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鸢飞鱼跃”的其理学意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朱熹在彻底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后的表露;二是随着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的完成,他以此来解说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本体论。其中蕴含着朱熹丰富的理学思想,是其理学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为了使他的深奥的理学思想更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朱熹在此采用了借“诗”(《诗经》)说“理”的方法,体现了朱熹以“理”解“诗”、以“诗”释“理”,即以哲学解说文学、以文学象征哲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24.朱熹教子外出求师学道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号晦翁、遯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朱熹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朱熹从小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后又广拜名师.由于他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终成大家.他在漳州任职期间写成了《四书集注》,这本书影响中国教育达数百年之久.作为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著名教育家,他从事讲学达40年之久,有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他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有一套方法,在《与长子爱之》一信中就表达了他的家教思想.  相似文献   

3.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奄、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龙溪,宋代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思想家。朱熹十九登进士第,六十七岁落职罢祠。他一生主要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担任地方官吏九年、其余四十余年都以祠禄从事讲学和著作。他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学识渊博,著作浩翰,其中包含着丰富而又稍具系统的心理学思想。虽然他的心理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对于许多具体心理问题的论述却有不少精辟的见解。朱熹著作多达数十种,他的《文集》、《语类》、《四书集注》等是研究其心理学思想的最重要的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4.
从洛学到闽学,是宋代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过渡。在这期间,杨时、游酢到河南拜洛学大师二程为师,“程门立雪”、“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朱熹创立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新的文化重心。杨时道南学派在洛学到闽学中的主要作用:其一是传续洛学,沟通二程与朱熹思想;其二是为朱熹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作了准备;其三是为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成书提供了思想资料。杨时道南学派的思想是宋代中国文化南移再兴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翁、晦庵,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他l4岁丧父,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世称"朱子".朱熹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虽然难以与其理学相提并论,但在南宋书法史上所占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太极”是易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朱熹把“太极”看作象数变化的根源和最高原则。他为了说明“太极”为易的根源,创造性地以“太极”之理自身的展开说明八卦和六十四卦形成的过程。又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理”是最高范畴;虽然其理学体系庞大,但是始终离不开核心概念“理”,也始终凸现以“理”为本体,故而可以说朱熹的理学是以“理”为本体的理学。朱熹的“太极,理也”恰好沟通了其易学与理学,证明了其易学和理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朱熹理学对当官“为民“思想的阐发,丰富了儒学“民本“、“为政以德“、“官为民役“的内涵,一朱熹的“为民“思想和为官实践,闪现出朱熹理学的人民性光辉,是朱子思想精华之一,它对徽州出为仕宦者的影响,造就了一大批当官为民的理学名臣,成为徽州文化的又一个亮点.朱熹“为民“思想至今仍有借鉴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康熙的哲学思想是理学思想。理学亦称道学,人们以宋儒讲论事物所以如此之理,兼及性命之说,大异于汉儒训诂注释之学,故谓之理学。周、邵、张、程奠定了理学的基础,朱熹集其大成。但因朱熹认为“性即理”,世人谓理学;陆象山认为“心即理”,世人谓之心学。康熙却是推重朱熹。他曾说理学“至于朱夫子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世一定之规。……理正言顺,和平宽宏,非后世浅见而轻议者同日而语也。……读书五十载,只认得朱子一生居心行事。”在此我们不难看出康熙对朱熹推崇备至。之所以这样,还因他认为“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弘钜。”很显然,康熙推崇朱熹,就在于朱熹所作之书和所注群  相似文献   

