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2014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2015年1月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与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律师协会传媒与新闻出版法律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法律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协办。这十大事例由来自各大著名高校、科研机构、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媒体的传媒法专家学者及资深实务界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出。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律师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将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着影响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一是《图书馆法》立法问题,二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问题。只有破解了这两个难题,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现有的图书商业机构类型,调研了各类图书商业机构的书目推荐的方式,并对其书目推荐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销售量法、网络评价法和大数据关联法三种书目推荐方法,详细阐述这三种书目推荐方法的推荐原理、计算方法及应用。结合图书商业机构书目推荐方法,提出图书馆个性化书目推荐、数字阅读书目推荐、书目推荐互动及采编工作一体化等图书馆书目推荐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沃尔斯基是前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这位以作品含义隽永、形象鲜明而获得过1962年列宁奖金的艺术家有一个怪癖:他不但总是在他的书画稿的某一角上不伦不类地画上一只狗,并且每次都因这只狗的取舍与编辑争论不休。当然,结果都是以法沃尔斯基同意把画面上的狗涂掉、编辑心满意足而告终。然而,法沃尔斯基却是事实上的最大受益者——编辑通过据理力争涂掉了狗,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不再会提出什么别的要求,而法沃尔斯基的画终将以自己所拟定的形式出版。 法沃尔斯基的作法咋听起来似乎可笑,但细细品味,却大有文章。他给编辑提出了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法沃尔斯基为什么要用狗作“诱饵”?编辑如何对待这个“诱饵”?先说第一个问题。撇开法沃尔斯基以“诱饵”作烟幕,丢“假卒”保“真车”的作法当否暂且不论,起码要探究一下他的良苦用心。首先,这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不希望编辑对他的作品涂涂改改甚至大杀大砍。一言以蔽之,他害怕遇上不尊重作者的劳动、自以为是胡编乱改的蹩脚编辑,故而采用了诱饵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艾琦 《中国档案》2005,(4):67-68
在 北 京 市 档 案 馆 保 存 的 浩 如 烟 海 的 档 案 中 有 大 量刑事 司 法审 判案 件 。其 中,既 有有 着 重 大 政治 影 响 的 审判华 北 汉奸 王揖 唐 、王 克敏 、金 璧 辉等 罪 行 的 案件 ,也 有诸 如 审 判 “神 偷 ”燕 子 李 三 这 一 类 被 当 时 市 井 大 众 所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大流水排架法与目前通用的排架方法利弊比较,论述了对工程档案实施大流水排架法的可行性,并详细阐述了工程档案实施大流水排架法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英文颁奖词"hallucinatory realism"的中文翻译"魔幻现实主义"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关键词。各方对"魔幻现实主义"一词用法不准确的公开辩护虽然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中,但是依旧没有大范围吸引到读者的注意。一个词语的翻译不准确造成了媒体的集体失语,这值得媒体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的发布让图书馆能更及时、清晰及直观地掌握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以及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情况,这有利于图书馆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合理规划资源建设和文献服务,对促进图书馆营销和开展阅读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作者利用网络调研法对各个大学图书馆发布的2016年度大数据报告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归纳年度大数据报告的发布平台、发布内容、编辑形式及利用情况等内容,总结其特点和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大学图书馆发布年度大数据报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媒视野     
传媒资讯广电总局推荐2010年十大创新创优栏目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广电系统推荐2010年十大创新创优栏目:央视《星光大道》、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央视新闻频道《我的这五年》、央视军事·农业频道《生活567》栏目、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大家看法——我建议》栏目、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万家灯火》栏目、浙江卫视《江南》栏目  相似文献   

