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永穆 《软科学》2000,14(1):11-13
一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是,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持续农业上来,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到2000年,农业科学技术重要领域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科技工作战略目标的前提。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和美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科委、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等10部委历时两年制订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日前已正式发布实施。它是我国近中期农业科技发展的行动指南。其主要目标是:迅速提高农业研究开发能力,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技术推广力度,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素质;改革体制,增加投入,为农业科技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初,北欧诸国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北欧诸国在高科技领域均有出色的建树,一些国家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117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连续第三年保持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北欧诸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北欧诸国在高科技领域均有出色的建树,一些国家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翟虎渠 《学会》2002,(10):31-32
应对WTO,中国农业院的主要改革思路与举措 对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要紧紧围绕"跟踪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攀登农业科技新高峰和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两大根本任务,通过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其基本战略定位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中国农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为占领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推进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陈国英 《情报杂志》1996,15(3):69-70
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主要指标是看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技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整个70—80年代,世界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技支出占GNP比重为1.39%,发达国家平均高达2.28%。从不同国家来看,1986年美、日、德、英、法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技支出占GNP的比重在2.38%—2.8%之间,韩国比重为1.8%,新加坡为0.9%,印度为0.9%,均高于我国90年代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投入水平太低,与经济增长水平不相适应。这种情况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之举。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与世界发展水平还有一段差距。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政策对农业支持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OECD政策评价方法对我国1994—2003年农业支持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支持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大量增加、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实施使得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从2000年起由负值向正值转变。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支持水平依然很低,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农业科学技术一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出路。世纪之交 ,我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农业 ,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最强者 ,而农业科技肩负着保证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做为一个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者 ,面对这一新的形势 ,新的任务 ,如何把握新的机遇 ,适应新的挑战 ,是摆在我们每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1 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  相似文献   

10.
张正斌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249-1255
随着我国持续的北粮(畜)南运,在人多地少的南方成为我国工业发达地区的同时,地广人稀的北方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区和潜力区。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实现其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有必要在雄安新区成立国家绿色先进农业研究院。2017年9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科院也在长期倡导和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因此,成立国家绿色先进农业研究院,从而研究世界先进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先进农业技术与理论,创建绿色先进农业模式,以引领我国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强国。结合现代都市科技文明和生态农业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建如诗如画、和谐美丽的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加强"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在地缘政治上联合世界各国,并且在经济上和粮食安全上建立全球一体化的合作共赢关系,以期为世界粮食安全和脱贫致富及绿色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科技工作要以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12.
液压支架采用电液控制系统是90年代液压支架位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液压支架控制技术的一场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M4电液控制系统是德国威斯伐利亚,具考瑞特公司为华能精煤公司神府矿区设计生产的90年代新产品.是为我国引进的第一套WS1.7-210/450型液压支架配套的电液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农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它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没有科技的发展与突破就没有农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使农业科技工作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农业才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积极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现代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动物克隆等农业生物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十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8%左右,五大农业科技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已在国际上形成了竞争优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18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加快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推进传统农业像现代农业转型,建立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农业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耕种、收获,工作效率低,且农民的工作强度过大,加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迅速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将农民从耕种中解放出来,提高高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利用程度,有效的提高农业的工作效率。本研究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进行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科技服务体系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农业中。  相似文献   

18.
陕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 ,农民收入低且增收缓慢的问题十分迫切。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也就是说 ,解决 2 1世纪我国的农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应用先进的、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 ;在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能力。然而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受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影响较大 ,必须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 ,才能被农民接受 ,并在推广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改进推广方案。为此 ,从 80年代末期 ,原陕西省农业发展办公室设立了年 4 0 0万元左右的省农业重点科技…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需要锚定构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目标。利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探究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转移规律,构建“状态-压力-响应”模型识别影响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形成的因素,并通过聚类分析对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研判。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形成是以总体科技水平为基础状态,受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等压力因素驱动,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科技响应的过程;(2)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存在转移现象,且可以同时有多个中心;(3)促使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形成的驱动力有多种,其中农业经济压力与基础科技状态影响最为显著;(4)亚洲的世界农业科学副中心正在形成,中国的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特征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20.
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达国家的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以R&D测度为起点,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了50年代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起步于80年代中期,1985年全国科技普查开创了我国科技统计的先河。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科技竞争力测度的科技指标研究自然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起步虽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家的科技统计已形成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研究、统计资料出版及工作体系全面发展的格局,已建立了一套既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