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数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略有了解,也在经常地思索如何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下面我就高中数学的学习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数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我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略有了解,也在积极的寻找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有效方法。下面我就高中数学的学习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成绩很不理想,教学中我不断的思考,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一、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现在我们使用的高中数学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使我国未来公民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的说,应当做到:1.是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相  相似文献   

5.
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情有独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很多学生反映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最怕见数学老师。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6.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利,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囚是多方而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而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冬梅 《中学文科》2009,(14):31-31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成绩的分化是必然的.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那么成绩落后的原因何在?学习数学有困难的高一新生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为此,笔者对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访问,发现造成数学成绩差,出现厌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很多都是数学学习中的佼佼者,但升入高中逐步出现数学成绩的分化,通过对他们学习状态的研究、调查得出,造成成绩滑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在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它情有独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一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期,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一新生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那么如何尽快适应高一数学学习,我想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自身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习方法.下面我就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给大家说一下.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推动人类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上高中时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数学成绩就是上不去.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进行分析,并制订策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张思敏 《考试周刊》2014,(10):66-66
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对数学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后,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本文分析了影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必修科目,在为社会培养数学人才的同时,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小学甚至初中的数学成绩都很好,但是一上高中,数学成绩就急剧下滑,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惧怕数学的心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分析总结了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并提出了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戒骄戒躁;要指导学生研究数学的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本文对高中数学成绩的分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类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科目之一,跟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不同的是,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都感到非常的困惑,不知该如何高效地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更不知如何提高数学成绩来应对高考,所以导致了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本文根据当前的高中教学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心理问题,简要阐述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作为一门高考必考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学科,与语文、英语同时作为占据高考最大分值的学科。数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学起来更是吃力。学习成绩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学更与老 师的教密不可分。从小学阶段,学生就开始学习数学。在高中学习阶段,数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初中步入高中,学生会面临文理科的选择,高中数学对于文理科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为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在难度和内容及学习要求都有较大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20.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很好的思维判断能力和反应敏捷能力以及聪明与否最好的学科就是数学。为了能够让高中的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学习好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数学的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的和学生做好互动,作为老师不仅要将书本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习惯,然而作为学生一定要学会如何创造性学习从而获得终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