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良好的视觉素养可以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我国内地在视觉素养方面的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台湾地区有很多关于视觉素养的经验值得我们内地借鉴和学习。阐述了台湾地区关于幼儿园视觉素养培养的特色.并分析了它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它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于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必要认真地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3.
视觉文化对代,无数新的视觉形式和视觉技术,深刻地塑造着我们对于生活世界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走向和思想观念,并进而影响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流变。在此背景下.视觉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出既融合又分离的趋势:在教育技术的新化形态上呈融合趋势.但在教育技术的智能型态上却呈分离趋势。融合表现在物质载体、符号载体、信息资源等方面.而分离则表现在社会环境、传播内容、教育价值等方面。如何调和视觉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既融合又分离的矛盾,就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另眼看世界。本文在分析了视觉文化的定义之后,指出信息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并着重介绍了网络时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及价值体现,最后从这个角度分析了网络潮流中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韶源 《文教资料》2008,(26):147-149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感到传统文化在退化,以至于出现失传和断层.笔者运用美术教育这一文化载体,寻找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吻合点,从视觉认知、视觉表现、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体验、拓展对传统文化接触面、挖掘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几方面进行论述,旨在让传统文化真正植根于生活土壤,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6.
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20世纪的一次文化转型,即由文字纸媒文化转变为视觉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也日益加快了这一文化转型,由此导致了当代作家们的创作生成方式的改变,大批作家纷纷结缘影视,影视稿酬成为作家合法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影视传媒成为作家出名的重要工具。但这种文化工业式的操作方式又使作家们陷入一种新的彷徨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在文本文化日渐削弱的同时,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异军突起,读图时代随之到来。随着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促使视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大众的基本文化修养。作为信息时代中年轻的后备力量,中学生也必须具备读图和用图的能力,方能适应当今视觉传播飞速发展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研究作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其跨学术性质及自身的边界未明等原因,在研究中出现了很多论争。有学者就视觉文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拉平式谬误、图像转向谬误、技术现代性谬误、媒介谬误、日常权力谬误等理论。实际上,视觉文化并非一定会造成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区别的消弥;视觉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产物,并非西方现代性的产物;图像转向并不意味着图像压制文字;不存在所谓的纯粹视觉媒介,一切媒介都是混合媒介;视觉文化和视觉图像是社会交往的中间人,不能将之视为视觉霸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突破传统文学批评的边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觉。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的文化视觉是跨学科的开放性视觉,游弋于文本内外的内外兼修的视觉,具有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的参与性视觉。这一视觉的意义在于为文学批评开启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的时代。在现代科技文明的作用下,媒介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视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视觉文化的影响已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日益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生存方式。视觉文化产业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对视觉文化诸多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的受到社会学界、文艺界、哲学界以及传播学界的高度关注与思考。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视觉文化兴起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告视觉形象在社会发展中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有其适应的一面 ,但泛滥的视觉符号和视觉迷信者非理性的广告视觉诉求使这种适应走向了它的反面 ,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 ,对视觉图像可控制、可操纵性的滥用 ,摧毁了人们以往“亲眼目睹”的视觉信赖 ;其次 ,粗制滥造的视觉符号 ,严重污染了人们的视觉环境 ;再次 ,让视觉文化过度泛滥 ,能导致一种视觉衰退的文明。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警醒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生存的视觉环境。  相似文献   

12.
占晓芳 《考试周刊》2010,(27):39-40
现代意义的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于20世纪后阶段,它拓展和取代了中国的商业美术专业。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要素、色彩要素与文字要素都包容于文化之中,决定了其设计也被深深的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迹。从另一层面上来说,站在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高度,它负载着作为传承人文历史和民族文明的使命,它是民族文化在视觉的维度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视觉文化研究作为教育资源创新过程中的媒介,可以让更多的视觉教育资源脱颖而出,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学作用。视觉文化研究开拓了教育技术的新视野,也要求教育技术人要把真正适合于教育、学习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把视觉文化的研究融入进去,走出一条适合我们本土教育模式的道路,开发出适合本土教育的视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视觉文化一词,并作为一种点睛时代特点的文化理论赢得了广泛认同,甚至发挥着创新社会文化的效应。同样,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亦日益深远,吸引了愈来愈多美术教育者的关注和研讨。高师美术教育承载着培养美术教育师资的重任,无疑,探讨视觉文化下的高师美术教育具有契合时代特点、创新高师美术教学、促进高师美术教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个时代,实际上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在电子媒介时代,我们越来越趋向于图像的传送,或者说依赖于图像的传播,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时代到来了。视觉文化融入教学是对地理信息化教学的深化,给地理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视觉文化:语言文化的提升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当代文化学者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著,结合当代文化实践,探完了“视觉文化”的本质内涵及“视觉文化”的可能文化形态,并以此来观照当前文化的现实境遇,从而对使我们对当前的“视觉转向”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社会的要求正在促使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的传统功能发生巨大转变.本文以视觉信息沟通设计在博物馆功能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为例,阐明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视觉信息设计对于社会沟通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公共文化机构与设施发生的转型是中国在向服务型社会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公共视觉信息的有效沟通是传统功能转型的基本标准之一.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视觉信息设计,如博物馆一类的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从而多角度地发挥其与社会服务对象沟通交流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8.
当前,视觉文化已经在各类文化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应根据视觉文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应对视觉文化革命给大学生审美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以"影视鉴赏"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结合、视觉文化与接受美学结合、视觉文化与审美创作结合几个途径来开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和读图时代的来临。使视觉素养成为21世纪大众的基本素养。目前学生视觉素养普遍缺乏,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亟待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快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步伐。从如何合理、有效地提高学生视觉素养水平出发.提出了应用思维导图从事实、理解、应用和发散4个层次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模式与策略,以期从更广的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以及新课程整合的需要,交互性良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20世纪90年代读图时代的来临,带来了视觉文化的兴起。视觉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多媒体课件视角,不仅有利于指导开发既能促进学生学习又能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多媒体课件,而且拓宽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并对教育技术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