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本文针对我国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的问题,从教育环境、问题情境角度,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指向的学习理念。而"问题解决"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所谓的"问题解决"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指出 ,系统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解决 ,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的事 ,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 ,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并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发展。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 ,是否具有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它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少有学生提问 ,究其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点 :①无疑可问。传统的应试教育是结论性教学 ,教师讲 ,学生听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动学生思维 ,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 ,由于教师传授的往往是无可置疑的知识 ,没有暂无定论…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总是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乃至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认真调查和分析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正确认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确定重建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述,它们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学习也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  相似文献   

7.
8.
胡剑 《中学理科》2006,(11):5-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育理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较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深程改革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发生变革,通过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一项素质就是问题意识。打造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这需要突破旧的、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教育与教育方式的全方位创新。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创设问题怀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作者从教师、学生及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从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进而不断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促使思维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设疑提问是构造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设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透视 据报道:“上海某区教育学院就课堂提问的专题调查18堂课,经统计只有一名学生在语文课上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另一堂课上任课教师竟然一气提了98个问题”。这种“满堂问”让教师仍然享受着话语的霸权,学生不会、不敢、不愿提出问题实属“情”、“理”之中。其实这种课堂只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一个缩影,它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也就失去了对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创新教育,要求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经常有疑问,经常有问题,才会思考、经常探索、才会有创新,老师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有突破,就一定要营造氛围。以往的教学观点只是重视学习的成绩并不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分析,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敏锐性,头脑像一个张开的网,随时处于"猎取"信息、追索缘由、产生奇思妙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姚俊艳 《现代语文》2006,(11):57-58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我们在语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