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地学校普遍开展了总路线学习,但是有少数教师在学习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看法。例如:“我们是教师,不是私营工商业和小农,他们要改造,教师用不着改造。”也有人认为:“日子愈过愈好了,可惜我们年纪越过越老,劲头愈过愈差了。”更有人认为:“横竖有英明的领袖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我们可以等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这些错误思想必须及时纠正,因为总路线是国家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灯塔,任何工作离开了它,就会迷失方向、犯错误。我们有一位高级老师会向儿童说:“一个人从小好好学习,才有一生的幸福,才有资格做“大事”。不然就是“泥到裤子水到腰”,吃苦一世。“有一次我问弟弟:“你长大了要做一个什麽人?”他马上告诉我:“做工程师、航空驾驶员、或者跟你学习做人民教师。”接着我又问:“做一个农业劳动模范、拖拉机手不是很好吗?”但是他一点也不理睬我。这充分说明了儿童轻视农业劳动,完全是在教师的主导思想下培养起来的。也有些学校,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时,仅仅停留在扫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之内,而与沸腾的实践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这就是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脱离实践生活的学校,“我们是不会信赖的”,从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列宁的这段话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只有与实践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去造就合格的学生。其次,学校教育偏重于课本知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校表现出的厌学、出走、轻生、自虐、自我封闭等不良行为.都与学生不能适应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关。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句话道出了适应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我们的教育就会失去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有一首歌唱得好:“让我们手牵着手,去寻找幸福,你幸福我才幸福……”伫立于三尺讲台,有了学生的幸福,才有教师的幸福.教育家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理论》中说过:“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清贫”一向是我生活的坐标,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我们,鲁迅曾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这一句句警言,无时不刻不环绕着我。我作为一名高职生,要在学校生活5年,5年是不多,但我要在这5年中慢慢长大,而父母却一天天地衰老。可我还要已操劳了大半生的父母养育5年呀!5年哪!父母用血汗挣来的钱,能用来摆阔吗?不,绝不能,因为这每分钱都代表着父母的心呀!爱迪生小时靠在风雨里卖报一分一分积攒钱上学,做实验,从没有吃过好东西,也没有享受过。邓小平在留学中一边打工,一进学习,在那简陋的洋房…  相似文献   

6.
年青的朋友:你曾读过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我们吟咏这历史名句的时候,又怎能不联想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呢?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常常重复这一句话: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我把这点当作真理。这真理是经过我全部的生活经验,即我的观察、阅渎、比较和深思熟虑过的一切所确定下来的。”这些活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花季的某一天,你我相识了;雨季的某一天,你我却又分离了。老友,真的很感谢你,陪我走过那个迷茫的花季,让我不再品尝生活的无味。有你关心的眼眸阅读我的生活, 我的烦恼都被真诚融化。你曾说过:“真正的友谊,不需要言语当佐料。”的确,真正的知已又何需多言?所以在很多时候,互相捎去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心领神会,这是多么难得的默契!  相似文献   

8.
一次调查中,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9.
我们学校的作文教学,始终提倡一个“真”字——从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抒写真实的思想感情。这组作文,可以说是这一主导思想的体现。很多学生慨叹写作没有生活来源,这很可以理解。请看学生的生活是多么单调:学校-家庭,学习-复习-考试、老师-父母-同学,几组词语似乎足以概括当今学生生活的全部,个性、爱好等都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了。可是,有心的同学仍能从单色的生活中过滤出多彩的画面。在我们这片校园里,有过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出版了小说《天才“集中营”》的曾蓓,有过小学出版《老虎拉出我敢坐》、中学出版《我和…  相似文献   

10.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14,(13):40-44
因为遭遇雷暴雨,我乘坐的飞机辗转海口后延误了将近4个小时才抵达深圳宝安机场。总算把我接到的深圳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文亦言老师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来过深圳中学吗?”我说“算上这一次是六次了”。这一说,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亲历过深中两位王校长的两轮教育改革的文老师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学校的五大课程体系及其分别的用意,更给我透露了学校即将向社会公布的更深层次的综合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这个名词是被误解了。它所以被误解的缘故,是因为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混在里面, 令人看不清楚。这理论告诉我们说: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随着这个理论而来的几个口号是: “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这好比一个笼子里面囚着几只小鸟,养鸟者  相似文献   

