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普遍认为,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才能发芽。可是,部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个众所周知的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种子并非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主要是从周围空气的水蒸气中吸收水分。上述现象是美国的土壤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的。这一新的发现告诉人们,种子直接接触土壤才能发芽并茁壮生  相似文献   

2.
栽植到土壤的苗木成活,与苗木本身质量密切相关,即与苗木本身所贮存的养分能否保证根扎入土壤中进行生长并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关。苗木根系能否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既取决于苗木被栽植到造林地所处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由于南北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也就有很大的差别,北方地区引起南方树种进行栽培,面临着气候与水分的树苗成活技术要求,本文对北方地区引进南方果树的苗木全封闭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植物蒸腾与土壤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蒸腾是植物吸收和输导水分的主要动力,水分作为盐分的溶剂,植物的水分运动和盐分运动与分布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蒸腾直接影响土壤的盐分状况。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蒸腾对土壤盐分动态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指出了树木蒸腾对土壤盐分影响的有关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果树栽培的基础。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土层温度、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对果树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林植生     
《科学中国人》2016,(22):14-15
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的水分收集和运输新模式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团队与美国科学家合作,以齿肋赤藓为研究材料,阐明了荒漠植物叶片特殊结构在植物体适应干旱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荒漠植物高效利用干燥空气水分维持生命的机制,提出了荒漠植物"由上至下"吸收水分的新模式,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植物》杂志。荒漠植物大多拥有高度进化的水分吸收和运输系统,传统理论认为它们能通过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从沙土中吸收水分,向上传输到茎、叶,同时借助特殊的叶片结构减少水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路原 《知识窗》2006,(4):31-31
树木不能无限长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引力,即重力。重力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水分在树木内的顺畅运输,特别是将水分运输到很高的树顶更是困难。大家知道,植物是通过从叶子表面的气孔中蒸发水分所产生的动力,来从根部吸收水分并将其运输到顶部的。因此,测量树木顶部组织中水的张力就成为确定树木高度极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春耕保墒     
当作物生长时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充分的养料和水分。增加土壤养料主要依靠施肥,而改善土壤中空气及水分情况,则一般依靠土壤耕作措施。土壤里的空气和水分保存在土壤粒子之间的孔隙里。土壤粒子之间的孔隙有两种,一种是小孔隙,也叫毛细管孔隙;另一种是大孔隙,也叫非毛细管孔隙。土壤中的水分主要保存在毛细管孔隙里;非毛细管孔隙不能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当土壤中非毛细管孔隙过多时,土壤中的水分便会通过这种孔隙向下流失,或者蒸发到空气中去。在用犁耕地之后,土壤中常常会产生很多的这种大孔隙。所以耕后必须要用耙进行耙地,把大土块耙碎增加毛细管孔隙。在耙地之后还要用盖将土壤最上面的表土磨碎,可以减少土壤水分向空气中蒸发。在华北干旱地区,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应该随  相似文献   

8.
黄德揆 《知识窗》2005,(6):55-56
以身试毒 研究人员对受污染土壤的危险等级进行评定时,关键的依据是:"污染物只有溶解或悬浮在渗透水分的土壤时,才可能被生物吸收."而重金属等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所以无法被以土壤为食的生物吸收,难以对人类造成很大伤害.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73-73
生产固化水剂技术 固化水剂具有超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储存超过自身重量100-300倍的水分,在植物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库”,当土壤干旱时,它会将吸收的水分缓缓地释放出来,持续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在此期间,如遇雨水或灌溉水,又会被其吸收并储存起来,待干旱时又缓缓地释放出来,如此反复可使用1-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与我们的健康土壤和我们的健康大有关系。我们维持健康,得从植物取来食物;植物却从土壤餍足它们的食欲。在土壤中穿插密布的千千万万的细根和根毛,张开它们贪馋的嘴巴,无餍足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这些,成为它们的体素,组合了它们的养分,使它们能滋长、繁荣下去,并供应了我们最合式的食料。我们不能直接张开嘴巴去吃土壤,但我们需要土壤中含存的水分和矿物质。我们需要的无机物虽不甚多、但很重要,缺少了就会发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1.
树木不能无限长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引力,即重力。重力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水分在树木内的顺畅运输,特别是将水分运输到很高的树顶更是困难。大家知道,植物是通过从叶子表面气孔中蒸发水分所产生的动力来从根部吸收水分并将其运输到顶部的。因此,测量树木顶部组织中水的张力就成为确定树木高度极限的重要依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乔治·科赫博士率先爬上世界上最高的5棵树进行水分输送测量。其中最高的一棵是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世界第一高树”美誉的红巨杉,此树高112.7米,与30多层高的大厦相当。在这些树的顶部,他们找到了处于…  相似文献   

