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正规的幼儿园教育相比,亲子园教育的最大区别及难点在于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婴幼儿,还包括家长;而作为亲子园教育实施主体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观察、指导婴幼儿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观察和指导家长、提升亲子互动质量的能力。我园是一所寄宿园,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周未亲子园的运行方式。周未亲子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在两个半小时左右,每八次为一期。每期的亲子园教育活动在结构上包括五个基本环节:自然观察与评价、集体亲子互动游戏、营养加餐、大型玩具自由活动、个性化家庭亲子活动方案。五个环节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机制上相互渗透。在具体落实这五个环节时,我们着重在提升亲子互动质量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于U-S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创新,深入贯彻了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念及精神,有效整合了我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解决了教师教育实施中的培养与实践相脱节、标准与计划相脱节、实习与课程相脱节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新教师培养的"高师院校—教育主管部门—新教师任职学校—新教师"四位一体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各部分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建议建立"教育主管部门—新教师任职学校"的两级考核、激励机制。并对高师院校、教育管理部门、任职学校、新教师都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培养策略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原有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大学与中小学区位分割、职前教师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方式方法重知识轻能力、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干涉过多、大学教师教学研究脱离中小学实际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建设新师范是必然选择。新师范以协同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专业性、共享性和对接性,卓越教师培养必须对接专业认证标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三方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教师留城培养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而进行的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探索。该模式强调新教师自主发展和外在激励的紧密结合,加强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指导,以加速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带动农村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逐步建立开放的教师培养体制,师范院校面临来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方面的挑战,必须树立“教师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学校每年都有一些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角色转变、经验积累。还是在施教能力等方面,他们都需要经历一个培养和实践的过程。要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迅速提高其施教能力.就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教师培养是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将多年来与一批批新教师接触所得的实践体会与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师心理的有关理论相结合,对“培养新教师”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主动进取、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它需要强烈而持久的专业动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能力,科学先进的专业思想,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10.
中外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变化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阶段的现实体现。考察、了解中外三种不同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便于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在临床实践成为美国教师教育公认处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迅速发展、社会机构及资本积极介入的背景下,美国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机构——新教育研究生院。新教育研究生院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表现为:以实践反思为导向设置培养目标,以综合能力为标准进行招生选拔,以临床实践为取向设置课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进行教学,以实践证据为基础建立评价体系。这种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师培养走向实践,弥补了师资并促进教育公平;但却弱化了教育理论的价值,教师培养的学术性较弱且教学工具性较浓郁。这启示我国对职前教师的培养要深化对实践取向教师教育的认知,促进培养模式与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师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具有多种优势的本科后教师职前教育在我国一些重点大学正在开展。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本科学历的教师职前教育仍然是教师培养的主力军。专科学历的教师教育由于学程短、投入少等优势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原因促成了我国教师职前培养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教师职前培养以师范大学本科各培养模式为主,本科后培养和专科培养为辅,这种多种培养模式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选择教师培养模式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师资供求状况及学校自身的基础。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普通本科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应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到中小学校,普遍重视新教师的培养。许多县市教育局都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编制新教师三年上岗考核手册;一般中小学都制定了新教师培养计划,纷纷实施"师徒结对"工程(或"青蓝工程"),分年度进行县市级、校级  相似文献   

15.
当下新教师"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存在缺憾,如:行政安排的"单向选择"结对方式,单向传授的经验模式,缺乏激励的考核机制。为充分发挥"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应有的作用,可采取如下对策:自主选择结对方式、打破一徒一师的师徒关系、建立平等的师徒关系、构建激励相容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斌贤 《教育研究》2005,26(12):19-24
近10年来,若干所高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的需要,自发地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多种教师培养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从对其中“4+2”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它适应了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我国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应当确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元化和整体化,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有机结合,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从超市买速冻饺子回来煮,既方便又省事。煮速冻饺子和煮现包的饺子不一样,煮速冻饺子有几个小诀窍:第一,一锅水中不能放入过多的饺子,需要给饺子和饺子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第二,下锅时候的水温不宜太高;第三,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规格的需求,总结了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进行的综合型教师教育改革试点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特别是适应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分—综式("3+2"专升本)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师教育从关注"教什么"到"如何教"再到"谁来教",是观念的更新和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本文基于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问题分析,提出师范教育自身制度的创新应从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一体化培养模式入手.作者认为,校地合作和文理学士+教育硕士(4+2)培养模式是师范院校解决突出问题、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实施"师带徒"培养模式创新,探索青年教师和转岗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推荐与自荐结合的方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培养对象,签订师徒协议,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群体的健康成长及教师新老更替的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