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镇化真正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需要重新认识农民市民化的内涵特质。农民市民化不仅是指农民社会身份、居住空间、职业等外在性改变,更是指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认同、公民意识及权利义务关系重塑的内在性市民化。根据城镇化的目的及要求,针对农民市民化发展的现状,指出教育在农民市民化中的作用,找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提出社会、社区、企业、个人四者联动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开发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运用“近”的产品策略、“低”的价格策略、“专”的渠道策略和人员策略以及“先”的促销策略,弱化市民化农民对旅游消费的消极态度,增强旅游消费的积极意义,努力开拓市民化农民旅游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人的城镇化,尤其是乡村农民的城镇化,即农民市民化。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打造有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趣味性的社区教育“品质课堂”,提升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服务农民市民化的理念确立、载体选择、策略把握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城市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火车头”,是协调工农和城乡关系的“融合剂”.而农民市民化作为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相协调的重要机制,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职业身份的转变上,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属性的转变与社会意义的重构.德州两区同建的有益实践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地市民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民市民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农民市民化不仅面临制度性障碍,还包括非制度性障碍。政府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破除制度性障碍这一硬性因素;并加快新农村产业引入和社区建设,实现农民职业非农化及地域环境城市化:最终实现农民地域、身份、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战略中农民市民化不仅是单纯的人口聚居,更重要的是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转化,市民社会的发展蕴涵着市民角色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精神和品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具备市民意识和精神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存在着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的阻碍,对电大而言,要在这些障碍中寻求机遇,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紧密结合农民市民化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策略,开发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7  
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 (非农化 ) ,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 (城市化 ) ,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 (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一样 ,将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时的客观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市民化,而农民市民化的关键则是其人文城镇化,即进入城镇的农民文化相融于城镇文化。农民市民化的文化要件有着生产、生活两方面的含义。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需要国家制度与政策体系的保障,农民自身对于城镇文化的实践习得,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帮助,以及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文化教育培训资源的对接管理。  相似文献   

9.
农民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东部快、中西部慢”的渐次滞后格局是其区域差异化的显著特征。全国20省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市民化进程与政府政策、主体意愿和行动能力三项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意愿和能力是市民化进程区域差异产生的关键要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从而促进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各地户籍—土地改革的政策协同,以及广大农民主体意愿与行动能力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0.
蒋新红 《成人教育》2012,32(3):20-21
农民市民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教育,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民市民化背景下新市民教育的现状、特点和功能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民市民化背景下新市民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遵义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加、城区扩展与基础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从有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得出推进城市化应重视城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结论 ,并向地方政府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四条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和教育互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城市化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如果能够满足城市化的需求,就将极大地促进城市化进程。但是,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等方面都与城市化存在着不相适应之处,应该尽快转变,以推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现行教育理论中教育者优越论的实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等级性地位观,是一种不平等的教育观,其失误在于以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三个方面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过程中的无限定、无边界的泛化式思维,因此,对现行教育者优越性的改造就要走出其理解方式,而把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与作用的考察转换到对具体的教育事实的关注上来,只有在转换后的新视野中,才能真正构建出反映当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新理论,即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基本语境。它影响农村的学前教育需求,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应提出挑战,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制度,形成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立,二者在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一样的诠释,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文化难题。为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路向,立足乡村儿童教养习俗,创新机构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供给,在清晰农村发展语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造农村学前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伟贤 《成人教育》2011,31(11):49-50
“十二五”规划中,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远程教育将担当起重要的教育任务。文章主要从什么是城镇化和为什么城镇化,城镇化发展需要远程教育的融入等方面,以武进学院为例,解释远程教育是如何应城镇化需求寻求优质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科学人才观。在教育观念的整体结构中,人才观居于核心地位和起到支配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要摒弃陈旧的传统人才观,树立科学人才观.大力推进高级枝能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表现出来的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了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本质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研究了城市化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农村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大力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美国各州初、中等教育经费数据表明了联邦财政在城市化早期对初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投资的支持力度,文章在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投入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对美国教育经费分担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探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发育不同水平地区教育差异与对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镇化发育水平30%和70%为临界,并参考地理、历史条件的影响,可以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按2000年城镇化水平划分为六类群组。由于城镇化发育水平确实对教育有实在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群组类型采取有所差异的教育对策,以解决不同类型地区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就现实情况看,河北省农村成人教育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还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推动河北省城镇化高水平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