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幼儿园里,幼儿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常常伴随着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幼儿是多么渴望在教师那里汲取爱的温暖,那怕是教师无意中流露的一句关怀的、鼓励的、赞赏的话,也会使幼儿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许多事实说明,教师对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态度,是指教师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情感。我们在日常教育活  相似文献   

2.
快乐与不快乐是幼儿最常见的情绪体验。快乐使人健康,使人学会爱,许多美好的情感都与快乐相联。培养幼儿的快乐情感,是爱的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幼儿有吃、有穿、有玩、有学,但是否都快乐呢?事实并非如此,请看下列事实。场景一: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馨馨独自坐在旁边,默默地一言不发,老师问:“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她说:“我没有朋友,我想我的方老师(以前幼儿园的老师)!”场景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进行着游戏活动。一个孩子说:“老师,小军来了。”老师推开门,发现了哭泣的小军,问:“小军怎么啦?”“我不想上幼儿园,小宇不和我做…  相似文献   

3.
边巴 《西藏教育》2012,(10):64-64
游戏是指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一类活动。自主游戏是指能充分体现幼儿意愿、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最大限度体现幼儿自主精神的一类游戏活动。自主游戏并不是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不闻不问。自主游戏老师是要参加的。游戏材料,场地,游戏情节的发展老师都要和幼儿一起决定。  相似文献   

4.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的情绪情感作为旱期的情感体验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对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游戏过程的指导、以及游戏结束后的评价等环节贯穿情绪情感教育.有利于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在更好地获得社会知识的同时促进和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取得寓计算教学于游戏中的最佳教育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用游戏组织教学,首先就得尽量让每个幼儿都玩起来。如果只是少数幼儿玩而多数人看,这充其量只是情境表演,决非游戏。为此教师除了做好组织工作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幼儿准备足够的玩具。如一位中班老师在教小朋友学习“4”的形成时,让全班小朋友扮演小兔子跟着兔妈妈(老师饰)到山坡上去采蘑菇。第一次每只“小兔”  相似文献   

6.
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材料、玩法和同伴。自主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情绪理解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开展情绪教育的契机。在开展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无条件接纳幼儿的情绪,适当给予幼儿时间、空间学习处理情绪冲突,必要情况下帮助幼儿梳理情绪线索、反思情绪行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8.
原始游戏阶段,让幼儿玩起来;发展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好;提高游戏阶段,让幼儿玩得巧。在这样一个游戏环节中,老师巧用幼儿的游戏成果进行了有机的横向联系,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幼儿通过自我努力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有挑战、有快乐、有欢笑、有自信、有满足,这是幼儿游戏智慧的体现,也是老师对竹片游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分层指导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4):162-163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来刺激孩子的大脑,启迪孩子的思维并让孩子在游戏中建立与其他小朋友的合作意识和信任关系。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多让学生玩一些益智的游戏,这样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同时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当幼儿处在游戏的环境中时,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十分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也有助于教师营造一个教导幼儿的环境。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不能单纯为了玩游戏而玩,要时刻注意在游戏中的指导手段,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园本教研,终极目的是促进幼儿生机勃勃的发展。因此,任何的研究须根植于幼儿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土壤。但反思日常教研,这个根扎得不牢,甚至有所偏离。一、现象与分析【案例一】教师:研究活动中有幼儿,常态行为中缺幼儿教研中,某老师讲:瑞瑞是班上最调皮的小朋友,所以,家长们不让孩子跟他玩。其实,我发现瑞瑞很渴望和小朋友一起玩。但瑞瑞和小朋友交往,一遇  相似文献   

11.
刘红 《考试周刊》2014,(70):191-192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体育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紧张激烈的竞争,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育游戏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学习与人交流,把自身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体育游戏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对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卡连柯也说过:培养未来活动家从游戏开始。而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一、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机会。例如: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能得以发泄、缓和,它是幼儿消除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绪过渡的方法。在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一、对幼儿情感教育的认识1.幼儿情感教育的含义关于情感,教育学界主要采用心理学对于情绪情感的描述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切态度体验包括情绪体验都属于情感范围,它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过程。个体通过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及一系列的态度体验,形成人的各种性格特征,如态度、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等。这些虽然主要是情感的结果,但是也  相似文献   

14.
读者朋友,《崔老师和你一起玩》栏目从这期开始就和大家见面了。在这里,崔老师将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让幼儿在有趣、富于变化的活动中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探索、体验。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杜威的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儿童中心论。也就是说应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它是没有外在的目的、没有任何强制强迫的行为,让幼儿玩得舒畅,真正体验活动的乐趣。但目前幼儿园组织玩角色游戏时却经常呈现出三种现象:计划游戏情节、挑起事端、发展事端。以致孩子的主动性被老师的计划性所替代。教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也出现种种不合理的干预。1.事先分配角色或强制谦让角色幼儿有明显的游戏自主的心理需要,有选择角色的自主权。在角色游戏中是不提倡谦让的。如教师把目标定好后,根据幼儿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而幼儿建构游戏是以游戏教育理念为基础,对幼儿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和身体发展等多方面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可激发其内在潜能和活力的创造性游戏活动。笔者从建构游戏准备环节、开展过程及讲评环节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教师如何科学有效支持引导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教师指导建构游戏的水平不断提高,使幼儿更好地在其中获得滋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玩教具是指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与玩具,学生通过玩教玩具既能开心游戏也能学到知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用玩教具引导幼儿游戏。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如果能适当引导幼儿用玩教具学习,幼儿会在游戏中受到初步的教育,否则玩教具可能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大。现以几个教师利用玩教具引导幼儿学习的例子说明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1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情感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感健康的幼儿能恰如其分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愉快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游戏是儿童表现自我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游戏又能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如打针、吃药等),宣泄和抒发情感,缓解心理紧张,从而达到自我调节。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在生活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这难免会使幼儿的心理产生紧张或受到压抑,而游戏则是幼儿松弛紧张情绪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20.
自主游戏是一种基于0~6岁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也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无论是角色游戏,还是表演游戏,都由教师亲自设计,整个过程也是由教师支配和牵引的,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内在需要,导致了“老师要你玩”的结果。一、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断体验自由与规则、成功与失败,不断从他人身上印证自我的存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