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习作评语是主观性很强的教育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经常用的手段,它具有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习作评语,将直接影响作文教学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小学中年级习作评语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赞赏—建议"式习作评语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从说话写话到习作,对刚迈入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更是一个飞跃。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观察积累、活动体验、诵读感悟、习作指导和评价这几个方面,让小学中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习作。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向是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特别是中年级习作指导,由于学生词汇不多,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所以遇到写作文课就提不起兴趣,要么东拼西凑应付了事。"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这句话启迪了我指导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路,那就是把习作和活动相结合,借此激起他们习作的兴趣,学会了在玩中观察,敢于大胆说,乐于动手写,喜欢互相评一评,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习作能力。本文就这"四部曲"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多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过程深有感触,根据自身的一些体会,笔者认为: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成败,对高年级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进入习作的大门,是学生习作成功的关键。而如何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进入习作的这扇大门,则是中年级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年级习作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在家庭、校园、大自然及社会中挖掘资源,寻找写作的素材,让习作成为快乐的体验。让学生从先前"无米可炊"的窘迫状态转变为"丰衣足食"的美好现状。  相似文献   

6.
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作文教学是教师教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为教师教学当中最大的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作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新思路,就是快乐习作。文章对小学中年级快乐习作的方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年级学生刚进入习作起步阶段,已对习作感到胆怵。原因在于:学生语文基础差,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缺乏观察、感受和阅读积累,无内容可写;教师缺乏指导,要求过严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从基础知识教学、作文指导讲评、观察方法指导、写作兴趣激发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逐步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习作能力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小学中年级作文训练存在的短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补救:加强"话题类"习作的教学研究;训练学生连贯地表情达意;训练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综观小学中年级的教材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明确地知道中年级的习作内容应以观察习作为主。那么要写好观察习作,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必须"重在激发学生观察的驱动力量"。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激发中年级学生观察驱动力的招数。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始"习作"的起步年级。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奠定写作基础至关重要。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从模仿入手,让学生有规可循;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广博阅读,增加阅读量,并善于积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中年级处于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年级的学生刚刚跨进习作的大门,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适当降低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才能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但是在农村,很多教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不  相似文献   

12.
中年级习作教学是习作起步阶段,但学生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方法缺失,是起步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的困境。采用多种体验方式促进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在习作讲评中激发写作兴趣,渗透写作方法,促使写作常态化是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年级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习作指导,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特别强调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由此可见,中年级习作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在让学生有话可说,无话不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我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中年级的习作是小学阶段的起步,尤为重要,它是低年级写话和高年级作文的桥梁,中年级定要打好坚实的习作基础。中年级习作教学首先要有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再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成英 《生活教育》2011,(24):42-43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众多学生畏惧作文,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是一筹莫展,三年级开始,正式将习作训练纳入教材,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课外阅读,善于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的素材,做个读书的有心人,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写日记是中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之一,是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日记却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年级的语文习作阶段性的目标,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科学引导、合理评价,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写作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开放思想,淡化作文意识,重视持久的观察,用好本土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让作文与生活亲密接触,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能使作文教学变得新鲜、有趣,让学生想写、乐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