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都离不开农村土地经济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农业现代化。制定正确的农村土地经济政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保证,而且也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问题,是社会科学中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谢冰 《华章》2012,(13)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以新的形式和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仅就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革命道路的探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时期是经历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的阶段,共产国际一如既往地指导中国革命,但是其间出现了许多失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损害。不过中国共产党及时发现错误的政策,并且及时纠正,拯挽救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问题历来是能否兴邦安民的一个根本问题,而土地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大革命期间共产国际对中国土地革命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的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必须要服从于统一战线。实践证明,减租减息是当时最适合的土地政策,但共产国际却要求中国共产党开展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这既超越了当时的中国实际,也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所难以胜任。而且开展土地革命会造成国共合作破裂,从而导致大革命失败。在指导中国革命时,共产国际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明显犯了“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在详细考察何孟雄在1927年9月到1931年1月间革命活动的基础上,揭示了何孟雄对“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和对中国革命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以达到对何孟雄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所作贡献给予全面历史的评价,这对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围绕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等一系列问题发生了激烈论战.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欲求认清中国社会性质,确定革命路线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在讨论中,马克思主义者从学理角度第一次比较充分地阐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科学概念,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通过论战,人们对中国社会性质以及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为后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理论和政策使中国农民 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党中央统一部署 和领导下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政府,开展游击战争,形成了历史上空前的根据 地星火燎原之势;在革命根据地内,广大农民是根据地武装斗争的主力军、政权建设的基础和经济建 设的生力军。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农民发挥了革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理论是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伟大思想成果。从党创立时起,这个问题就在党的路线和政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我党开始转入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创建革命根据地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对中国资产阶级问  相似文献   

10.
1926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的北伐战争,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而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坚持革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英勇地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特征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至1930年,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又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而打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还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面对强大敌人的袭击,使革命遭受失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正确分析形势,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大革命失败前后,围绕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分歧,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尤其是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密切联系,从而说明思维与存在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难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共产国际与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右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居领导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论述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中国革命基本指导思想、领导权关系、革命处于危急关头的态度、武装斗争和农民土地政策上存在的指导性错误对陈独秀的影响问题,得出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形成和在党内的主导作用是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直接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制定的土地集体所有、经营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现阶段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次大变革的结果。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完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创造性的艰苦探索,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民主革命的道路,即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中共的土地政策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中国革命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该文试图通过对中共土地政策变迁历史的系统考察,探讨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上属于革命型意识形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迁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阐释了意识形态与农村土地政策嬗变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正确处理革命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关系的重要性,这对今后我国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六十多年间,党的工作重点经历了三次转移。本文拟就这三次转移中毛泽东同志的作用和光辉业绩作初步的探讨。一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城市转入农村。这是我党历史上工作重点的第一次转移。在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同志还不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但他却作出了最为突出的贡献。他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迅速趋向低潮,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党有被消火、被分裂的危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应该如何进行下去?走什么样的道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农村的调查研究。为了解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情,他身体力行,在农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在中国共产党内,他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一系列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武装夺取城市进而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遭到了失败。毛泽东带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