12.
黑土土壤水分光谱响应特征与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土壤反射率的影响机理,并为其他土壤参数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支持,以吉林省德惠市黑土野外、室内高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谱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光谱特征,建立土壤水分光谱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土壤光谱反射率在400-2500 nm范围内主要有5个吸收谷,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光谱吸收谷的面积增大;而秸秆光谱反射率在土壤前2个吸收谷附近没有明显的吸收特征;未翻耕土壤由于秸秆残茬的影响,第二吸收谷左右两部分面积比例增大,这一特征可用于判别土壤是否翻种;土壤表层0-5cm含水量与反射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强于5-10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之间是指数或线性关系;土壤含水量高光谱模型稳定性较好、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土壤含水量的速测。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土壤中,它的任务是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有机质、矿物质等养分,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可以说,没有根,绝大多数植物就活不了。  相似文献   

14.
饅头是我国广大人民喜欢的主食之一,面包原是西方人的主食,現在我国城市里也逐渐流行起来。 饅头和面包的主要原料都是小麦面粉。小麦面粉含淀粉70%左右,含蛋白质10%左右。蛋白质就是面筋。当面粉加水調成面团的时候,淀粉和蛋白质都会吸收水分。但是淀粉只能吸收本身重量30%的水分,而蛋白质却能吸收二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面粉中的蛋白质在吸足水分后就膨脹成为有粘性的顆粒,經过揉和,可使这些顆粒互相粘結起来,  相似文献   

15.
吐水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正常的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植物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大量水分,并沿着体内庞大的木质部输水系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叶片中去,再由叶片上的气孔向外排除多余的水分,形成一种正常的水分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里的微生物当你走到一塊丰产田里,抓起一撮松軟肥沃的土壤,看到这充滿小顆粒和細碎粉末的土壤。你也許会想到:这些土壤,为了使植物生长得健壮而旺盛,曾經供应了許多的养料。松軟肥沃的土壤,就像一个巨大的食品工厂,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植物根部吸收所需要的养料。土壤中有着各种的矿物質、有机質和水分。此外,  相似文献   

17.
庄稼为什么要施肥庄稼需要吸收养分,和人需要吃饭一样。饭吃不饱,不但身体不健康,也不能很好地劳动;庄稼养分不足,不仅生长细弱,也打不下粮食。庄稼需要的养分很多,重要的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铁、钙、镁等十多种。其中碳、氢、氧三种,庄稼可以从空气和水分中吸收到,其余的几种只有从土壤中才能吸收到。但是土壤中所能供给庄稼吸收的养分是有限的。在土壤中,除了钙、镁、硫、铁足够庄稼需要以外,氮、磷、钾三种,往往不能满足庄稼的要  相似文献   

18.
环境条件对小麦品质的作用:一是直接影响氮素的代谢;二是通过影响子粒淀粉积累而间接影响蛋白质含量。气候因素是环境条件中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土壤和品种三大因子中,气候的影响最大,所以小麦品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在气候条件中,以温度、光照和水分最为重要,尤其是抽穗至成熟时期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地球人口越来越多,人们需要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地球上有很多地方之所以不能种植粮食,是因为干旱。怎么进行抗旱保水,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难题。农林抗旱保水剂是一种农林节水灌溉的高新技术。抗旱保水剂是一种高质量、高纯度的交链共聚物。保水剂的分子量非常大,分子结构中含大量空间。当加入水后,分子膨胀成为水凝胶,像海绵一样将水分吸收到其内部空间中。可吸收水量是自身重量的上百倍。保水剂可以与土壤或其他生长基质混合,可反复地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和营养元素。当其周围的土壤遭遇干旱时,保水剂中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植物除了需要水分、二氧化碳和日光之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其他的养分,其中以氮、磷、钾为最需要。但是土壤中氮、磷、钾很不够,为了给土壤补充氮、磷、钾,所以我们需要制造和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现在我们着重地介绍一下磷肥。磷是植物细胞中核蛋白的主要成分,它对于植物发芽、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磷能够刺激植物早开花、结实,生长茁壮,提高农作物的收获量;并且有助于豆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