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病机理/病理学) 肠结核通常继发于肠外结核灶,特别是排茵性肺结核。病人经常吞下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当结核杆菌随痰液被吞进胃后,大多数不被胃酸灭活,到达肠道,定居于粘膜腺体的深部而致病,回盲部是肠结核的好发部位。原因可能是(1)肠内容物在通过回盲瓣之前由于生理性潴留时间相对较久,使结核菌与该处肠粘膜接触的时间较长;(2)以及该处淋巴组织相对丰富;即这二种因素同时并存有关。 少数患者可经血行播散或直接蔓延方式侵犯肠道。至于以食入被结核菌污染的不洁食物(如被结核菌污染的牛奶等)所致的原发性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出了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与肝硬化所致腹水的临床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3.
(发病机理/病理学)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属较常见的严重结核病之一。 结核菌到达蛛网膜下腔,致使脑膜及蛛网膜反应性炎症形成结核结节,早期以渗出为主,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汇集于脑底部及脑干周围,渗出物的聚积、粘连、机化可致脑神经或传导束受累及脑水肿、脑萎缩、脑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合并腹水的患者常见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与肝硬化患者机体防御功能消弱,细菌进入腹腔机会增加有关,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统计了我院2011~2013年来收治的4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4,(9):26-26
自1921年卡介苗正式接种在儿童身上产生抗体预防结核菌感染以来,证明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但是对于成人最常因感染结核菌而产生的疾病——肺结核的防治效果却是有限的。全球每年大约有800万起新结核病病例,新病例感染大部分集中在印度、中国、南亚与非洲;每年约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全世界大约有20亿人曾感染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不同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快,胸膜粘连、增厚少见,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胸水治疗,操作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讨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住院确诊为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病人及临床特点与所查项目诊断阳性率分别为:胸膜活检75%;胸水单核细胞75%;胸水蛋白73.5g/L,占63%;血沉增快50%;PPD试验阳性45.7%,外周血细胞增高35.9%;轻度贫血14.1%;胸部X线阳性征23.9%;胸水结核茵培养阳性26.1%,胸水查结核菌阳性16.3%.结论:所查项目对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的诊断意义以胸膜活检,胸水细胞分类,胸水蛋白定量,血沉测定为最大,虽然胸膜活检为有创检查,受条件与技术限制,但在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与一氧化氮(NO)的腹膜淋巴孔调控,探讨中药复方的消腹水机理,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定量分析,测定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同时测定尿钠浓度。结果:(1)中药组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均增大,尿钠排出量显著增多(P<0.01);(2)NO供体硝普钠组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均增加(P<0.01或P<0.05);(3)在给中药时,又给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及开放密度均减小(P<0.01)。结论:本中药复方有较好的调控淋巴孔促尿钠离子排出的作用,结果提示,中药可能是通过升高内源NO浓度,舒张腹膜淋巴孔达到消腹水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病程长,不易彻底治愈的慢性腹膜炎,多数继发于其它结核病灶。如果井发合并定而引起肠不全梗阻,其预后不良.1对本病的认识祖国医学虽无结核性腹膜炎这一病名,但类似本病症状的记载可见于历代医学文献中,如《灵枢·水胀篇》云: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又如张景岳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也.”其病因病机有因气、因血、因食、因虫、因水的不同,故鼓胀有气鼓、血鼓、食鼓、虫鼓、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 常规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经窦道置管引流及开腹手术置管引流.结果 6例患者非手术治疗康复出院,2例患者开腹手术治疗康复出院.结论 T管拔除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经周围组织大纱布保护后剥离粘连组织肿块完整取出并剥除右侧壁层腹膜表面的所有病变,同时,切除受累大网膜的网膜及阑尾。结果该患者术后随访三年,并进行了腹腔B超复查后至今未发现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肺结核中医称“肺痨”,其病原体为结核杆菌。肺结核占结核病的极大部分。原发感染约90%发生在肺。结核病亦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结核杆菌经淋巴及血行播散。带菌的痰液经支气管或消化道扩散,邻近组织被直接蔓延。这种传移方式均可导致发生肺外结核。目前,结核病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笔者从现代中医临床医学的角度较为系统阐述中医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辩证施治思维模式,以资临床医生的认识与治疗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继承  俞寿民 《科技通报》1990,6(4):237-240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腹膜壁层间皮细胞作了研究,并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膈腹膜间皮细胞可区分为立方形细胞和扁平形细胞;(2)在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有腹膜孔;(3)膈腹膜肌性部和中心腱部均有腹膜孔;(4)在腹膜孔附近,可见由静止型巨噬细胞组成的乳斑;(5)腹膜孔是腹膜腔内物质吸收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观察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3%,对照组护理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8.3%,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8.54%,治疗组的满意率为97.43%,通过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该护理措施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結核病中,骨关节結核的患者是不少的。在苏联,骨关节結核患者要占結核病患者中的5—10%,其中40—50%是脊椎結核。脊椎結核的病原体是人型或者牛型結核菌,在我国主要的是人型結核菌。它們多半由呼吸道或胃腸道侵入人体,形成病灶,以后它們又在人体內随着血流播散。这些沿血管或淋巴管向全身各处散播的结核菌,一部分可能到达椎骨,并且停留在那里。当机体抵抗力强的时候,这些細菌就不能繁殖致病,而且有些还可以被机体消灭;但是,一旦机体抵抗力降低了,它們就可能繁殖起来,破坏骨質,造成病損。所以,脊椎結核是全身病的局部表現。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得脊椎結核,一般在30岁以內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又称粘连性肩关节炎,中医称为五十肩、漏肩风、凝肩、冻结肩等。肩周炎不是单独疾病,而是肩关节周围肌腱、肌肉、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长期形成的慢性炎症、粘连可以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体征。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以50~70岁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肩周炎是一种具有自愈性的疾病,但其病程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腹水通俗的叫法是肝腹水。正常人的腹腔一般有50毫升左右的游离腹水,对于脏器具有润滑的作用,如果腹腔内游离液体过多时,就称之为腹水。肝硬化腹水属于慢性肝病的一种。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门静脉形成高压状态,并使脾脏肿大,进而不吸收维生素和蛋白质,最终致使蛋白液渗出,具有这种症状的患者即患有腹水症。基于此,在积累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基础上,探讨肝硬化腹水的西医内科治疗方法,以期为业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慢性肝炎发展的晚期阶段,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及生命,据统计,约50%肝硬化代偿期的病人将在未来的10年里形成腹水,约44%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大概只有5年的存活时间[1],所以如何利用中医方法有效的消除腹水是文章综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难洽性愎水是肝硬化终末期表现。难治性腹水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排钠利尿障碍、内分泌紊乱,片面强调限钠利尿往往不能奏效,还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低血压、肝肾综合症等。早在四五十年代就先后有人采用自身腹水经静脉直接在输入的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此法可补充血浆白蛋白、增加有效血容量、改善肾功能等,但因可导致肝性脑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休克等重并发症,而未得到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20.
宫腔粘连(IUA)是指子宫或子宫颈纤维组织的形成,导致子宫内膜部分或完全粘连,并引起一系列的如月经过少甚至闭经、腹痛、复发性流产、不孕等并发症。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是目前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但是术后的复发是目前的一个难点。文章就中、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