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在课内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从阅读数学课本开始。数学课本是专家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适时提出数学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也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一些关键性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验是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本人认为:合理设计数学实验,能有效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下文以浙教版课标教材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动手、动脑去获得经验,逐步构建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3.
数学情感通常被理解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消极的情感态度却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和恐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使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和喜悦。  相似文献   

4.
孙婷 《江西教育》2012,(14):27-28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其人际互动的情感交流,体验合作实践的愉悦与成功,从而将数学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5.
孙婷 《江西教育》2012,(5):27-28
<正>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其人际互动的情感交流,体验合作实践的愉悦与成功,从而将数学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新课改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好的组织教学和策划各种活动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思维及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既不是先天的成熟,也不是后天的经验,而是来源于儿童的动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吸引其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从而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高亚强 《福建教育》2006,(12A):48-48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何亚男 《现代教学》2009,(11):20-21
●教无定法,但是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英语教学要着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英语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一研究——再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在符合学生需求同时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才能成为一位“明师”。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小学数学教材在遵循这一客观原则的基础上大都选择了儿童在生活中感兴趣的生活场景来展示数学的规律与神奇,这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逐渐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动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和性格、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便成了新课程改革中支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理念。课堂的存在,课堂中的人、事、物及其行为的发生都要为学生的发展而准备,而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作为师生之间进行思维活动的教学过程,可见,思维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思维是数学学科的“体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规律,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问题教学”为载体,构建起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5.
张秋凤 《考试周刊》2012,(20):73-74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初中生可塑性强,这个年龄阶段最适宜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抓好初中阶段这个黄金时段,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乐写、爱写、善写数学日记,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一点受益终生的东西;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得法于课堂,应用于课外,立足于当前生活,见效于未来;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课外生活和谐共融;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是件很有趣的事,使数学生活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如此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可以建构的,运用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下尝试建构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核心,以学生认知过程、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为依据,建构学习活动过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确定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远离“需要”是造成“数学无用论”的主要原因,只有引导学生在“需要”中学习数学,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面就以人教版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来诠释如何引导学生在“需要”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0.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凶,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华应龙师说过“从差错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因此,当学生错误时,我们要善待孩子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要舍得时间去跟学生研究错误,并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现意识,就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数学问题善思考,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