12.
有不少青少年朋友跟我谈到过“交友”这个问题,他们有时候敞开心扉.跟我诉苦,说学校生活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人际关系,说很难听到别人跟你说心里话。很难找到一个真心朋友。“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虚伪?”这似乎是青少年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渴望真诚的友谊又感到无法找到真心朋友。  相似文献   

13.
杨勇 《生活教育》2014,(7):99-10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他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就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引领学生开展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和亲近大自然活动,引导学生过一种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和改造社会的生活,从而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堂课使我终生难忘。这堂课是说话练习课。一年级孩子特别喜欢说话,课堂上我让孩子用“能”字说一句话。他们把“能”字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及日常见闻紧密结合,表达得十分自然流畅:太阳能晒热大地。”“我们在树林里能乘凉。”“学校能让我们上学。”……就在这时,有个孩子站了起来。这是个有名的捣蛋鬼,班上的孩子个个都怕他,学习成绩也不好。“我能好好……”听得出,他想说“我能好好学习”。可是没等他说完,教室里已是一阵哄堂大笑。许多学生窃窃私语:哼,他能好好学习?”“他还能说出来!”……说句心里话,此时此刻,我…  相似文献   

15.
蚊子的创新     
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要有情节和细节而且必须有创新。我把要求一说,同学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因为大约一周前,我们刚写过这篇作文。而后,我问他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可你们的生活都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样!”我又问:“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我们是从同一个家门出来的吗?就说上学,有的步行,有的坐车,还有的让爸爸送,是不?”下边只听见笔和纸交织出来的“沙沙”声,我突然叫停,问:“你们都在写什么?”有的说,我在写《假如我是市长》;有的说,我写《假如我是老师》……我摇了摇头,怎么…  相似文献   

16.
饭桌上.面对满桌子的佳肴,寄宿学校每个周末回家一次的儿子一脸愁容地对我们说:“爸妈,你们对我太好了.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尝到过被父母打骂的滋味.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是人生中一大憾事啊。”  相似文献   

17.
杨珍 《家庭教育》2009,(5):26-27
星期六傍晚,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一个电话:“我女儿丽丽今天中午跟着刚参加工作的高一届的女同学出去,到现在还没回来,我们到那个女同学那儿去找,她说我女儿下午就走了,说是去找工作。我们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很是担心。”我问:“那么丽丽这段时间在家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家长想了想说:“最近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她都已经不在家了,这跟以前很不一样,而且要等到傍晚6点左右她才回来。”“丽丽有手机吗?”我接着问。“以前有过,后来学校说不要给孩子用手机,我们就收起来了。”“那个手机还在吗?”家长找了一会儿说:“手机不在原来的地方,家里的其他地方也没发现。”  相似文献   

18.
城市里车多人多,爸爸、妈妈从我第一天上学就天天接送我。我觉得自己这么大了,应该独立去干事情。我就提出自己上学,可爸爸、妈妈就说:“你会过马路吗?如果遇到坏人怎么办?”我说:“我早就会过马路了,如果遇到坏人,学校早就教过我怎么自我保护。”爸爸妈妈还是犹豫。我说:“那这周日我自己去姥姥家,如果自己能去姥姥家,那就能去学校,因为姥姥家要比学校多一倍的路程。”  相似文献   

19.
银兰花 《课外阅读》2011,(7):286-287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到头疼的是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干脆走捷径,抄袭算了。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善于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写作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和生活性。这就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阳光地带     
生活中处处有阳光,我们就生活在这阳光地带。——题记母爱的阳光挑起记忆的帘子,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我曾问过妈妈,阳光撒在身上为什么这么温暖。妈妈笑笑说:“因为大地万物都是太阳的孩子,妈妈想让孩子多些温暖呗。”我当时似懂非懂,直到有一天我病了,半夜发起高烧,窗外瓢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