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玮 《成才之路》2009,(29):I0007-I000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成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正是要强调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3.
当前的成人教育课程观存在诸多问题:课程目标的原子化、课程内容的片段化、课程结构的单一化、课程实施的控制取向、课程评价的目标本位化,这种课程观消解了成人教育课程的整体性。整体教育将成人教育课程观带入了新视野,它能弥合成人教育课程的裂痕,使成人教育找回失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知识观下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一种实践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研究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四大块:国内外大学课程设置的通识教育观;通识教育实现的现状;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通识教育理念的历史进程分析。总结所有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理念:通识教育是基于全面知识的培养全人的教育。那么,基于这种理念的教师教学实践,就应该是通识教育知识观下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更好的扩展知识储备以用于课堂教学,借以更好的实现通识教育的内涵旨要。  相似文献   

5.
6.
知识观与教育观、教育实习观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和实习观,静态知识观追求"先在本质"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从理论到实践简单输出的教育实习模式;与之相对立的动态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人与知识的关系,受动态知识观影响必然选择突出理论——实践——理论的动态发展的教育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FOCUS是杜克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典型课程模式,它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上都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选修FOCUS的学生必须对跨学科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程实施上重视研讨和互动.FOCUS课程为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启示:跨学科的内涵比较丰富;课程实施注重人际互动;通识教育与本科生参与科研有机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多元化社会,通识性知识教育旨在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性知识教育一向是知识自由的象征,大众知识论将通识性教育的知识自由解读为从知识到经验、从权威到大众、从社会到个人的知识共同体扩大,需要学校教育突破封闭、共时性的学科知识分类语境,推动民间知识交流,适应网络大众化、协同化的时代环境,促进个体...  相似文献   

9.
学习观是研究课程知识观的一个重要视角。对历史上四种基本课程知识观流派的分析表明:课程知识学习的重点、形式、过程、类型是不断转移的,这种转移预示着课程知识学习观的发展正走上人化、理解、批判和创新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知识本身变化所引发的知识观的变革出发,对知识概念和知识观界定的多角度研究作了梳理,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型关照下进行高校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相关调整,以期高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以高度的适切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知识本身变化所引发的知识观的变革出发,对知识概念和知识观界定的多角度研究作了梳理,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型关照下进行高校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相关调整,以期高校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以高度的适切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改革被提上了日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较先进的教育类型,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学科方面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倍受教育人士的推崇,纳入我国教育改革方案中。体育作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课程,更应该以通识教育思想为基本教学思想。在此,我们对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知识观视野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现代主义知识观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特点,进一步阐明知识观对当代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影响,提出职业学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确立生命意识,培养完整的人,树立生态的、开放性的课程观和正确的教学评价功能观,评价方法和手段以活动为中介。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刚性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种关于人生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全人”——不仅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而且是身心、智力和品格各方面都健全的.具有人文修养、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的提出,适应了建设现代知识型、创新型、和谐型社会的需要,对建设文明、富裕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知识观的转型对当今课程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4个方面阐述后现代知识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观视野下的大学课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学课程评价整体上仍然处于以科学主义为核心思想的现代知识现的影响之下,其对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确定性、真理性、工具性、客观性的释读,导致了大学课程评价出现了科学主义取向、结果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特征.从根本上反思我国大学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所在,必须首先认识到现代知识现的种种弊端,清晰地认识到后现代知识现是我国大学课程评价的必然选择.大学课程评价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冲击下,应在评价内容、标准、方法、主体、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看法、观念,它包括知识本质观、知识价值观、知识获得观。知识观与学习观密切相关,为学习观念之基础。知识观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对学生学习活动有重要影响。国内外中学生知识观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传授系统而完备的知识、介绍知识研究的前沿进展、科学地进行知识教学及其评价、改善知识学习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18.
如何应对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变化,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各国纷纷探索高职通识教育模式。跨学科认知作为通识教育的内核,与职业多变性、复杂性相对应。基于此,通过梳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跨学科认知心理机制、跨学科协同教学等国内外研究文献,提出高职跨学科通识教育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以期借此引起职业教育同人更多地回归教育本质——对人性的关注、对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对通识教育构造的一种认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舒志定 《江苏高教》2003,1(1):15-18
通识教育已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偏误。本文认为 ,讨论通识教育 ,必须认识通识教育内在的层次结构 ,但要揭示内在结构 ,本文主张应该以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结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从人与世界、主体性、主体能力三个层面揭示通识教育 ,反对把通识教育解析成是各种知识的拼贴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基础宽厚、综合素质强、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全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通识教育内涵和培养目标的准确理解和定位是推行通识教育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