10.
行业规章作为民间法的一种,对于行业自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这种保护作用受到制度设计疏漏和政府过度干预这两大因素影响的问题,我们应当对相关制度设计予以完善,并尽量淡化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催生了类型繁多的海量文化遗产大数据,合理的分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大数据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关键。[研究设计/方法]根据文化遗产与大数据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文化遗产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并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文化遗产数据分类现状进行探讨。[结论/发现]分类焦点应从具体类别的文化遗产信息向文化遗产大数据这一类资源整体转变;同时,现有分类体系中出现的维度单一、粒度粗糙、类目设置不严谨等问题也亟需解决。[创新/价值]采用组配分类法,以文化遗产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文化遗产领域特征和数据特性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文化遗产领域特征与数据特性的二维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发了,这是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中的大事,是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图书馆事业曾经有过大发展,曾经历过"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时期,但不久即进入事业"低谷",主要原因是缺少制度保障。文章认为,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法已经颁布,但仍需地方性图书馆法规与之配套,建立较为完善的图书馆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遣大礼小野臣妹子、通事鞍福利等于隋,太子托求佛经,兼使沙门数十人受法侍。”在中日两国政治、文化关系上这一次著名的划时代的日本遣使大隋的活动,同时也揭开了两国的图书事业不必再经由朝鲜半岛,而直接发生关系的新的一幕。日本史家本居宣长记述了这一次遣使的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呈缴本制度主要基于两大体系,一是出版法规体系,二是图书馆法规体系。这一现状下我国呈缴本制度存在多头缴送、重复缴送、方式单一等问题。《公共图书馆法》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呈缴本制度争议。改变我国呈缴不完善现状,须从制度上着手,逐步完善共享制度、补偿制度、公开制度及惩罚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田原也 《视听》2022,(8):122-124
打破“第四面墙”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最初应用于舞台戏剧领域,给舞台戏剧带来了全新的呈现效果。影视行业的创作者发现这一手法同样也适用于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而《大空头》属于应用这一创作手法最成熟的一部电影。打破“第四面墙”不仅快速塑造了电影里重要角色的形象、性格、动机,还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解构为贴近生活的常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玄机。  相似文献   

16.
“克隆”,简单的解释就是复制。细观“克隆”新闻,手法种种,常见之技有以下几种:“东拼西凑法”。这些多冠以“大透视”、“大扫描”、“大揭秘”、“面面观”之类的新闻,地名是代号“S”、“X”……人物是代号“A”、“B”、“C”……从东北到海南,从江浙到西藏,俨然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其实呢,是剪刀加浆糊,寻找一个主题,把各地新闻拼凑起来的“大拼盘”。“照本宣科法”。有些地方的报纸登载了一条可读性较强的新闻,被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文抄公发现了,于是将这条新闻原文复制一下,然后投向全国性报刊。这种新闻真是得来全不…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17年11月4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也是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对于进一步健全我国文化法律制度、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共6章55条,对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运行、服务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  相似文献   

18.
杨雯 《中国广播》2014,(1):93-93
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故事”是这次提案大会的主题,大会收到了来自中、英、法、德、澳等十几个国家的405件纪录片选题。所谓提案大会,就是各大纪录片制作机构或独立制片人,带着自己的纪录片选题和拍摄方案,接受各大纪录片播出机构和购买方的评估。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这次提案大会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中国同行体验国际通行的市场化操作方式,而这将是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市场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作引文统计分析,所得结论的可信度如何?主要取决于选取的数据源是否有足够的代表性,这是作为数据源的最起码条件,是保证分析结论可靠的前提。数据源一般都取自期刊,其原因是期刊的作者多,引文的复盖面广,引文量大,其选法有以下几种。一、根据期刊多少,分为下列两种方法 1.“一刊法”。只选一种期刊作数据源,这种  相似文献   

20.
去年8月19日,我们钱江晚报和杭州金龙商厦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共同策划、共同参与,在全国商界率先推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带尝试性的创举——“十点利”销售法。这一新举措,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引起全国关注。包括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商报》、《中华工商时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全国70余家新闻媒介,均详细地报道了“十点利”销售法。与此同时,徐州、无锡、合肥等市的一些商场纷纷效仿“十点利”销售法。这篇报道被评为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十点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效应?“十点利”究竟利在何方?现在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