9.
朱熹一生所拜求过的老师很多,其中从学于李侗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李侗将朱熹引领到“道学”的正确轨道上来,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为他以后创立庞大的以“理”为中心的理学思想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朱熹师事李侗也具有学术思想史、哲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太极”是易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朱熹把“太极”看作象数变化的根源和最高原则。他为了说明“太极”为易的根源,创造性地以“太极”之理自身的展开说明八卦和六十四卦形成的过程。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理”是最高范畴;虽然其理学体系庞大,但是始终离不开核心概念“理”,也始终凸现以“理”为本体.故而可以说朱熹的理学是以“理”为本体的理学。朱熹的“太极,理也”恰好沟通了其易学与理学,证明了其易学和理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熹一生所拜求过的老师很多,其中从学于李侗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李侗将朱熹引领到“道学”的正确轨道上来,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为他以后创立庞大的以“理”为中心的理学思想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朱熹师事李侗也具有学术思想史、哲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和”说是朱熹为他的理学体系奠下的第一块基石。他的“中和”说的形成,经历了从师事李侗到转向湖湘派再回到程颐的长期探索。“中和”说的形成,使传统的“中庸”思想不仅突出了“中和”的内涵,而且赋予了以人的行为自律、情感中节来达到“天地位、万物育”的内容,从而通过人的自觉来实现世界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黄道周的“明诚”论,上承继子思,下综合朱熹、王阳明的思想;既是他以“诚”为宇宙天地万物本源的天道,同时也是他所主张的合圣贤之德的人道。诚指的宇宙万物的本体,同时又是“与天地合德”的道德伦理;从诚生明,“谓之性”,可视为被黄道周改造过的不同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从明归诚,“谓之教”,可视为是朱熹所倡导的“主敬”。黄道周的明诚论同时具有致知止善的认识论意义。知即知止,止即至善,表现为从格物→克己(或博文)→知至→止善→明诚。黄道周和会朱、陆,杂糅朱、王的理学思想,彰显其与以往闽学学者的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一、朱熹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朱熹,字元海,号晦庵,现江西婺源人。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县。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死于福建建阳。终年七十一岁。幼年受业于理学程伊川学派。十八岁登进士第,六十九岁罢官回乡。朱熹所处时期,南宋偏安江南,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朱熹在阶级斗争上,不满豪强大地主兼并农民土地,肆意压迫农民。他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想通过教育和一些改良措施,防止农民的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15.
历代对朱熹的解读和评价主要是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着眼的。朱熹关于《诗经》的“淫诗”说可以说是他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和谐与矛盾的一个统一。从此观点中挖掘出他所具有的睿智的文学思想的一隅 ,来揭开其理学宗师的光圈对其文学家身份的遮蔽 ,以便更完整地认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干 (115 2 - 12 2 1年 ) ,字季直 ,号勉斋 ,福建闽县人。他长期从学于宋代大儒朱熹 ,得朱熹思想之真传 ,深为朱熹所器重 ,称“吾与之处甚有益” ,并将女儿嫁给他。朱熹逝世后 ,黄干率朱门弟子 ,直面危艰 ,捍卫和弘扬了朱熹的理学思想。黄干一生除短暂出任官职外 ,多数时间都在闽北、闽中的书院中从事教学和著述 ,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 0 0 2年 11月 3 0日至 12月 1日 ,福建省举行了纪念黄干的系列活动。 11月 3 0日上午 ,数百位学者和来自闽、粤的黄干后裔前往福州市郊的江南竹村拜谒了整修一新的黄干陵园。下午 ,与会者前往长乐…  相似文献   

17.
一、生平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年轻时代,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19岁中进士,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岁~50岁,朱熹挂  相似文献   

18.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9):F0003-F0003
一、生平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年轻时代,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19岁中进士,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岁-50岁,朱熹挂职宫观(有薪而无事的闲官),主要进行讲学和著书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庆 《培训与研究》2007,24(4):81-83
“二程”学识渊博,一生诲人不倦,对学生要求又非常严谨,故程颢有“如坐春风”之誉,而程颐则有“程门立雪”之典。杨时的三传弟子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学术观点,尤其是继承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有极大发展,后世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而朱熹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春日     
朱熹,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huì),号晦庵(ān)。他为官正直,体察民情。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rú)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内容广泛,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涉(shè)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