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价值、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首先从抽象的形态上分析了价值的实体、价值量及其变化规律。马克思说,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是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是社会实体的结晶,“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问题,经济学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意见甚不一致。本文试图从《资本论》绝对地租理论出发,联系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对绝对地租问题做些理论上的分析。一、《资本论》的绝对地租理论1、关于地租的几个基本问题在说明什么是绝对地租之前,首先有必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社会经济形态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的机体马克思不是抽象地一般地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而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作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同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从作为资产阶级科学的古典学派,到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总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形式。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种非历史主义的唯心史观,强调指出,他既不用玫瑰色来描绘资本家,也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看成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价格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价格改革经过十四年的风风雨雨,价格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1991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由97%减少到20.9%,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由94.4%下降为22.2%,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由近100%减少为36%。1992年,国家又大范围地放开了政府定价,国家管理的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由1991年的737种减少为89种,其中33种为政府定价、56种为政府指导价。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测算,到1992年年底,政府定价的比重将由1991年的20.9%降为10%左右。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去掉资本主义性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阶段征收绝对地租费用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作为劳动条件下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资本论》第三卷,第693页)因此,“土地的资本主义耕种”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利润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过明确阐述。马克思指出: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个余额和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用分数 m/C 来表示,其中 C 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不同的利润率(m/C)=m/(C+V)。”显然,马克思在上述论述中已明确了利润率的概念和计  相似文献   

7.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一上市就风靡全球,为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西方国家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重要证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印证了马克思在共产党中所预示的两个必然的重要性。文章主要通过对本书的介绍来说明私有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私有化改革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价格形成基础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价格问题,经济学界经过长期的、激烈的、不断曲折与反复的争论,现在已逐渐接近真理性的认识。但对“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应该和可以平均化”,也就是生产价格的客观必然性,还需在原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这也是孙冶方同志生前几次强调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资本论》的再学习和争论中的有关观点,谈一下我们的新认识。一、对“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观点的商榷。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生产活动所作的精辟分析,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社会分工的基础。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足以使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能为社会提供剩余农产品,社会分工才能存在,而且,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才能进一步发展(参见《资本论》第一卷第561页,第三卷第716页)。这些论述论证了农业劳动在社会分工的产生及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农业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命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巨著,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他不仅凝结了马克思一生的全部心血,而且还有思格斯卓越的贡献.回顾恩格斯与《资本论》的这段历史,学习恩格斯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对我们将起积极的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科技劳动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科技劳动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在生产中能够创造较大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马克思的金融信用危机理论,阐述了金融危机的涵义,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产生的根源以及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机制,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然  杨波 《天中学刊》2006,21(6):58-60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资本论》正是一部市场经济宏论。虽然没有使用“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资本论》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这些思想涉及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发展、后果与历史趋势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本论》理论结构的终点研究甚少,重视不够。其实,这是《资本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重要性决不亚于对《资本论》起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人类社会生产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说明了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以低投入、高效益、低消耗、高质量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和谐社会必然是追求节约型、高效型、生态型、环保型的经济形态;直接、系统地概括了资源循环使用和生态型生产的内含、特征、实现途径等。《资本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亮  刘生 《黑龙江教育》2009,(7):141-142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对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有导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指导意义.然而,当前面对西方经济学思潮的影响,高校的《资本论》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让学生接受《资本论》理论,提高学习主动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对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有导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指导意义。然而,当前面对西方经济学思潮的影响,高校的《资本论》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让学生接受《资本论》理论,提高学习主动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成果,被列宁誉为“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著作”。在《资本论》中,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但是在考察这种统一之前,必须首先对它的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反驳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它的曲解和攻击。  相似文献   

19.
论商品、价格与价值理论--关于一个新的价值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的价值理论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框架之外。文中探讨了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面性,揭示了交换的机理及通过交换增加财富的可能性。文中首次提出了生产定律和生存定律及其推论交换原理一和交换原理二,并探讨了商品价值的两个结构属性——商品社会替代价值Tv和商品社会成本价值Cv。文中利用交换剩余S量化交换满意程度M,得到商品交换满意程度曲线。文中通过论证、数学推导获得商品社会交换区间H=Tv Cv,并进一步论证交换区间H的Pv点处交换发生的概率最大,定义商品价值V为:商品的交换能力,其大小为该商品社会交换区间H中交换概率最大那一点的数值,即价值公式V=(Tv Cv)/2。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证了科学的辩证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即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由抽象到具体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各种逻辑方法,构成了《资本论》逻辑的统一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