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游泳是一项集生存技能、健身、休闲娱乐、竞技和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重要的健身价值,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是一项很好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游泳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通过游泳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强、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良好心理品质,以及帮助学生在学练游泳技术中克服困难,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人教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科书游泳教材,是贯彻并依据义务教  相似文献   

2.
<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1]),并且在"运动技能"方面的课程内容中,规定初中(水平四)的学生应"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  相似文献   

3.
<正>一、中小学武术教材的现状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体育的一个代表项目,历来被我国教育行政和学术机构所重视。自1978年武术被列为普通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内容以来,历届《体育教学大纲》都将武术列为必修教材。现行《体育课程标  相似文献   

4.
一、修订背景2011年开始修订的七~九年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颁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送审工作的通知》的情况下,由2001年  相似文献   

5.
<正>上一篇文章(见第6期)主要说明和分析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本篇文章主要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部分的修订及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以便读者对这一部分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这一部分的修订比较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建议挪至附录部分,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这是因为三级课程管理是  相似文献   

6.
现在上海市初中体育课使用的教材均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上教版)编写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2007年8月第3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有着多年的习武经历,在体育武术教学中发现本教材有些内容和动作方面存在着商榷之处,现就初中武术教材"少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以教为本”走向“以学为本”;从“刚性约束”走向“弹性空间”;从“增强体质”走向“健康第一”的理念变化,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评价方面的不完善,会给实际教学工作的操作带来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8.
<正>上一篇文章(2012年第三期),笔者对修订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部分的修订情况做了说明和分析,本文将对"课程目标"部分的修订情况进行说明和分析,以便体育教师对这部分的修订情况和精神实质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卢玉  陶丽 《体育教学》2012,32(12):45-46
一、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简要回顾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第一次将武术列入体育教学大纲,将小学从三年级起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武术操、初级拳一路、初级拳二路、青年拳、青年拳对练等主要技术教学内容纳入到教材体系,为以后学校武术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末期,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增加单人或双人攻防动作,技术内容虽然体现了一些直接的武术攻防特点,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对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解释显得有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体育课程进行了人为的界定,小学称为《体育》,中学称为《体育与健康》。这一称法虽然在本质上没有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但多少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不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称《课程标准》)把体育课程统一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式给这门课程赋予时代的色彩,符合学科发展观,也更有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一篇文章(见本刊第8期)主要说明和分析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本篇文章主要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部分的修订及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以便读者对这一部分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由于课程标准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标准或目标,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去掉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部分,只针对学习评价提出建议。关于学习评价部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的角度方面基本一样,包括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一篇文章(见本刊第9期)主要说明和分析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建议,本篇文章主要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的修订及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以便读  相似文献   

13.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改革与教学改革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本次论坛适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国务院审议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改稿即将颁布,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下一步体育课程改革如何继续深入时召开,这次论坛为大家学习、交流体育教学改革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摘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主任耿培新在论坛闭幕式上的发言,为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在技巧单元教材中,滚翻动作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可见滚翻动作是技巧动作的基础动作,而"后滚翻"的动作技术是整个滚翻动作中相对较难的。"后滚翻"动作对前庭分析器官的机能,学生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练  相似文献   

15.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体育课改的重点,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体育成绩,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根据我校三年多体育选项教学的实践经验及对新课标的认识,对我校实行体育学习多元评价的可操作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如何认识与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编辑部特邀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核心成员潘绍伟教授进行解读,以期为全国广大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呈现清晰、可阅读的“新课标”。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 《体育教学》2010,(7):I0004-I0005
2010年6月10日至11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教学改革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来自北京市、浙江省、重庆市、广东省、海南省等20多个省市的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代表近100人以及北京市体育教师3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和交流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杨贵仁司长、卢逊处长,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宋尽贤理事长以及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举行的开幕式。李晋裕、赖天德、滕子敬、陈永利、陈雁飞、马凌、罗希尧、刘英杰等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开幕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副主任陈珂琦主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合作学习在古代就显示了它重要性。更由于高中体育新课程的普遍实施,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查阅文献法、访谈法等方法获得了河南省部分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然后用系统结构理论把影响河南省中学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研究规划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了影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立足从河南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尽快调整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自我锻炼身体能力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目标;逐步建立一个符合河南省中学体育与健康发展要求的教学过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有幸参与了“全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教学改革论坛”,为期三天的会议紧张而充实,从观摩大会展示课、大课间活动、常态体育课、优质课片段以及参与分论坛的讨论,到聆听专家的报告讲座,使我在学习北京学校体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提高常态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