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笨人先起步”,是我从“笨鸟先入林”感悟而来.我笨,我笨得甘愿吃苦受累.回首细看,我这个笨人这几年走过的路,虽然慢,却也留下了一行行脚印.1990年,我从《中国记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写“穆青的内疚”,那是他对往事的追忆: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记忆中,我很笨。笨得信都不会写,甚至连走路的姿势也特别难看。但这种笨,似乎不像或根本就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先天或者说是父母给的,而真真正正地说:是由于贫穷落后和生活困难造成的。因为家乡的贫困,我自小就读书不多,但却荣幸地当了兵。在绿色军营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部队这所革命的大学校培育了我。刚入伍时,我就常为写信发愁。每当想家的时候,总要请求战友们代劳——帮我写信。刚开始,战友们听说我不会写信,都觉得新鲜,也愿意帮忙。可时间一长,信写多了,他们也都烦了,我就开始帮他们洗衣服、缝被子,以等价的劳…  相似文献   

3.
我的咏叹调 小时侯,总会不知不觉地被排除在某种“流行”之外,所以我常常会蹲在某个鲜为人知的角落,通过折腾那些忙碌的蚂蚁来打发自己寂寥的童年时光。 时至今日,不免落下些难以愈合的“后遗症”什么棋牌、吹牛,样样不灵光。每逢周末,经常遭到“歧视性”待遇,同志们以一阵高过一阵兴高采烈的喧闹将我原本热切的“周末心情”轻而易举地打入“冷宫”。还好,在这个找不到蚂蚁的都市里,总还可以通过努力工  相似文献   

4.
《我的编辑生涯》,林君雄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林君雄,在他的著作《我的编辑生涯》(以下简称《生涯》)中总结自己40年编辑生涯时说:“虽然我是一只笨鸟,但是尽力了。”这句话说得很平和,并不崇高,也不会对读者产生很强  相似文献   

5.
《云南档案》2011,(6):58
<正>一天深夜,一名男子走进一间牙医诊疗室,说:"对不起,您能帮帮我吗?我觉得我是一只飞蛾。"牙医:"你不该看牙医。你需要看精神病医生。"男子:"没错,我知道。"牙医:"那你为什么还上这儿来?"男子:"这边灯亮着。"  相似文献   

6.
对于龚琳娜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久违的宁静.几年前,她收藏了一套55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CD,一个民族一张,一直没空听.趁着疫情在家,她一张一张地放,一边听一边做笔记.等到疫情防控的形势没那么紧张了,她去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的小山村采风."在别人焦虑的时候,我正好去学习.反正都要活着,好活歹活都是活...  相似文献   

7.
《红旗谱》这部电影,拍摄时间是1959年.正好是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时候。为什么要拍这部影片呢?就是给建国十周年献礼,当时有谢芳、于洋的《青春之歌》,有孙道临、于蓝出演的《革命家庭》,还有《邻家铺子》等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片,当时不叫大片,叫重点电影片。  相似文献   

8.
严谨的艺术风气 在当时.不光是《红旗谱》,其他的创作团队也都很认真、严肃地对待艺术作品,它应该说是艺术创作的一种风气。那时候就是这样.剧组的演员进组了,标志着你就是《红旗谱》这个片子的演员了.除了我提到的案头工作以外,你还要下去体验生活两个月,等你两个月体验完了。回头再开始正式的拍摄。  相似文献   

9.
葛存壮,1929年出生于河北饶阳,10岁随父母迁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47年东北解放后,葛存壮考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电影,1953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葛存壮饰演了众多角色,且尤以《红旗谱》中的地主恶霸冯兰池,《矿灯》中的日本经理“岛田”、《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小兵张嘎》中的日军龟田队长、《南征北战》中的蒋军参谋长等最为成功和著名,并因此享有“反一号”的美誉。表演之余,葛存壮还撰写过一些理论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点滴体会》、《从冯兰池到闻一多》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并享受国务院津贴。  相似文献   

