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彦敏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在2003年8月正式出版了。与很多同类教科书不同的是,这本新著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该书既贴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文本,又能与时俱进,贴近现实;既吸收了近年来哲学理论界的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从宏观上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绪论”的教学中,笔者在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内容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哲学方式进行哲学教学,并贯穿哲学史知识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生活与哲学》教材,其功能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但其以"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进行随意肢解嫁接,使其理论支离破碎,既严重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科学性,实际上又没能真正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同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的增删编排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真正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作用,结合我校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尝试,收到了一些成效。 一、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以教师的人格与理论魅力感染学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思想性,又有较强的时代性、实践性,这就要求哲学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思想素质和较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为了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从宏观上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绪论"的教学中,笔者在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内容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哲学方式进行哲学教学,并贯穿哲学史知识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让中国传统哲学渗透其间。不但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鲜感,而且可以让学生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存在着亟待克服的两大缺陷:主一客二元对立;逻辑与历史、现实相分离。克服这两大缺陷的思路是:在反思、审视、提炼当代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主题以及对比、分析、批判、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构建起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又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其理论来源;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心理基础,又有世界文明成果的影响。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而每种版本的体系却不尽相同。那么究竟如何使大家取得一致的意见,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使其与体系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又要反映哲学在新时代下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在昆明召开了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理论讨论会。近年来关于大众哲学,哲学回归大众的学术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这是哲学走近大众,走近生活所不能回避的现实理论问题。其实,大众哲学与我们今天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所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刊特选取了这次理论讨论会上三位专家有代表的见解汇集为关于“大众哲学笔谈”专题,以引发关于大众哲学生活化的相关讨论,期望在讨论中让哲学更好地走近现实,贴近群众,让哲学的光辉照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性”、“普遍性”、“意识能通性”、“实践性”、“矛盾性”等原理来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几项具体措施,既对化解目前大学生就业矛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改革教学内容,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提高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与此相适应,改革对哲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既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智慧。它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高扬了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新运用和历史辩证法的新发展,开拓群众史观的新境界,运用了对人类社会联系、系统、动态和辩证的分析方法,彰显了科学理论的有机整体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上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下启邓小平理论概论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后逻辑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内容之间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其特殊性。其共同点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以及最高目标的一致,其特殊性是在于找到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概论更注重从历史实践角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青年学生立志成才、树立远大理想的思想武器,它的内容丰富而抽象,体系严密而复杂,绪初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拟从教学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堂教学作初步探讨,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它有着独特的思维抽象性、认识深刻性、方法指导性,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而且还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方法,从生活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注入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事内容.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近年来学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反思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进行深人解读,重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活力,展示出面向现实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中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面所进行的反思性拓展,以及由此推动的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作了基础性评述.从而展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与研究所达到的阶段性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苏州大学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是1981年全国首批建立的学位点之一,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4年又被评为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管理哲学、发展哲学、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个学科方向;教授7人,副教...  相似文献   

20.
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重要性,有必要在开始学习的第一堂课,作一个简明的开场白,着重强调: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明确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理论原则.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现时代的社会实际;树立坚定科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