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在国际化背景下,对中等职业教育"单主元"模式与"双主元"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订单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双主元"中等职业教育新模式的结论,并对"订单教育"实现"双主元"办学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伴随着西方哲学的步伐陷入主体的危机和困境,主要表现为教育中主体的混乱、主体对他者的规训以及主体对自我的奴役。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可以从生活的路径完成从"主体"到"人"的超越,然而,这样的超越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教育应该基于现实生活,超越日常生活,引领未来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什么每一个优秀教师总是"爱"字当头呢?因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学校"是什么? 至今既没有界定,也缺乏探讨.因为没有给"学校"定好位,以致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涉及到学校时,不少观念都存在疑惑,不少现象都无法解释,不少措施都无法落实.给"学校"定好位,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急需,同时也是学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定位问题,谈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学生就好比一扇门,拉一把就打开,推一下就关上。问题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教师如果没有管好他们,班级就会一团糟。问题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免不了耍耍性子,发发脾气。本文从实例出发,巧借中医原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变"堵"为"疏",以期产生奇效。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为自己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一种平等意识而自豪。在我班上,没有固定的班长职务,因为在我的观念里,"班长" 是一种荣誉资源,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用的。所以,我们班上的学生开始上课的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喊"起立、立正",而不会让口令成为某个学生的特权。与此相对应,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非常"公平",我不会对哪个优秀一些的学生显示出过多的偏爱,也不会对某个后进生表  相似文献   

7.
从“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数学教育”以其丰富的内涵充分反映着数学课程的根本变革,而这根本变革的基础,又是来源于对数学概念客观而科学的界定。一、从数学概念的新的界定认识数学教育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曾一度被界定为“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这说明上述概念是一个重在突出“纯数学”相对静态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以前数学课程重“双基”的前提下是适应的,那么,当数学发展到今天,当人们认识到“纯粹数学几乎所有的分支都获得了应用的渗透”时,当人们认识到“数学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范围而…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之友》2010,(3):25-25
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不走近春天,不要因为没有鲜花而放弃追求.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丢掉理想。人生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它有时让我们束手无策,让我们走投无路,但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不要轻易说“不”。  相似文献   

9.
吴华 《教育与职业》2006,(28):36-36
教育凭证制度,俗称“教育券”,自2001年开始在浙江长兴等地开展试验以来,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几乎在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开展了形式各异政策试验,其中虽然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总体上来说,至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学校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政府的行为也没有发生变化,与当初人们的期望形成极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0.
终身学习的个体化:三个社会学视角的一个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三个社会学视角,本文认为"个体性学习"的兴起是由于当今社会个体化过程在终身学习领域的一个体现。虽然这种"个体性学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能动性,但也促成了"公共空间"的消退。西方一些学者因而呼唤使个体"赋权"和"公共空间"恢复的公民教育,以便使个体能获取真正的自主性,而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为什么被视为中国法学教育领域的质量革命?对此,学界的解读往往因为集中一两条具体改革措施而陷入偏颇。本文认为,"卓法计划2.0"不仅仅是"卓法计划1.0"的简单加强,更是对于法学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刻回应,是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一次"质量革命"。贯穿始终者是法学教育理念的具体延伸,本文将这些理念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质理念、指导理念和实操理念。本质理念决定着中国法学教育的根本属性,指导理念决定着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而实操理念则决定了"卓法计划2.0"的具体改革举措。只有当我们清晰认识到这些理念层次之后,未来的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实践才会迈向正规,走向应然道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是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研究者反思自己的研究观念、方法和行为。从古希腊的"美诺悖论"开始,西方许多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从对"一般性"的追求,到对"具体性"的确认,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二者的融合,使人们对"研究"和"教育研究"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科学。基于实用主义哲学及经验论的立场,杜威结合对"美诺悖论"问题的回答,阐述了他对教育研究的看法。杜威教育研究思想反映了现代早期教育研究的特点,虽然存在不足,但仍然具有一定价值。如今"教育研究何以可能"问题可能不再成为问题,但如何通过问题研究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和进步,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问题是高等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励志教育是破解贫困生"核心问题"的有效手段。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具有扶困功能,也具有德育功能。正因为如此,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当前,互联网络时代"微教育"的兴起,为高校开展贫困生励志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出发,运用"微教育",通过德育的内容、"贴心"的教育形式和"入心"的技术手段,使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受益于励志教育,顺利完成学业,并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收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年递升,几年后升至数倍。如1994年每生每期学杂费仅49元,1998年增至195元(200元)。目前每期仍在150元以上。近年学校的“乱收费”现象虽得到了遏制,但“减负”仍未彻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学生用书多造成的经济负担重: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是实施"为农"、"离农"的教育还是"自农"教育?答案应该是后者。因为农村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养留得住、走得出去和回得来的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初,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路易·艾黎在我国探索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创造分析"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蜚声国内外;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分析"与"三个面向"虽然提出的背景和称谓等不同,但它们二者之间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毕生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在寻找学校和家庭教育结合的途径。因为他坚信: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让学校承担起青少年教育的全部重任,确实独木难支。随着大教育体系的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主动参与到以学校教育为主的青少年教育活动中来,并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专门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重大问题,而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又是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是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基础和核心。仅就贵州民族教育与贵州民族地区"三农"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双元制"高职教育举世闻名,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第二根支柱"。本文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在场"的。但是,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实践场域中身心背离,扬心抑身。为了实现现代教育中的"反身"到"正身"的转向,现代教育应该立足后现代身体理论,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关注身体,让现代教育回归身体,恢复人类教育原有的鲜活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