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是多种心理活动参与的思维过程。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会阅读的人谈不上高效率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和信息交流过程,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才能深入到文章中去,品味它的精美,体会它的内涵。我把读书分为阅读和朗读,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阅读和朗读两部分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字是物质世界的,语言是一种波动,是有能量传递的,是精神世界的……"所以声音有其感染力。语言学习之初,人们就靠声音传递、接受信息,传递情感。文字学习内化后,阅读成为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朗读可以把自己内化的能量更高效地传递出来,再一次更深层次地内化。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充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将让孩子受益终生。朗读有意义的文字片段能传递责任感、温情符号,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周桂芳 《孩子天地》2017,(5):236-237
阅读对学生来说是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方法、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项正平 《小学生》2013,(1):13-13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从古到今,阅读是读懂课文、读通课文的有效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意味着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6.
张杰 《陕西教育》2011,(4):24-24
文本阅读.是学生主体接受信息、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的主要学习行为。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在对话中深入文本.在实践中活用文本,从文本中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马红军 《现代语文》2014,(9):125-126
朗读就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阅读过程,是学生通过朗读字音理解字义,进而理解文章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8.
听力理解过程是接受信息、对信息进行解码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涉及词汇量、阅读朗读、文化背景知识、记忆力、听力策略等。在当前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在推行的形势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将阅读解释为:"依靠视觉,通过文字符号接受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求得知识。"《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中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须把朗读与默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经常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激发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扎实地学好知识,进而顺利地与人交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体现在"读"上。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再从课文中汲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谈高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校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这样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因此,在最少的时间内,从阅读中最有效地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就成为当前高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阅读不是一个只吸收词语信息的消极过程,阅读带给我们的最大愉悦就是把文字转化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形象。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是一项专门的、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技能训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会在朗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逐渐提升阅读能力。通过多年教学发现,如果朗读是口和眼的交流,那么阅读就是眼与脑的融合。朗读不但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一段经历、一段体验。  相似文献   

13.
"全息"作为一个物理学的原生概念,在语文学科中应有学科性的理解。它的核心要义在于全方位、多视角地把握阅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从当下的时代特点来看,它可以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泛在性阅读,让各种信息、各种载体向学生的阅读世界打开;二是全科性阅读,即打开各个学科之间的区隔,让专题阅读、问题导向的阅读相互促进,增进理解;三是实践性阅读,将阅读过程中单纯的认知关系转变为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并重的状态。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在全息阅读领域有很多开创性的成果,值得有兴趣的老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龙墀 《辽宁教育》2003,(12):37-39
阅读的本质上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对其作了这样的描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语到位,说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但是,阅读又是学生自主的个性化行为,是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讲授所能代替的阅读实践活动。怎样通过阅读实践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呢?这就要讲究阅读方法了。叶圣陶先生早已指出:“不在阅读法方面多注点意,阅读十个选本也是徒然,不用说一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阅读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活动,阅读中要搜索文本中的信息,并能够处理筛选出来的信息,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世界、磨砺思维,并从而获得内心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于瑞生 《快乐阅读》2011,(17):22-23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么,如何在本色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呢?一、以读促悟,入情入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99):17-18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充满灵性的一剂灵丹妙药。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初步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朗读训练,进行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自由朗读中感知文意;在深入品读中把握主旨;在默读中体悟文体特点;在精读中探寻美点;在齐读中延伸阅读、升华主题。由此可见,"读"让语文教学拥有了灵性。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方式之一。更是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建立词汇基础是大有裨益的。教育并不是一味地为完成教学目的而去教学,而是如何让学生通过教学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朗读的意义也并不是一味地为完成阅读教育任务,而应该是在朗读中建立学生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的接触,并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整合后建构出意义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而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是新时代的要求.能解放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