系的理论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乌托邦文学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颜冬梅 《文教资料》2014,(16):109-110
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有较大的想象探索余地,其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教师应通过美术作业的设计实现个性张扬,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情感的独特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释放,最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中,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不仅来自公权力行为,还有私法行为。因此,宪法基本权利条款能否发生私法上的效力,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试图对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问题所涉及的逻辑前提、规范依据、现实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找到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传统的立宪理论,宪法仅以国家公权力作为约束的对象,在私法领域内宪法基本权利条款无法适用,但是进入现代宪法时期后,宪法理论将宪法效力逐步向私法领域拓展,相继出现了德国的"第三人效力"理论和美国的"国家行为"理论。在中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下,想要在私法领域内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公民宪法基本权利诉讼机制,但适用私权诉讼制度的前提必须是穷尽一切救济途径,以防止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15.
基本权利的国家义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义务是在宪法学上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对应的一个基本范畴。以国家义务产生依据、体现的国家性质以及行为状态为基础,宜将国家义务划分为尊重、保护和给付三个在内容上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按照三者履行的难易程度即“尊重、保护和给付”的顺序建构国家义务体系,既体现国家义务发展的历史规律,符合基本权利发展的精神,且对国家义务的履行具有指导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宪法最本质的内容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才对国家权力实施控制 ,才有所谓“限权政府”。在历史上 ,宪法产生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宪法的发展和成熟意味着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完善 ,而公民权利的保障质量是宪法发展程度的标志。在逻辑上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也是衡量一切宪法价值包括自由、效率、秩序的基本尺度。依宪治国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 ,应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挖掘和运用教材中的想象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从面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话的课堂是生态的课堂,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实现课堂的生命成长。学生将对课文的理解、以往的知识经验、收集到的资料以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学生间的对话交流融会贯通地表达了出来,这样的课堂更富有真实的情境感,也让学生的语言伴随着思维的火花如活水般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20.
联想不只是当前事物触发下的回忆,学的联想更广泛、更复杂,联想有创造性因素在。想象是腾飞是升华是情是境。利用现代手段.用集体释梦、在材料限定下编造故事等方法,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