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永的词以其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后人誉为婉约派宗师。《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情真意挚的美文。词中写景的词句是体会情景交融写作特点的关键,课堂上我抓住词中一句名句精讲。基于此,我在讲这篇课文时采用了名句鉴赏法、易词造意品析法。  相似文献   

2.
此词为抒写离愁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北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相似文献   

3.
蒲宗礼 《陕西教育》2010,(12):62-62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杨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思想】《雨霖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三板块"词别是一家"的第三篇。它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而"点染"的艺术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鉴赏价值,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即以"点染"艺术手法为主线,带领学生通过初读、深读,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以  相似文献   

5.
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 ,它的思想内容冲不出情人分手时的缠绵悱恻、难舍难分及设想别后孤寂难耐、惆怅难眠的孤旅人生的框本。然而他把情人之间的别后离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及情景设置方面层层铺叙、写景抒情 ,读来动人心魄。一、秋风秋雨愁煞人作者所选取的离别之景 ,字字离不开“凄清”、“冷落”的字眼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寒蝉”的“寒”字 ,使人陡生一股寒意 ;作者选择特定景物表达特定情感 ,“凄切”是全词的主调 ,是词眼 ;“长亭”点出送别的主旨。凄厉的蝉声、清秋的骤雨…  相似文献   

6.
柳永是北宋一位浪漫词人,也是一个江湖词人,是婉约派的创始人。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不得不背井离乡,长期浪迹于江湖,体验了生活的种种苦况,又不得不常常与喜欢的人分离。因而,他写的情人别离与一般人的离情别绪截然不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渺,楚天开阔的扩大气象,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凄凉和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雨霖铃》是柳永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之作。开首三句,点明了送别的节令、地点、时间、气候,用“凄切”来形容蝉鸣,给黄昏秋雨增添一点异样的情味;“长亭”是古代送别之地,这里借用来暗寓浓重的别情,下面“都门”才是真正的相别之地。这三句着重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别情绪的气氛,先以“情”夺人,笼罩全篇。柳词多此起法。“无绪”二字用字极为凝炼,包蕴却很丰富,暗示了留恋之情深,别离之味苦,以下几句正从此二字生发。“兰舟催发”,一“催”字扣人心弦。船主催发,而行客“留恋”不忍别,“催发”则又不得不别,一有情,一无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点: 学习这首词在写景抒情上或景中见情,或以情带景,层层深入,尽情铺叙的特点;领会作品内容曲折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但情调低沉。教学设想: 一、预习:(一) 简介柳永的生平和他的词风。(二) 要求结合注释疏通词句,并根据诗词的一般语言特点作必要的指导;对部分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要求试译。(三) 反复朗读,初步领会上下阕的描述重点以及写景抒情方面的特点(课外自  相似文献   

9.
<正>一、设计思想因受"少教多学""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启发,本节课我的主要思路是采用"意象分析法"解读本词,以找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紧紧抓住诗歌"意象"这个关键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词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艺术境界。二、教学目标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味情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课前大家都诵读了柳永的《雨霖铃》,下面请大家完成一道高考题,请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作业本上。(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  相似文献   

11.
柳永《雨霖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等编注的《唐宋词选》①中,对《雨霖铃》有这样一段批语:“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柳永由于仕途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城,和他的恋人在长亭分别。作者把他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这首词里……”  相似文献   

12.
《雨霖铃》商解二则江苏如皋市如城一中周建成一、处“留恋处,兰舟催发”,“处”字课本未注,大概因其浅易。不少人望文生义,讲成“处所”“地方”,失之,这里的“处”相当于“时”“际”,全句谓:正当依恋不舍之时,船家催促说船要开了。“处”作“时”解,诗、词、...  相似文献   

13.
柳永《雨霖铃》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雨霖铃》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诗人通常会利用恰当的意象将所抒之情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若能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典型意象,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试着用此方法来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1.一条线索这首词的题目为《秋别》,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深情细笔描绘出一幅秋日别离图,极富动情力,而“伤离别”为全词的走笔线索:上片实写秋江伤离的场面,下片虚写离人别后的悒郁。2.二个侧面一写伤别场景,一写离人心理。其景和情都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品味词作的语言,把握词中意象,领会词人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感悟和品赏婉约词的能力。3.背诵全词。[教学重点]品味柳词的语言和意境之美,理解“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相似文献   

18.
提起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人们便会特别赞赏其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这两句较之词里其他句子更受人们青睐以至成名呢?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全面深入地理解此论里的“境  相似文献   

19.
我用下面一段话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别离的苦痛.可这痛苦倒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他们创作诗词歌赋来倾诉自己的离愁别绪。”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三个诗歌画面片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相似文献   

20.
我用下面一段话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别离的苦痛.可这痛苦倒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他们创作诗词歌赋来倾诉自己的离愁别绪。”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三个诗歌画面片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