10.
常读<编辑之友>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任火这个名字.人们无法不注意他.他在<编辑之友>中的位置,就像乐队中的大鼓或萨克斯管,任何人都难以忽略.而在我的心目中,任火是一只鸟儿.他飞舞着自己的翅膀,啼鸣着自己的声音,在燕山余脉的丛林中,向四面八方发布着风风火火的信息,那样投入,那样不知疲倦.  相似文献   

11.
俺是一只猪     
<正>那天上课俺画了一只猪贴在了前面同学的背上,他很快发现了,把猪撕下来怒视俺,俺很迷惑的问他:"你怎么知道你的后面有一只猪呢?"  相似文献   

12.
13.
一只漂亮、安闲的小鸟儿衔着一枚橄榄枝,第一眼看见尤今的签名便得出这个印象。问她有什么含义,她摇摇头笑了,“只是一种快乐的流露,我祈盼所有的人都有个快乐的人生,也希望大家看了这签名后,能愉快地把书读完”。回来将尤今的签名拿与朋友看,朋友笑道,这正是她的名字呀。我仔细看后也不觉好笑,那“橄榄枝”正是个“尤”字,那只美丽的鸟是个“今”字。实在想不出这是信手涂鸦,还是匠心独运。采访尤今是件很愉快的事。听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被刺杀了……我在纽英伦的一片荒芜的海滩上醒了过来,我的脑袋浑浑噩噩,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居然失去了记忆,甚至自己是谁。我是谁,我一直试图在自己的脑部深处挖掘出答案,可是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出书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到的事。而今天随着中国进入大众文化时代,无论上大学,还是参与电视娱乐节目平民百姓都成了主角,“草根”出书,也不再只是梦想。  相似文献   

16.
“我是谁”     
在一次期刊研讨会上,有同志提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刊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我是谁”。 “我是谁”,指的是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在哪里。 时下,全国期刊超过了八千种,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其中办得好的,受到读者喜爱,影响日益增大;同时也有一些刊物,销数日益萎缩,“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个中原因,自然比较复杂,但是,清不清楚“我是谁”,确是重要一点。  相似文献   

17.
晓方 《新闻前哨》2011,(9):88-89
"7·23"动车事故,迫使中国的"高铁大跃进"来了个急刹车——8月9日,国务院决定高铁全面降速,在建项目缓行。"7·23"事故也对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和深刻的反思——谁该对此负责?是否有"政绩的冲动"?对经济"超高速"增长的追求思路是否难辞其咎?8月15日.国务院部署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家里,有一只“文化大革命”初期购买的彩色搪瓷盆,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盆历经寒暑,年深久远,曾伴随我搬迁过几次家,走过很远的路。但是,至今除在盆底处人为破坏补了疤外,绝大部分瓷面保持完整,上面印的文字图案色彩鲜艳,清晰可见。此盆厚实沉重,盆口(含边)直径为37公分,盆底(外周)直径为22公分,盆高约12公分。式样同现百货商场出售的一样,只不过是上面印的图文特别,带有浓厚的“文革”时期的时代色彩。整个盆的基色为白,着色以暖为主,如盆边、文字皆为红色。盆的外壁书有一条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相似文献   

19.
有位名人曾这样说过:“我们不应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应像蜘蛛,光从自己肚里抽丝。我们应像蜜蜂那样,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会酿出香甜的蜂蜜来”。我以为,这话对于初学新闻写作的年轻朋友们也是颇有启迪的。不少通讯员投稿,往往盲目性很强。一旦偶而被报刊采用一篇,不能很好地总结得失,从业匕做到有的放矢,而是自认为功夫已到家,热情高涨,一发而不可收,结果又收效甚微。其实,如果没有质的突破,那么量的重复又有何意义呢?有的屡投不中,便认为人·C不古,世风日下,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报社无熟人,关系太浅。我们不否…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企业报,办得较为正规的,办报力量较强的,究属少数。不少报纸都只二三人在撑台面,更有“光杆子跳舞,一条龙服务”的。本人就是这样既当主编,又当记者,既管版样、校对,又管发行、邮寄,“孤家寡人一言堂”,风风雨雨十来载,个中酸甜苦辣都尝了个够。可困难也总得有人去克服。我的体会是,依靠群众就不难。我们厂报先后隶属于宣教科、政治处、党办、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