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鉴于史家对北魏秘书省语之不详,甚至有学者对北魏秘书省制度有错误认识,故本文通过对北魏内外秘书机构和北魏秘书省与北魏社会政治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纠正史家之误,另一方面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典籍机构在这个特殊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北魏千佛石塔的命运浓缩着一段中国近代史,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悲欢离合.千佛塔是北魏时期的仿木楼阁式建筑,对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北朝建筑、北魏历史等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从此洛阳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存在了40多年.对于那些出仕的北魏文人来说,京城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大量集中于此.北魏后期文人集中于洛阳,这就改变了社会动荡所造成的无暇创作的状况.尽管北魏后期文学尚未比南朝文学有更高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汉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北魏迁都洛阳,确实造成了一种文学相对繁荣的形势.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的,"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主体是鲜卑贵族.中国古代王朝的高层政治贵族,在生活用度上有一个规律,往往是初时简朴,后期逐渐奢侈,其间经历了一个由茅茨到桂栋、土阶到玉砌的变化过程.作为北魏政治贵族的主体,北魏鲜卑贵族的消费也存在着这种前后变化,我们从大量的档案文献中可以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5.
荥阳郑氏作为中古时期汉人"四大望族"之一,中外史学家对它已有较多研究,然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全面,其中一点就是未能很好地揭示出其在整个北魏时期的概貌.故笔者拟在借鉴相关成果基础上,对荥阳郑氏在北魏时期的房支、婚宦及其与北魏政治的关系等情况作一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前辈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路金辉 《青年记者》2012,(23):49-50
开凿于公元5世纪的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作为北魏王朝最宏伟、最壮丽的文化工程和艺术创造,被誉为北魏王朝的天然博物馆,也成为传播北魏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传播的两大基本形态即实体传播和符码传播入手,分析云冈文化的传播,并提出云冈文化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北魏定襄道维系着盛乐、平城二京,地位特别重要,是北魏平城时期帝后经常巡幸阴山地区的必经之路.他们在巡幸过程中,需中途休憩,经过研究,我们初步认定,武州山云冈石窟前、武州县故城、中陵故城、善无县治等四处为驻跸之所.  相似文献   

8.
北魏中晚期以孝子画为题材,在葬具上刻画墓葬图像的现象盛行,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和政治背景。本文简单介绍了北魏葬具孝子图的发现历程,详细探讨了北魏常见孝子图及背后的孝子文化,并就北魏孝子画盛行的历史背景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北魏名臣李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提出三长制、均田制等制度,推动了北魏改革。而除此之外,李冲的另一项功绩就是协助北魏完成迁都洛阳的大业。  相似文献   

10.
北魏名臣李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提出三长制、均田制等制度,推动了北魏改革。而除此之外,李冲的另一项功绩就是协助北魏完成迁都洛阳的大业。  相似文献   

11.
特务制度渊源于曹魏的"校事"、北魏的"侯官".如果说,曹魏、北魏时期的特务政治是一种历史的"创造",那么,明王朝则把这种创造"发扬光大",滥用特务政治到了疯狂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北魏时期,比较流行在葬具上刻画孝子画像。描绘孝子画像和孝感故事的起源是北魏后宫子贵母死的权力斗争,孝子画像能够直接体现出北魏孝文化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曹刚华 《图书馆杂志》2002,21(2):74-76,33
鉴于史家对北魏秘书省语之不详,甚至有学者对北魏秘书省制度有错误认识,故本文通过对北魏内外秘书机构和北魏秘书省与北魏社会政治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纠正史家之误,另一方面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曲籍机构在这个特殊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北魏是历史上第一个占领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几位皇帝实行各种积极的民族融合政策,使民族大融合时代得以到来。而北魏妇女服饰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这种融合,并且北魏妇女服饰在中国妇女服饰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魏承袭魏晋以来中原王朝外交管理机构的建置模式,以诸卿系统的大鸿胪为中央外交专职管理机构。北魏鸿胪的外交职能与两汉时期相比有所缩减,但在北魏中央官僚体制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朝廷对鸿胪官员的选任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孙瑜 《山西档案》2015,(2):24-28
在北魏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三朝,北魏宗室成员与佛教的关系以崇信为主要基调,其中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是难脱功利的槽臼。北魏宗室成员的崇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从此洛阳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存在了40多年。对于那些出仕的北魏文人来说,京城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大量集中于此。北魏后期文人集中于洛阳,这就改变了社会动荡所造成的无暇创作的状况。尽管北魏后期文学尚未比南朝文学有更高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汉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北魏迁都洛阳,确实造成了一种文学相对繁荣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秋至2005年初,为配合大秦铁路的基建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一处北魏墓群。发掘墓葬15座,形制上包括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漆器等。墓群无论是形制还是随葬器物,都具有北魏时期的特征。大同湖东地区是一处规模比较大的北魏平城时期墓葬的集中分布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文物考古单位就曾在此进行过比较系统的工作,出土过一些十分重要的文物。此次发掘的墓群距离以往发掘过的北魏墓群都比较近,文化面貌相同,同属一期。本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北魏平城时期的文化面貌,扩大了北魏墓葬的选址范围,与历年发掘的北魏墓葬共同构筑了平城时代墓葬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元天穆是北魏王室后裔,在北魏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影响。本文据史书记载,考释其墓志内容。  相似文献   

20.
汉唐弹劾制度一脉相承,北魏恰是其间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笔者曾初步探索了唐代弹官及其地位之升降,溯源所及,试钩辑北魏时期的相关史料,以图廓清汉唐间弹劾制度展转承递之关系。众所周知,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少数族贵族上层所建立的政权,"在孝文帝太和制定官制以前,其官职名号华夷杂糅,不易详考,自太和改制以后,始得较详之记载。"因此,本文拟就北魏太和改制后的弹官、弹文及其在汉唐嬗变中的作用略加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